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這挂滿尖刀的人世間,有人畏懼,有人向前,也有人将閃避的姿态化作一支舞蹈。
近段時間的電視劇《人世間》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論,那是一部講述一個家庭随着時代變遷而逐漸産生變化的故事。《人世間》裡,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故事,而不同的角色也能引發人們不同的思考。劇中的三個兒女,有着截然不同的選擇,三個孩子中最小的那個一直陪伴在母親的身邊,而他的哥哥姐姐則是分别為自己的夢想奮鬥着。這時候的落差落到了小兒子身上,面對優秀的哥哥姐姐,沒有文化的自己似乎有點無地自容了,心中充滿沖突,充滿怨憤。跟着鏡頭的轉移,多年未回家的姐姐半夜醒來,看着母親,母親這時候也睜開了眼睛,坐起身來,打開櫃子拿出幾件紅色毛衣,那是她的女兒十二歲提起想要的紅毛衣,一年一件,一年一件,卻一直沒有機會讓自己的女兒穿上,那無聲的思念轉化為了一針一線,織成一件件女兒想要的紅色毛衣。

這種沖突,其實存在于人間的每一個角落。第一次面臨這種沖突,是上學,我們糾結于去更好的,還是更近的,但事實是,我們和家的距離在被我們逐漸拉長,看過這樣一句話:“才出生時,我們與家的距離是每時每分;國小時,我們與家的距離是一天;中學了,與家的距離是一個星期,一個月;大學了,家隻有兩個季節了;工作後,家隻剩紅色了。”我們不斷向前跑,而家總是等我們,我們總是将自己的優秀和與家的距離對等起來,事實上,不是。當父母的思念染白他們的發絲,壓深他們臉上的皺紋的時候,其實那是充滿負擔的優秀。好像在我們看來,家周圍始終都沒有更遠的地方好。但是,我們也不難看見,那些畢業于高校的學子在面臨着北上廣深,甚至于國外的高薪工作時,也依然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去,回到那充滿思念的,家。他們是用行動回應着這份思念,也是在用行動表達着自己的思念。
親愛的你呀,如若是聽見那出門前的叮咛囑咐,看見你離去那背過你抹淚的動作,感受到他們内心望你平安的願望,你還會将優秀定義為遙遠嗎?在你全力追逐的時候,記得回頭看看,回頭看看那織毛衣的母親,和一個人坐着默默抽煙喝酒的父親。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為養口體;遠走高飛,各有成就,為養心志。可是飛得太遠,成為一個星點又叫人如何養心志?那挂在心頭的啊,叫想念。
活在這人世間,用盡全力躲避尖刀向前奔跑,也請記得牽着那仍在人間牽挂你的那雙手,即使不快,也一起向前。
主播:胡書曼
主播:馬秋正
圖檔:來源于網絡
文案:馬秋正
主播:胡書曼 馬秋正
音頻剪輯:胡書曼
編輯排版:劉奇
校對:李明浩
稽核:徐富霜 付筱竹
黨委宣傳部 黨委網絡工作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