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

作者:沉心一

謹防用計害人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

為了騰出五一假期,本周隻休一天。女兒沒回來,周六要上網課,妻子昨天下午去了高淳。一人在家,倍感孤獨,正好利用這樣的時光,靜下心來讀點書。

到圖書館,偶然借來一本《三十六計》。書中的内容,是關于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政策,編書時間,應該在明代初或中期。它是根據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争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其内容不過6700餘字,由計名、正文和按語三部分構成。計名為四字成語,正文内容很少,涉及易經陰陽轉化原理,語言晦澀難懂。按語字數最多,對每個計策進行闡述,并通過有關戰例或作者心得,幫助讀者加深了解。

常聽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還有空城計、美人計、苦肉計等也都耳熟能詳,若不是看書,還真不知道“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的第一計。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

瞞天過海,從字面上看,要瞞住蒼天,然後偷偷地渡過大海。可想而知,若能實作,該有多難!是以,使用時不可能真的如此。引申的意義是指通過一些欺騙和撒謊的手段,來瞞住自己真實意圖,進而能在背地裡偷偷摸摸地行動。

僅僅這樣看來,此計策小裡小氣,沒啥意思。但,這種行為一旦上升到“瞞天”和“過海”的程度時,就相當磅礴大氣。而且,不能簡單地認為隻是通過欺騙和撒謊,其實,古人用的是物極必反的原理。

我們普通人都認為,天最難瞞,海最難渡,想實作,絕對不可能。施計方就利用敵方認為不可能,恰恰就用這種手段去“瞞天”,去“過海”,一旦實作,就完全出乎敵人意料之外。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

正文寫道:“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内,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意思是指防備得特别周全嚴密,思想反而會松懈。什麼東西看得多了,就沒懷疑了。陰陽是對立的概念,又能向對方轉換,還可能在對方之内。越大張旗鼓,越容易引發戰略企圖。

在曆次戰争中,戰略如同一支筆,在畫布上勾勒出具體的輪廓。戰術則是起着描繪細節,增添色彩的作用。

隋初,唯獨江南的陳國沒有被征服。隋文帝召集百官讨論,宰相高颎出了個非常毒辣的計策,先廢陳國農時,再毀其積蓄,并通過虛虛實實的消息,讓他們疏于防範,麻痹大意,然後安排大将賀若弼派兵趁其不備,抓住最佳的進攻時機,輕松完成大一統的偉業。

高颎與賀若弼用的就是瞞天過海之計。之前,他們采取真真假假的軍事行動,讓陳國放松了警惕,形成了思維定式心理。所謂思維定式心理,是指當兩個不是相關聯的事情反複同時出現時,容易給人們形成一種慣性思維,當一件事情一旦發生,便會認為另一件事或相應結論就會出現。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開始時,小孩喊狼來了,村民馬上跑出來。結果發現小孩在撒謊,幾次之後,村民就養成思維定式。當狼真的來了,小孩再怎麼喊,村民同樣還是不信,結果,羊真被狼叼走了。

是以,運用此計最好的原理,就是培養敵人的思維定式。讓敵人對我方的行動有完全常見的預知,于是,就不會做什麼防備。而用好此計的核心,最重要的就是瞞,能不能瞞好,是否做到惟妙惟肖,完全把自己的戰略意圖隐瞞住,假象生動自然,主動誘導對方,心理膽大敢幹,才是成功的關鍵。

不僅中國古代軍事家常用此計,在現代戰争中同樣也在運用。二戰時,為徹底消滅納粹法西斯,盡早結束戰争,蘇聯紅軍打到德國本土,策劃了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德軍依靠奧德河沿線,構築防禦工事,準備展開最後決戰。1945年4月16日淩晨,蘇聯紅軍主帥朱可夫首先發出進攻指令。空軍、炮兵對德軍陣地進行猛烈轟炸。20多分鐘後,下令停止。

德軍發現不炸了,趕快爬出壕溝,鑽出地堡,架上重機槍,拿起沖鋒槍,準備抵抗蘇軍的沖鋒。

二戰期間,地面争奪戰都是相同程式,先是火力覆寫,對敵人整個陣地進行轟炸,炸過之後,步兵開始沖鋒。這時,就不能發射火炮,容易誤傷自己人。

那天開戰,選擇淩晨,是利用暗夜,讓敵人看不清。德軍按此思路出來迎戰,沒想到等來的不是步兵,卻是蘇聯紅軍的秘密武器——“燈”。143盞巨型探照燈“咔”的一聲,同時打開,照得亮如白晝。德軍迎着光柱集中的燈光,兩眼昏花,短暫失明。朱可夫不愧為偉大的軍事家,接着又是一聲令下,二輪火力覆寫,再步兵沖鋒,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線……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

此計按語雲:“陰謀之為,不能背時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說明此計表面看是陰謀行為,但對于謀士來說,非常講究風骨和品格。那種猥猥瑣瑣、偷偷摸摸的勾當,并非真正的謀士所為。

真正的謀士計策,越是隐蔽行為,越是通過公開、大膽的方式,特意用所有人知道的行動,來彰顯自己計策的高明,以及卓爾不凡的高尚品格。

古人總結出來的三十六計,起初是運用在軍事上。因為戰争中,面臨着你死我活與生死存亡,采用一切計謀欺騙敵人,都具有合理性。

那麼,如果破解此計呢?首要的就是強軍。隻有我軍實力強大了,可以壓倒性地打擊一切敵人,那時,任何計謀,都可不屑一顧。

然而,如今的現實社會,常常出現的網絡集資、幼兒教育訓練、養生保健等,利用人們想發财、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期待身體健康等心理,騙取了很多投資者、家長及老年人的錢财。他們使用的計謀,我想,就是瞞天過海。

上次到成都探望住院的嶽父,在他家客廳裡擺着一張按摩床。當時聽對方鼓吹,每天定時躺上去,讓身體發汗,能起到排毒養生作用。老人聽得多了,也就自然相信,花一萬多塊錢買回家,在上面躺一會是出汗,其實那不過是電熱原理。用了幾年,人家又推銷床墊,聽說付出了更高的價錢。那床,成了堆放雜物的地方。趁嶽父不在家,請收廢品的人一起擡出去。床架子很重,師傅笑着給了二十塊錢,就當賣廢鐵……

百密還有一疏。騙人的伎倆,哪怕他們謀劃得再周全,肯定都會存在漏洞。在如何防騙上,我們要增強識别能力,不要貪小便宜,不要聽人忽悠,不要光想好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也許就不會吃虧上當。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用計騙人,很不合适。當今的和諧社會,不論是教育教育訓練、醫療衛生、商務交往,還是在各行各業,隻有你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若是你用計害人,輕者受到道德的譴責,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嚴懲。

(2022年4月23日)

隻有以誠待人,别人才會真正以誠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