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人遺忘的“非洲世界大戰”(1)——盧旺達大屠殺

作者:指尖流逝先森

有一場戰争,光平民傷亡就有500~600萬人,雙方士兵死傷也高達幾十萬人,這在二戰後絕無僅有,并且這場戰争就發生在1998年到2002年,但是我估計沒幾個人知道世界上還曾經有這樣一起血腥的戰争。

這就是一場被人遺忘的戰争,被稱為“非洲世界大戰”的———第二次剛果戰争

被人遺忘的“非洲世界大戰”(1)——盧旺達大屠殺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1994年說起,那一年在非洲的盧旺達爆發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史稱——盧旺達大屠殺。

盧旺達,位于非洲的中東部,國土面積為 2.6萬平方公裡,比大陸的海南島還要小一點。

在大屠殺爆發前,全國大約有 700 萬人口,每平方公裡人口超過 600 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

700 萬人主要由兩個民族組成:胡圖族、圖西族

胡圖族是盧旺達第一大種族,要占到全國人口的 85%;排在第二位的是圖西族,占到總人口的 15%

可是我們要清楚一點的是,這兩個種族嚴格說起來,是被人強行劃分出來的。

換句話說這兩個所謂的民族,其實沒有任何差別。

他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有同樣的生活習慣,信奉同一個宗教,并且說的是同一種語言。

這就很奇怪了,明明大家都完全一樣,那這兩個民族是怎麼誕生出來的?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窺伺到19世紀的西方殖民者的其心是有多麼險惡了。

1884 年,盧旺達作為殖民地被劃給了德國,但德國并沒有太管這個地方,盧旺達還是維持一種酋長部落式的形态。

是以盧旺達此時對于德國其實并沒有多少反感,畢竟名義上的臣服而已,這又不代表什麼。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盧旺達被劃給了比利時。

比利時接過統治權後,一切就都發生了改變。

比利時殖民者在非洲推崇殘暴的奴隸制度,把所有的黑人作為奴隸,同時扣押奴隸的妻子兒女,逼迫奴隸幹活。如果奴隸反抗,那麼則以鞭打和割手作為對奴隸的懲罰。

被人遺忘的“非洲世界大戰”(1)——盧旺達大屠殺

面對比利時,盧旺達的反抗異常激烈,盧旺達人同仇敵忾,和比利時殖民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這讓比利時疲于奔命,難以維持自己的殖民統治。

于是,比利時為了削弱反抗,想出了一條惡毒的計策。比利時統治者人為地創造了兩個民族,一個是人口占少數的圖西族,一個是人口占多數的胡圖族。

并且就此宣稱占人口少數的圖西族是高等民族,而占人口多數的胡圖族是劣等民族。

比利時政府給予圖西族一小部分特權,竭力制造胡圖族和圖西族的沖突。

不得不說這個政策非常成功,通過這一系列種族歧視政策,比利時成功地把圖西族和胡圖族由和睦相處,共同抵抗比利時殖民者的戰友,變成了反目成仇的敵人。

可是劃分這兩個民族的方式異常的可笑和諷刺。

簡單地說,長得高大威猛的,帥氣的就是圖西族,長得醜陋的,身材一般的就是胡圖族。

被人遺忘的“非洲世界大戰”(1)——盧旺達大屠殺

左邊的兩個是圖西族人,右邊兩個是胡圖族人,你确定你分得清嗎?

醜人沒有人權。

人們往往比起高高在上的帝王,更仇恨身邊隻比他高一兩級的小吏,小土豪。

這是人類的通病,對于遠在天邊的比利時政府,盧旺達的胡圖族更讨厭身邊作威作福的圖西族人。

比利時成功地把殖民者和奴工之間的沖突轉移為圖西族和胡圖族之間的仇視。這之後比利時對盧旺達的統治開始牢固下來,一直持續到1962年。

1962年比利時被迫撤離盧旺達以後,又把殖民地交給了占人口多數的胡圖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比利時壓根不信那套胡圖族低劣,圖西族高等的鬼話。

它隻是要挑撥民族沖突,然後坐收漁翁之利罷了。可憐的是胡圖族和圖西族卻信了比利時人的這番鬼話。

得到了政權之後的胡圖族立刻拿起了屠刀,展開了對圖西族的血腥報複。

之後二十多年内,圖西族一直生活在盧旺達政府的種族歧視制度之下。

在1990年開始,被殘酷迫害的圖西族難民,掀起了起義的大旗,他們組成軍隊盧旺達愛國戰線,在烏幹達的支援下,開始發起了對盧旺達政府的攻擊。

在盧旺達内戰期間,戰争加大了雙方的仇恨,胡圖族在境内宣傳圖西族是國家的敵人,圖西族在自己的占領區内也驅逐了大量的胡圖族難民。

因為年年戰火,1993年盧旺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和圖西族武裝簽訂和約。

可惜好景不長,1994年盧旺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就被刺身亡,他的死就是這場最恐怖的種族仇殺事件——盧旺達大屠殺的開端。

胡圖族人反應神速,他們立刻站出來指證:肯定是圖西族人幹的!

4 月 7 日,由胡圖族士兵組成的總統衛隊沖進總理府,殺害了盧旺達女總理、圖西族人烏維林吉伊姆紮納和三名部長。

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就此拉開帷幕。

在媒體和電台的煽動下,胡圖族的士兵、民兵甚至平民,都拿起了槍、砍刀甚至就是一根削尖的木棒,開始有組織地屠殺圖西族人(主要是通過查身份證)。

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裡,有超過 100 萬人被殺害(盧旺達公布的數字不到 100 萬,但不少外界資料都顯示超過了 100 萬),其中有 25 萬至 50 萬盧旺達婦女和女孩遭到強奸。

被人遺忘的“非洲世界大戰”(1)——盧旺達大屠殺

大家請注意,這是一個隻有700萬人的國家!死了100萬人!

在這 100 萬人裡,超過 90% 的都是圖西族人,但其中也有不到 10% 的胡圖族人。

這些胡圖族人有的是因不願意屠殺圖西族人,被當作「叛徒」一起殺掉;有的是因為自己的妻子或親戚是圖西族人,也被一起殺掉;還有的,隻是因為和别的胡圖族人有仇,就被「借勢」殺掉。

這場殺戮到後來在有些地區已經超出了種族的仇恨,成了赤裸裸的搶劫和謀殺——不少胡圖族人僅僅是因為貪圖對方的财産,就殺光對方全家,再将财産瓜分。

一百多天後,僑居在烏幹達的圖西族武裝才得知此事,他們聯合了同是圖西族政權的烏幹達在7月,攻入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徹底擊敗了種族歧視的胡圖人政府。

這場殘酷的屠殺在一百天内,殺死了80-100萬圖西族,總共占盧旺達人口的10%以上。

共200多萬在大屠殺中雙手沾滿圖西族鮮血的胡圖人由于害怕遭到報複,便逃到鄰國布隆迪、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其中數千人由于霍亂和痢疾死于難民營。

這場大屠殺,直接改變了盧旺達的人口結構——全國人口的 40% 居然是兒童!大量的婦女成為寡婦,200 萬難民逃離盧旺達,進入周邊國家。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比利時政府在這件事情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他們什麼也沒有表示,更沒有參與制止。

這就是盧旺達大屠殺,但是我們已經說過了,盧旺達大屠殺僅僅隻是這場“非洲世界大戰”的開胃小菜而已。。。。真正恐怖的戰争也才剛剛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