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罕見!八部門聯手促消費,10萬品牌100萬商家入場,消費者維權也有特别安排

作者:證券時報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4月28日起至5月12日,“第四屆雙品網購節暨非洲好物網購節”将舉行。

這是商務部第四次牽頭組織該活動,與既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活動的共同指導機關進一步擴大,新增了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知識産權局等部門。商品方面,本次活動的新特色在于由超300家電商平台聚齊超10萬品牌100萬商家,非洲好物也将雲集,包括埃塞俄比亞的咖啡、盧旺達的辣椒醬、肯亞的紅茶等。

活動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作出了特别安排。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栗元廣在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圍繞消費者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複出現的直播帶貨、社交電商、即時消費等問題,中消協将開展對策研究,要求相關責任主體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加強行為規範。并将強化老年消費、未成年人消費、殘障人士消費、農村消費等領域的監督工作,幫助特殊群體享有均等的機會參與消費活動,監督經營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更符合特殊人群的銷售方式和售後服務,如對盲障人士适用的APP和語音售後功能等。

超300家電商平台參與,彙聚超10萬品牌100萬商家

自2019年以來,“雙品網購節”已經連續舉辦三屆。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司長骞芳莉表示,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擴大内需戰略部署,以及在中非合作論壇上提出的中非攜手拓展“絲路電商”合作的重要舉措,商務部将會同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郵政局、知識産權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在2022年4月28日至5月12日,共同指導開展“第四屆雙品網購節暨非洲好物網購節”

記者從商務部4月22日召開的“第四屆雙品網購節暨非洲好物網購節”專題新聞吹風會上了解到,本次活動,将有更多“國潮”“小而美”品牌和綠色、健康、智能商品,豐富餐飲外賣、雲上賞景等線上服務。

據初步統計,參與活動的電商平台企業已超過300家,預計品牌數量将超過十萬,商家數量将超過百萬。商務部還将指導有關省市和平台企業,開設“數商興農”專場,涵蓋160種地理标志産品以及各地農特産品;同時優化縣域鄉村服務保障,推動品牌品質消費進農村。

各地将圍繞潮生活、夜經濟和新人群、新品牌等主題,開展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動,如北京的“老品牌新理念網絡國潮品牌節”、福建的“全閩樂購·惠聚榕城消費季”、重慶的“愛尚重慶”、廣西的“壯族三月三 e網喜樂購”以及甯夏的“缤紛塞上·惠國樂購”等。各電商平台關聯優秀品牌企業提出了頗具吸引力的促銷方案,有的派發億元專屬優惠券和紅包、有的開展新品首發預售、有的推出限時搶購和特價秒殺,讓大家買得稱心。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張曉峰介紹,針對本次活動,工信部一方面開展防疫物資、乳制品、生活用紙等生活必需品産業鍊穩鍊強鍊工作,保障充足供應。同時組織專業協會推薦了一批創新能力強、品牌實力強的産品,通過提供好品牌、好品質的商品,以滿足消費者消費更新需求。

把直播間開到非洲産品原産地

此外,活動的另一商品特色是非洲好物雲集,包括埃塞俄比亞的咖啡、盧旺達的辣椒醬、肯亞的紅茶等。

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長周平表示,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會結束不到半年,除網購節外,非洲農産品輸華“綠色通道”、擴大零關稅産品範圍等重要促貿舉措已經落實。務實高效是中非合作的顯著優勢。

去年,中方宣布同非方一道制定實施“中非數字創新夥伴計劃”,雙方在5G、新基建、電商等領域合作初見成效。得益于這些合作成果,我們在此次網購節期間将把直播間開到非洲産品原産地去,消費者可以“雲體驗”産品生産過程,“雲參觀”原産地風土人情。

“2021年,中非貿易額在疫情背景下逆勢增長,增幅達到35.3%,創造曆史新高,其中自非洲進口同比增長43.7%,充分說明中非貿易韌性強、潛力大。”周平說,中國在對非貿易中從不謀求順差,随着非洲農産品輸華“綠色通道”、擴大零關稅待遇範圍、網購節等舉措的落地,将有力促進和擴大非洲産品進口,推動中非貿易更加平衡、健康發展。

郵政部門三方面舉措抓網購節服務保障

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4月20日,國家郵政局專門對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動員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和郵政快遞企業做好相關工作。

在網購節郵政快遞服務保障方面,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抓實抓細“人”“物”“環境”同防,做好從業人員基本安全防護和常态化核酸檢測,加強郵件快件進行中心、中轉場地等人員密集場所疫情防控,嚴防發生聚集性感染。嚴格落實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各項防疫措施,築牢寄遞管道疫情防控屏障。

二是全力保障服務網絡暢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打通主要節點、經營網點和末端服務。在節點方面,指導各地重點保障骨幹節點運轉,加強縣級以上分撥中心封停資訊管理,積極對接地方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揮部,協調推動符合要求的分撥中心及時解封,恢複運作。

在網點方面,加強網點封停原因分析和工作協調,推動屬地完善解封工作安排。符合條件的網點抓緊組織人員盡快返崗複産,對積壓的郵件快件優先轉運、優先投遞。

在末端服務方面,推動解決城區郵政快遞車輛通行問題,在因疫情管控不便進入的小區,推廣智能快件箱投遞,或者增設其他無接觸投遞設施,打通郵件快件進小區“最後一百米”。

三是切實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要求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協調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為快遞員争取提供疫苗接種、優先集中免費核酸檢測、封控區臨時住所等幫扶政策,支援快遞員安心返崗。

據悉,目前,國家郵政局已經建立了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在國務院工作機制統一上司下開展相關工作。

壓實主體責任,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吹風會上,多部門介紹了活動期間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舉措安排。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副司長張淑梅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将進一步督促電子商務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商品品質、知識産權保護等主體責任,進一步暢通消費者訴求管道,妥善處置消費投訴舉報,進一步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市場環境。

張曉峰表示,工信部将密切跟蹤相關活動開展情況、企業銷售情況和輿情動态,強化指導和部門協同,一方面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栗元廣在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結合此次網購節活動,中消協将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圍繞消費者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複出現的直播帶貨、社交電商、即時消費等問題開展對策研究,要求相關責任主體,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廣告法》《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加強行為規範,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在營銷過程中向社會傳遞準确的商品和服務資訊,營造誠信健康的消費氛圍,促進網絡經濟良性發展。

二是圍繞老年消費、未成年人消費、殘障人士消費、農村消費等領域強化消費監督工作。一方面是,幫助特殊群體享有均等的機會參與消費活動;另一方面,監督經營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更符合特殊人群的銷售方式和售後服務,如對視障人士适用的APP和語音售後功能等。

三是對于此次“網購節”活動中發生的消費糾紛,中消協和全國消協組織将依照法定職責,做好受理處理工作。經營者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第一責任人,中消協希望出現消費糾紛後能在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和解。如果和解不成時,消費者可向經營者所在地的消協組織投訴,具體聯系方式可登陸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進行查詢,消費者也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進行投訴。

編輯:萬健祎

a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