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止于至善|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

前言

新的時代與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及多樣化、多元化人的需要,對于一個以解決社會問題和回應人需要的一個專業和職業地社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社會工作需要更加系統地方法來解決所面臨的挑戰,整合性/綜融性的社會工作方法被提出,而這個方法是綜合和最适合的運用社會工作的各種工作方法去促進問題的解決和需要的回應;這是時候對于我們社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具備“通才”的能力,就我個人體驗來說,其中建立“全人”的知識視角是很重要。這個“通才”能力的提升管道,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整全的個體;這樣我們才能去促進服務對象的擁有整全的生活。而這個整全的個人從全人理論的視角來看有身、心、社、靈,而這個靈性是很重要的部分,這個能夠讓我們自己明白為什麼去做一件事件的基本認知邏輯,這個邏輯将讓你明确方向!

還有《大學》裡面的這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也為我們提供了如何到達整全個人或“止于至善”的方向、路徑、流程或是階梯。

止于至善|生命的意義

正文

人生就像一輛列車,需要經過不同的站點,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也需要去完成相應的任務,當然不是所有的任務都是需要必須要去做的,但是如果你能夠完成大部分的任務,那對于你更好的去體驗一個完整和豐滿的人生将會是很有幫助。

之前經曆了“要不要繼續讀書”應該是我到點的人生第一站,就一般人的旅程來說,如果我下車了我就換乘另一班次的列車,然後看不一樣的風景;但是在這裡我意識到我還想往下一站去看看哪裡的風景,就乘坐這一趟列車,在這個站點很多的同伴都選擇了下車,然後從此我們乘坐的列車的軌道就分開了,就像現在我們的生活和人生一樣。

人生第二站應該是和小尾巴結婚,2014年到2019年經曆了5年的愛情長跑,我們決定攜手走完接下來的人生旅程,在結婚這個人生第二站點的時候,我雖然經過來不确定、猶豫、顧慮,但是最後我還是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我想如果回到過去也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現在我來到了人生第三個站點——生孩子,到了這個站點我沒有前面兩個站點那麼的堅定,有一些搖擺,可能是自己還沒有心智成熟?或是因為現實環境的壓迫降低了我的意願?可能我想我現在還不是很清楚!

但是到達這個站點的時候我看到了第三個站點的宣傳海報,我将如何來處理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我的生命意義在哪裡?這個議題也是困擾我許久;還好在最近我正在關注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的一些視訊,這兩個主義幫我解釋和了解了生命的意義:

1、生命:第一層邏輯:先生了出來你才有命,就是說你的命如何是有你生決定的,這個決定因素包括了基因、遺傳、環境;是以生是命的基礎;第二層邏輯:命是有劫數的,及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和規律性的,但是這個劫數是需要一個物質的載體讓它得以顯現出來,那如何在這個既定的劫數裡我的活出屬于自己的樣子,那麼命是架構生是内容;

2、意義:第一層邏輯:我們的社會所倡導的人,是一個對别人有用的好人,是以這層邏輯的意義是我對于他人的作用的價值有多少?第二層邏輯:意義也不僅是對于他人,開始和基礎的應該是對于自己來說,我的手能夠幫我工作、采摘食物、防禦和攻擊,我的鼻毛可以防止大顆粒粉塵進入身體,我的胃能夠幫我消耗食物、我的大腦能夠存儲資訊等,這個是我們身體各部分對于我們的意義,而各部分總和的意義就是我對于自己的意義。第三層邏輯:我先讓我對于我有直接意義,我通過眼睛擷取書本文字資訊、通過大腦存儲資訊、然後通過我的四肢和五官去應用這些資訊,然後能夠使生命本體能夠獲得更好的生存資源,滿足生為命前提的條件,讓我身體各部分對生命整體有意義;然後在對于他人間接的産生意義,通過我更好的生存去為他人提供示範和榜樣作用,帶動他人對自己生命有更多的期待,為他人前進提供更多的動力,促進他人的改變;當然我還可以通過使用我大腦中的知識,去讓我的大腦對于他人更加的有意義,然同時我自身對于更好生命意義的滿足去升華。

察覺

我發現自己沒有剛剛進入這個行業時候的那種勇氣,那時候雖然還很懵懂,但是我還是勇于去質疑和挑戰權威;随着越是對自己和這個專業的了解越來越多,就會覺得自己越是渺小,進而也讓我"沒有那麼多勇氣",也許是好事,能夠更加謹慎;也許我真的需要重拾那種"懵懂的勇氣".結果如何都會有待去探索,但是至少先去做想做或能做。

整理編輯:一名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