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卓尼釋出

農牧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産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卓尼縣在推進鄉村振興程序中,圍繞産業做文章,聚焦特色下功夫,促進卓尼經濟發展、增加群衆收入,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2022年,卓尼縣結合省州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緊緊圍繞縣委“11358”發展戰略,聚焦農業特色産業提質增效,深入推進現代種業“五個萬畝”培育行動,有效保障群衆持續增收。

谷雨郊園喜弄晴,基地菇菌綴繁星。眼下正是食用菌種植、培育的好時節,在木耳鎮秋古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展現出一派繁忙景象,菌棒打孔、挂棒、注水等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該基地作為“五個萬畝”中食用菌種植計劃的先行點和樣闆間,以發展高效綠色新型設施農業為目标,種植采用“木耳+高原夏菜+羊肚菌”的一年三茬輪作模式,保障大棚資源高效利用,基地營運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産業化關聯模式,全力打造“卓尼木耳”新品牌,以進一步優化調整卓尼縣農業産業結構,助推農業産業轉型更新,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基地建成投産後,130座種植棚可吊挂木耳菌袋260萬袋,收益可達390萬元。7月份木耳采摘期結束後種植高原夏菜,150畝種植基地可收益30萬元。10月份高原夏菜采收後種植冬季羊肚菌,130座種植棚共計生産羊肚菌26噸,收益可達260萬元。菌菜輪作年收益可達680萬元。

食用菌生産基地的建設不僅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十分顯著的生态效益。利用大棚立體吊袋栽培,提高機關面積産值,菌菜輪作能改善土壤菌群、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菌種廢料可用于生産有機肥,培育設施栽培基質,進行水肥一體化栽培,提高循環使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生态效益明顯。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卓尼縣黑木耳種植基地 負責人 何文龍

我們基地目前的規模是吊袋木耳130座,地擺木耳100畝,目前務勞工員有120餘人。我們目前的工作是對咱們的就地務勞工員進行教育訓練,目前,大棚的基礎建設已完成80%,我們嚴格按照咱們卓尼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趕到六月初完成所有的菌棒進場及人員務工的所有的種植條件,完成所有的工作。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基地的建設,将促進形成卓尼縣食用菌産業集約化、标準化、規模化生産模式。今年将帶動群衆種植食用菌1230畝,計劃于明年帶動農戶種植食用菌3000畝以上,到2025年到達1萬畝的種植目标。同時為群衆提供200人的就近就地就業崗位,并且作為農牧民群衆技術咨詢和專業技術人員教育訓練平台,有利于提高農牧民食用菌生産技術水準。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卓尼縣木耳鎮多壩村 村民 李建英

我到這邊來務工已經十幾天了,第一天我就是鋪地布,然後就是栓菌繩、菌棒打孔,現在就是挂菌棒,就是想着學好種植技術,以後能自己種植,好好發展食用菌種植産業,希望我們木耳鎮人能夠自己種植自己發展。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同時,卓尼縣制定了詳細的食用菌産業發展計劃:扶持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4家,建設食用菌優勢産區1個,種植基地3個,建設縣級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點1個,建立羊肚菌栽培技術試驗點3個,打造草原野生酥油菇繁育試驗點2個,培育食用菌農産品品牌1個。積極引培規模化龍頭企業2家,美石菇源投資1.13億元建設年産1000萬棒菌棒生産線一條,車巴實業投資1800萬元建設年産500萬棒菌棒生産線一條,兩條生産線的投産将一次性滿足卓尼縣5000畝食用菌種植需求。卓尼縣将緻力于提升食用菌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準,提高食用菌産業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推動栽培方式向集約化、規模化、工廠化轉變,促進菌棒、菌渣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卓尼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 盧勇

按照卓尼縣“五個萬畝”培育行動和三年倍增計劃方案的要求,我們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全縣各鄉鎮進行了前期的調研,通過調研,我們确定在洮河沿岸鄉鎮發展食用菌種植産業。主要 以黑木耳和羊肚菌為主,咱們今天所在的這個産業園區,也就是木耳鎮的秋古黑木耳種植基地,這個基地咱們計劃建設130坐大棚,基地建成後,他的營運模式就是“木耳+高原夏菜+羊肚菌”一年三茬農作方式,保障大棚資源高效利用,實作農牧民群衆持續增收。園區營運将采取“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産業化關聯模式,全力打造卓尼黑木耳新品牌,進一步調整卓尼縣農業産業結構,助推農業産業轉型更新,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為解決産業人才緊缺問題,卓尼縣大力實施“千人千萬”職業技能教育訓練計劃,助力全縣“五個萬畝”培育行動。将通過理論授課和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基層技術人員、合作社理事長、種植戶等人員開展種植管理技能教育訓練。今年,全縣将教育訓練木耳專業技術人才30名,職業農民150名。并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張金霞、甘肅省科學院王治業、楊阿麗等專家團隊,組建食用菌技術指導小組,聯合開展羊肚菌、木耳、酥油蘑菇菌種研發、田間管理、加工銷售、體系建設等食用菌生産技術指導教育訓練,為食用菌産業發展提供專業技術人才保障。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卓尼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副局長 魏建華

随着全縣“五個萬畝”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們的木耳種植産業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建棚挂棒,已經全面開始生産了。我們人社部門将響應縣上“五個萬畝”工作的要求,從教育訓練方面全面入手,跟企業進行深度的交流和對接,從企業的各個方面入手,進行工作教育訓練,教育訓練為産業服務。今年我們将對我們縣上的技術人員和鄉鎮的相關從業人員,主要是對從事木耳産業的産業勞工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全面教育訓練,一方面對今年的木耳生産提供技術方面的幫助,再一方面主要還是為明年木耳生産的全面鋪開打下基礎,提供技術、人才方面的支撐。

【五個萬畝·食用菌】卓尼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鍊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目前,卓尼縣食用菌産業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程序中穩步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将來一定會形成集食用菌生産儲藏、加工銷售、采摘體驗于一體的全産業發展鍊條,使更多農戶享受産業發展紅利,實作緻富增收。(卓尼融媒記者:盧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