01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是避免傷害的方法,卻需要後天去學習和運用。
很多人都是在被傷害之後,才忽然醒悟,身邊的人群之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比方說,東郭先生遇到了狼,還差點被狼吃掉之後,才真正看清狼的本性,估計他以後也不再和狼打交道了。
有些傷害,隻要一次就足以讓你一蹶不振。是以,學會一些識人術,把“傷害”扼殺在萌芽狀态,才能真正保護自己。

02
在《初刻拍案驚奇》裡,講了一個叫周四的船家,靠擺渡為生。
平時,周四對誰都客客氣氣,并沒有惡意。但是他一直在尋找機會,狠狠地賺一筆。
有一天,一個姓呂的外地商販,提着一籃子生姜,走到碼頭上販賣。本地一個财主王生,因為家童和呂商人争執了幾句,他氣不打一處來,推了呂商人一把。
呂商人本身就患有痰火病,被人推倒之後,順勢就暈倒了。王生頓時覺得害怕,趕緊把呂商人扶到家裡,進行施救。不一會,呂商人醒過來了。
為了表示歉意,王生送了一匹布給呂商人。
眼看,呂商人搭船離開了,王生才長舒一口氣,也為自己的莽撞,懊悔不已。
大概一個時辰後,周四帶着布匹和裝生姜的竹籃,找到王生,說呂商人上船後,暈倒了,也沒有救活。這件事,需要王生出面處理,否則周四就要去縣衙告狀。
王生非常害怕,拿出一百兩銀子給周四,讓他悄悄安葬“呂商人”。
當夜,周四帶着王生家的奴仆胡阿虎,把“呂商人”安葬了。
一年後,王生和胡阿虎吵鬧了幾句,胡阿虎覺得自己受了委屈,“惡向膽邊生”,把王生和呂商人之間的恩怨,寫成狀子,交到了縣衙。王生是以被關進了大牢,為了打官司,家财也慢慢散盡。
就在王生一籌莫展的時候,呂商人忽然出現,并再次來到王生家。原來,呂商人一直活得好好的,這一切都是周四暗中搗鬼,隻為狠狠地敲詐一筆。
03
從以上故事中,不難看出,王生連續多少被人傷害。如果不是呂商人及時出現,後果不堪設想。
凡事都怕“認真”二字。如果你認真剖析,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就會發現,能夠傷害你的人,多半有以下幾個征兆。一旦發現這樣的人,一定要保持距離,及時斷交。
第一,能夠傷害到你的人,多半和你走得很近,對你很了解。
管仲說過:“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親密的時候,可以是稱兄道弟的,随時客客氣氣,還能一個鼻孔出氣。但越是和你走得近的人,越可能刀兵相見。
因為對你非常熟悉,是以要抓住你的把柄,才更有機會。陌生人之間的交往,誰都不知底細,反而會懼怕三分,不敢輕易招惹。
故事中的周四,和王生本是一個地方的人,是以他随時可以觀察到王生的一舉一動。要不然,王生和呂商人争吵的事情,也不會如春風一樣傳到他的耳朵裡。
有道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我們對自己很熟的人,也要多加防範,要看清他的動機,分析他的人品。
不管是誰,信任他的時候,要帶着一點懷疑,做好關系變壞的準備。
第二,想要傷害你的人,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得到利益,他的本性是貪婪的。
古人說:“人為财死,鳥為食亡。”
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幾塊錢而争執不下的事情,并不少見。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面子上過不去,内心的怨氣不能平息。
比方說,買東西的時候,商家多收了你十元錢,你肯定會生氣。憑什麼要送錢給别人?
金錢,可以帶給我們好的生活,也能讓我們産生惡念。那些傷害你的人,多半是盯上了你的錢财。
聰明的人,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在任何時候,都會保持低調,甚至裝窮。這樣的話,貪婪的人,會遠離你。
第三,傷害你的人,多半會拉幫結派,他喜歡結交惡毒的小人。
“獨木不成林”,一個惡毒的人,不管多強勢,也會迅速被善良的人制服。畢竟,他一拳難敵四手。
如果惡毒的人得到了幫助,就會如虎添翼。在以上故事中,周四和胡阿虎,變成了“惡人圈”,他們一唱一和,假戲真做。
是以,我們觀察人的時候,要看看他身邊還有什麼人,平時和什麼人交往比較密切。通過他加入的圈子,來推斷他的人品,真實意圖,十之八九是對的。
第四,有害人想法的人,往往會掩飾自己的真實面目,表現出“面善心黑”的特征。
有一個詞語叫“城府很深”。通常來說,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會不動聲色地行走在社會上,他一直很低調,讓人覺得高深莫測。
其實,惡毒的人,也會“城府很深”,他在作惡之前,并不一定會露出兇神惡煞的眼神,還會對所有的人微笑。
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些和你關系很一般,但是常常讨好你的人,你要多加防備,不能單純通過“第一印象”來認識人。
04
古人說:“害人終自害,狠計總徒然。”
當一個人要去傷害别人的時候,也會傷害到自己。這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道理。
對于心中有惡念的人來說,應該多反思自己,做一個長期主義者,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昧良心的事情,一旦做了,就會埋藏隐患,讓自己麻煩不斷。唯有勤勞,才能緻富;唯有正直,才能遇到貴人。
對于被傷害的人來說,不要有任何打擊報複的想法,認真汲取教訓就好了。如果非得報複對方,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小人對你無計可施。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對于傷害你的人,不要原諒他,也不要感激他,你應該感謝自己,終于度過了苦難。”
善惡就在一念之間,唯有你自己,才能把控住。
願你我,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