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這不僅是一場“低估”了燕破嶽的實戰對抗演習,同時也是一場“低估”了獵豹突擊隊的實戰對抗演習。
雖然最後整個32人的獵豹突擊隊,隻有燕破嶽一人幸存了下來。
但實際上,獵豹突擊隊對藍軍的傷害,早已超過了50%戰損比這樣一個概念。
而這一切,還要從那一場對炊事班造成70%傷亡的戰鬥說起。
當燕破嶽利用迫擊炮,将前去水井打撈“苦精”的炊事班“打死”之後。
藍軍的最高指揮官:作戰參謀孫甯,有過這樣一番說明與解釋:
“炊事班的傷亡已經超過了70%,達到了成建制被殲滅的程度。”
所謂“成建制殲滅”,是種比較“模糊”的講法。
從現有的資料中來看,并沒有一個非常确切的官方解釋或定義。
一般來說當一支完整的作戰部隊,其戰鬥人員的傷亡超過80%以上時,就可以算是被成建制殲滅了。
另外當一支部隊的整個指揮機構,或是其中的大部分首腦與指揮人員被完全殲滅後,也可以認為這支部隊被成建制殲滅了。
除了上述這兩種情況之外,其他對于一支部隊的重創或兵力減損,都隻能算是這支部隊失去了“戰鬥力”,而不能算是被成建制殲滅了。
是以說,當作戰參謀孫甯在評價燕破嶽對炊事班這一炮,所造成的影響時,他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或許自己這個成為了藍軍最高指揮官的作戰參謀,在這裡講話的同時,藍軍已經被獵豹成建制殲滅了呢?
在整場紅藍軍的對抗演習中,雖然有劇中人物會對許多作戰知識或名詞進行解釋。
但對于這場演習最重要的一點:如何判定輸赢,并沒有給出更詳細的解釋與說明。
從頭至尾,隻有一個簡單的“戰損比”,而這個值還有些不太确定與固定。
從秦鋒與劉傳銘的對話中來看,藍軍所謂的戰損比似乎并不僅限于作戰人員的傷亡。
同時他還包括了戰鬥物資與食物補給等許多方面。
但在獵豹突擊隊這一方面,秦鋒眼中的戰損比似乎僅僅隻是人員上的計算而已。
基于這樣的了解與說明,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計算與結果。
當整個演習結束之後,獵豹突擊隊僅僅隻有燕破嶽一人活了下來。
按之前秦鋒在樹林中給大家講故事前所說的來算,整個獵豹突擊隊的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97%。
更别提燕破嶽将如何面對隻有自己人活下來的痛苦,這可比曹奔所要面對的痛苦百倍。
反觀藍軍方面,無可否認的是,按照演習規定他們以超過50%的戰損比輸掉了這場演習。
但藍軍在普通士兵的傷亡方面,其實并沒有50%(400人)那麼多。
因為對于藍軍來說,像是水源、食物、武器彈藥、運輸工具、油料庫等等,都是要記入戰損比中去的。
是以,雖然藍軍的戰損比達到了50%,但實際上的傷亡人數很可能隻有一、二百人。
當計算到這裡時,或許很多人會有一種想法:看起來藍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嘛。
而且,僅從人員的傷亡上來說,或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但實際上也許并非如此,甚至有可能實際上的戰損要比50%高很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雖然獵豹突擊的最高長官秦鋒也陣亡了,但他巧妙利用了“人體詭雷”這種設計。
幾乎将藍軍的整個指揮系統給完全摧毀掉了,僅僅留下了作戰參謀孫甯一人。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從現代戰争的複雜程度來說。
此時此刻的藍軍,不僅僅是炊事班被燕破嶽成建制殲滅了。
就連整個藍軍,也被已經陣亡的秦鋒與他的獵豹突擊隊隊員們一起給成建制殲滅了。
也許你會有疑問,不是還剩下了一個作戰參謀孫甯嗎?藍軍的指揮系統還在。
在現代戰争與軍隊中,軍隊中的最高指揮官已經不再是古代軍師或将軍那種,一人便可決勝千裡之外的存在。
而是需要一個非常完整且複雜的指揮、作戰系統才能将整個軍隊有效協調起來。
于是便有了像是人事行政、軍事情報、軍事訓練、後勤補給、政治作戰與作戰計劃等無數細分的部門。
而作戰參謀孫甯,可以說隻是這個完整體系下衆多環節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當劉傳銘等衆多作戰指揮人員陣亡之後,僅憑孫甯一人是無法讓藍軍系統且有效運作的。
而這也是為什麼燕破嶽能借一己之力,将戰損比拉到50%的原因之一。
是以說,此時的藍軍如果在真正的戰場上,可能已經完全沒有了作戰能力。
因為他的作戰系統已經被完全摧毀了,他不僅被成建制殲滅了,還有可能是一種無法再重建的成建制殲滅。
這與作戰士兵被殲滅80%的殲滅不同,理論上來講,這種成建制殲滅是無法通過簡單補充兵源就可以恢複的。
另一方面,作為紅軍的獵豹突擊隊來說,無論是在人員還是建制上,都比藍軍要慘得多。
即便是通過燕破嶽的努力,最終以造成藍軍50%戰損比的結果赢得了比賽。
但整個獵豹突擊隊32人,幾乎是被完全殲滅了,隻留下了燕破兵一人。
要知道,比起普通的作戰部隊來說,獵豹突擊隊是具有“唯一性”的,他很難在短時間内重新補充與恢複重建起來。
更何況獵豹突擊隊的靈魂人物,秦鋒大隊長也在戰鬥中“陣亡”了。
這已經不是成建制殲滅了,這已經成為了一次“自殺式行動”。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雖然獵豹成功完成并最終赢得了這場實戰對抗演習,但他卻幾乎已經算是從武警部隊中“消失”了,至少在1-2年之内都無法輕易組建起來了。
是以,獵豹突擊隊真的赢了嗎?藍軍真的輸了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慘敗”不見得的是真敗,“慘勝”也不一定就是真勝。
還記得秦鋒曾對第9小隊隊員們說過什麼嗎?
“身為獵豹的特戰隊員,需要勇敢。該拼命的時候,就應該孤注一擲。但是當你們上了戰場,給自己的第一個信念:不是舍生取義,而是完成任務,活着回來!”
是以,無論是獵豹還是藍軍,無論是特戰隊員還是普通士兵。
隻有在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中存活下來,才能有機會去積累那一點一滴的實戰經驗。
也隻有這樣,他們的存在才更加有意義。
無論是誰,當他犧牲或陣亡之後,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能算得上是一個赢家。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