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大選最後決戰,整個西方都為馬克龍捏一把汗

作者:上觀新聞

本文來源:牛彈琴

作者:牛彈琴

4月24日,法國大選最後決戰。不管什麼結果,都是創紀錄的。

如果馬克龍赢,他将成為20年來第一位赢得連任的法國總統;

如果勒龐赢,她将成為現代法國第一位極右翼上司人和第一位女總統。

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鹿死誰手,但整個西方,無疑都為馬克龍捏了一把汗。

畢竟,這是最接近的一次選舉。

第一輪總統選舉,馬克龍得票率27.2%,勒龐23.2%。但當時的一份民調顯示,第二輪決戰,很可能是:馬克龍51%、勒龐49%。

雖然最近幾份民調,馬克龍支援率有所增加,目前穩定在55%以上,大機率會赢得大選。

但誰又能排除意外呢?

别忘了,當年英國脫歐公投,首相卡梅倫也信心滿滿,公投肯定會否決脫歐,民調也傾向于否決。

但結果呢?脫歐公投通過,歐盟英國分家,英國換了三任首相,一地雞毛。

還有,更類似的,當年特朗普對陣希拉裡,幾乎所有民調都認為,希拉裡肯定赢,特朗普肯定輸。

但結果呢?是特朗普當了白宮的主人。美國在折騰自己,更把全世界折騰得一愣一愣的。

現在,輪到法國了。

西方很緊張,畢竟,法國不是普通的國家,是西方的重要成員,更是歐洲的領頭羊。

按照西方的描述:勒龐她奉行民粹主義,反對外來移民和穆斯林,更關鍵的,她還很親俄,宣稱上台第一天,就要退出北約。

美國很警惕,西方很焦慮。

馬克龍,你到底頂不頂得住?

幾個很有意思的看點。

第一,西方紛紛幹涉法國内政。

4月10日第一輪大選前,美國媒體披露,拜登政府不僅擔心俄羅斯幹涉法國大選,還害怕“普京支援者”勒龐如果當選,将動搖西方反俄聯盟,這将使俄羅斯取得俄烏沖突以來的“最大勝仗”。

請注意,直接将勒龐定性為“普京支援者”,而且宣揚,勒龐當選,将是普京的“最大勝仗”。

不知道這樣的表态,算不算嚴重幹涉法國内政?

4月24日第二輪選舉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葡萄牙總理科斯塔,更是聯合在法國《世界報》發表文章,痛批勒龐反民主,聲稱“想要一個維護歐洲共同價值觀的法國”,他們“希望”選民們選擇馬克龍為法國制定的道路。

罕見的舉動,直接要求選馬克龍,别選勒龐,這更是嚴重幹涉法國内政吧。

第二,投票率特别重要。

投票率估計不會太高,可能25%至30%的選民将放棄投票,創下數十年來新低。

這兩個人,他們誰都不想選。

但投票率越低,馬克龍就越危險。

是以,馬克龍就特别督促法國人,你們不要宅家,你們要去投票,這樣,才能避免英國“脫歐”公投和特朗普赢得大選那樣的糟糕結果。

他是這樣說的:

想想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前幾個小時,那些英國人和美國人說,“我不去投票,有什麼必要?”我告訴你們,他們第二天就後悔了。如果你想避免出現無法想象的狀況,就要自己去選擇。

唉,特朗普又躺槍了。

當然,小馬哥也不乏花招。一貫西裝革履的他,最近很不經意地松開了襯衫扣子,露出濃密的胸毛,自然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讓他輕松上了頭條。

嗯,小馬哥你真有一套,勒龐這一招還真沒法比。

第三,普京也躺槍。

特朗普躺槍,普京更躺槍。

比如,按照CNN的說法,勒龐有一張宣傳畫,就是和普京的合影。當然,因為烏克蘭戰事爆發,這張宣傳畫後來廢棄不用了。

但勒龐與普京的關系,成為她最受攻擊的一個軟肋。

在大選辯論中,馬克龍就攻擊勒龐,居然拿到了一家俄羅斯銀行的貸款,是以,“當你與普京交談的時候,你是和你的銀行老闆在談話。”

勒龐則辯解:因為法國和歐洲銀行都不給貸款,她隻能求助于俄羅斯銀行。這不更說明法國經濟一團糟嗎?

按照西方人的說法,法國人在第一輪是用心投票,然後在第二輪是用頭腦投票。CNN則宣揚,如果勒龐當選,比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台,負面影響還要大。

考慮到西方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傾向馬克龍,與普京關系不錯的勒龐,确實有點難。

第四,笨蛋,關鍵是經濟。

當年克林頓競選有句名言:笨蛋,關鍵是經濟。

對法國人來說,其實更是如此。他們确實關心俄烏沖突,關心布恰慘案,但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就業,是柴米油鹽,是物價問題。這一點,在法國尤其敏感。

年輕氣盛的馬克龍,曾雄心勃勃推行改革。但過去幾年,黃馬甲運動讓他吃了大虧;俄烏沖突後,油氣價格飙漲,更讓法國老百姓怨聲載道。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誰漠視,誰就付出代價,不管是哪個國家。

作為一個極右翼上司人,勒龐也在調整自己形象,她宣稱自己代表被忽視的勞工階級,她關注民生,尤其關注最近飙漲的物價。在歡慶殺入第二輪的演講中,勒龐承諾,她将給予法國“社會正義”,并修複“一個四分五裂的法國”。

是以,雖然民調落後,勒龐信心滿滿。她認為,結果将證明民調是錯誤的。

第五,意外随時可能發生。

這個世界,最能确定的一點,就是充滿各種不确定性。

最近歐洲的兩場選舉,結果就讓西方大失所望。

在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輕松連任;在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又赢得大選,他們都被歸為“普京支援者”行列。按照西方當下的反俄氣氛,他們本應被選下台,哪知道,結果卻成了“普京的勝利”。

現在,輪到法國了。

這也是西方最擔心的地方,法國不是塞爾維亞,不是匈牙利,法國是歐洲的領頭羊,法國一旦轉向,整個歐盟也勢必轉向,那西方格局将徹底變化,反俄聯盟将出現分裂。

一個特朗普就已經夠了,再來一個法國特朗普,怎麼辦?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在繼續。已露出胸毛的馬克龍,會赢得連任嗎?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牛彈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