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

作者:壽山石沙龍

——江亭

047

古獅鈕章 芙蓉石 廖德良 (1945-)

7.4 x 4.2 x 3.2cm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

這位是「抱石澄懷」藏品百選裡面唯一的一位台灣雕刻家----廖德良先生。他以鈕雕創作為主,在台灣金石書畫界有相當名氣,文人圈稱他「廖一刀」。他從事鈕雕五十年,刻鈕六千方,品質兼具,這在台灣是第一人,很可能也是最後一人。我手上廖一刀老師的印鈕不少,最近翻找出來的就有十幾方,因為在台灣購藏廖老師的印鈕相對容易,是以陸續買了很多作為篆刻、贈友之用。與我交好的兩位台灣名篆刻家送給我的作品,也多以「一刀鈕」為載體。印鈕、石雕對我而言既然是書房玩物,是以形制上有的是精緻雅逸、也有的是樸實古拙,重點是作品的氣質不可能甜俗,所謂「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是以,一刀的鈕雕,雖少有精雕細琢,甚至還有憨拙之意,但還是我可以接受的風格。

深入分析廖一刀鈕雕,可以發現他并不屬于「原創型」的作家,他的造型風格主要來自于舊工。廖老師最受歡迎的幾個造型範式:古獸鈕、馬鈕、荷鈕,其原型都來自清工實物。一刀在這些經典鈕式中汲取營養,不脫逸于範式而求變化。雖還不到立古開新的境界,至少已成風格。對于廖德良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廖德良印鈕作品集」(台北蕙風堂,2001)以及「印海博藝」(典藏藝術家庭公司,2004)這兩本書。廖一刀的作品在大陸沒有被當成「名家」炒作過,我去年還從台灣藏家手上買了幾方他的舊作,也是舊價錢,作為文人間饋贈之物, 受者都很喜歡。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

此古獅鈕造型源自清工,曾見于單章、對章,是很成功的造型。就我所見,廖一刀是最早臨摹此種鈕式的人,後來我也看過潘驚石、姚仲達等雕刻家刻過,其原型相同。與原舊鈕相比,一刀有意識地增加「力多豐筋」的味道,身軀的扭轉角度加大,肱股處與前腿肌肉也比較飽滿。此外,臉部也加重線條刻劃,想要使古獅的精神更有氣勢。尾部開蓬是原舊鈕就有的,一刀又加強了裝飾性,我覺得滿好看的,下面有一張高拍照片可見細節。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

造型上的對比與評析,各位朋友可以自己看。古獸一向是最主要的鈕式,我以前說過幾次,任何古獸的造型,不論繁簡,也不管線條裝飾豐富與否,其最基本的身體結構要在,這包括頭、頸、軀體、四肢與足。身體的結構如果憋着,姿态就出不來,動都動不了,遑論氣勢。結構一跑掉,縱使突出多少肌肉線條,也隻是荒誕肉團組合,不能真的呈現力量感。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

下期預告:廖德良《馬鈕章》 高山凍石

頂級收藏 | 抱石澄懷(47)——廖德良《古獅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