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全世界大概隻有兩個企業用中文做按鍵标注,一個是進入中國市場的讴歌,另一個是走向世界的中國比亞迪。

讴歌比較有意思,進口車型用中文,國産車型用英文,奇葩怪哉。

從一而終的就是比亞迪了,王傳福不僅僅把漢字刻印在每一個按鍵上,更把中國漢字文化做成了系列,秦漢唐宋元。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記憶中,比亞迪是一家一直在另辟蹊徑的企業。

18年前,比亞迪F3橫掃大江南北,在那個所有人都在迷戀于是否要買奇瑞QQ的時候,一台F3以大尺寸、低價格闖入市場,在那個時代狂銷200萬台之後成為一代神車。

與F3并行發展的則是比亞迪一直堅持的電池業務與混合動力能源技術。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在那個所有人都覺得電動車是一個笑話的時候,在F3基礎上推出的F3DM,以電機、發動機、電池配合向車輛輸送動能的全新架構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異類”。

這個異類,很快被戴姆勒看中,聯手打造了騰勢,并且巴菲特重金加碼。

比亞迪一直都是一個有點不一樣的企業,在很多人看來,這家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儲備,不太可能站在市場的頂尖與頂級企業博弈。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一般來說,天才有一半都是瘋子基因,比亞迪同樣是一個瘋子。

2021年是比亞迪井噴發展的一年,DM-i釋出那一天股票直接漲停,資本市場對這家企業的态度發生180度轉變,并且很快在資本市場中比亞迪的股票呈現瘋狂拉升的趨勢。

過去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動蕩的半年,有的股票從70一路跌到25,但隻有比亞迪還是穩定在240左右,巋然不動。

隻有實力儲備夠強大的企業才會有這種穩如磐石的基礎,比亞迪之是以被市場穩穩的看中,核心一點還是有創新能力,在這家企業身上有太多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今天的比亞迪早已不是當年隻會造F3的比亞迪。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疫情就像老君的煉丹爐,沒有實力的企業被打回原形,比亞迪的IGBT晶片生産能力、電池供應鍊、DM-i混合動力架構的優勢在晶片搶奪大戰、碳中和壓力下展現的非常全面。

它不僅能自己生産出色的車型,也能為中國企業解決生産問題。

一般來說,這樣的企業都有非常強大的行業定調能力,技術過硬、生産成本控制到極緻,比亞迪的産品往往一出手就是行業标杆,很難有再被定義的空間。

之是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前兩天試駕了全新的元PLUS EV。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元PLUS EV有幾個核心的亮點能去深入聊一下,這些亮點深入分析之後能夠明确确定一點:在造EV純電動這件事兒上,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一定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

電動車這個賽道拼的不是品牌,而是技術。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01 大體重下的低能耗

元PLUS EV自重超過1.6噸,其實上路品質輕松超過1.7噸,目前工信部錨定的資料是60度電池包能夠續航510km。

熟悉電動車的人就會發現,其實這基本上就是Model Y的資料,60度電池包續航540km。

特斯拉引以為傲的是百公裡耗電量,Model Y壓到11度電以内,元PLUS EV的百公裡耗電量是11.7度,與Model Y的差距不足10%。

百公裡耗電量與加速能力是衡量三電強弱的關鍵名額,Model Y在照顧到續航之後,加速成績隻有6.9秒,重點來了,全新元PLUS EV 加速成績7.3秒,加速顯然差距不大。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當然,元PLUS EV的尺寸要比Model Y更小一些,但從定價上來看,Model Y卻要比元PLUS EV貴了10多萬。

比亞迪壓縮低能耗的幾個法則是平台技術、輕量化設計、優越的電池以及全力追趕特斯拉的電控管理系統。

這是元PLUS EV能夠獲得低能耗的關鍵。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02 科技配套新智能汽車

頂配與次頂配車型擁有非常完善的自動駕駛輔助配置,L2級标準非常到位,其實這點倒沒啥太能聊的,關鍵是整車不錯的科技感值得認可。

元PLUS EV裝備了比亞迪全新的DiLink4.0智能網聯系統。

這套系統可玩性比較強,擁有反應速度快、相容性強、拓展能力全面以及網絡流暢度極高幾個特點,在此前的王朝系列中DiLink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出色的導航系統、完美的娛樂表現以及豐富的互聯特性。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元PLUS EV能上全新的DiLink4.0出乎我的意料,這本是成本較高、技術特性非常明顯的全新裝備,能夠出現在元PLUS EV這種入門車型上,隻能說明比亞迪對智能系統的成本控制做到了最好,伴随而來的必然是更好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

與此同時需要了解的是,指導價15萬左右的次頂配車型上還配套了成本更高的L2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主動安全、被動安全配置合理而且全面。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03 定價非常理性

基本上14-16萬左右的預算能夠選擇不同産品力的元PLUS EV,作為一台SUV,元PLUS EV在做好配置、三電架構以及科技智能體驗的情況下,定出的是一個很多新勢力都不敢給到的價格。

這隻能說明一件事兒,元PLUS EV身上的投入要比其它新勢力更少,但産品收益率卻達到最高。

回頭繼續分析,14-16萬預算過去其實很難有續航超過500km、科技智能表現拉滿的電動車,主要原因是不少企業受制于電池成本,在今天電池成本繼續上漲的環境中,比亞迪敢給出14-16萬左右的定價,說明電池生産與制造在比亞迪制造體系中的占比被壓縮到最低。

同時行業最需要的晶片比亞迪做到了自給自足,出身3.0平台架構的元PLUS EV還能夠帶來更好的空間、舒适、智能體驗,而他的成本卻是超前節省的。

那個堅持用中文做按鍵的比亞迪,終于開始收割豐田、大衆了!

說明一件事兒,這個級别中很難有比元PLUS EV更加全面的車型,因為其他企業不太可能把成本做的比比亞迪更低,技術同樣很難超越比亞迪。

其實回頭看消費者,過去消費者信任合資車是因為合資車技術出色,用時間證明自己的可靠性,今天消費者用行動認可比亞迪,是因為比亞迪在用技術證明了自己。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銷量達到28萬台,2020年同期銷量隻有6萬台左右,短短兩年實力暴增,背後是比亞迪得到行業整體認可的事實。

這意味着全新行業的出現,将會讓傳統巨頭大衆、豐田遇到巨大的前行壓力,而橫在他們面前的,則是這個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