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了解城市密碼,體味文化底蘊,徐建剛、徐俊薦書

作者:文彙網
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了解城市密碼,體味文化底蘊,徐建剛、徐俊薦書

疫情之下,出行按下“暫停鍵”,但居家閱讀、靜心思考不會停頓。

在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上海市社聯、世紀出版集團、文彙報社特别策劃“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題活動,已于4月1日啟動,邀請滬上學者、作家為讀者做“1+N”推薦——可以推薦一本優秀圖書,也可組合推薦一首樂曲、一部電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閱讀觀賞經驗,彰顯讀書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與希望。活動将持續至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今天,上海市社聯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推薦《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出版人、中華書局原執行董事徐俊推薦《顧随緻周汝昌書信集》以及書法作品《五言排律和馬一浮韻贈潘伯鷹》。

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了解城市密碼,體味文化底蘊,徐建剛、徐俊薦書

徐建剛推薦語:

讀書看書,讀當然是讀文字,明白抽象的道理,看則可以看圖像,用直覺感受認識世界。這裡就有一本圖文并茂,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纂的《上海相冊:70年的70個瞬間》,值得推薦。

上海是中國近代第一座現代都市,上海也始終是一個說不夠的熱門話題,各類有關上海的讀物汗牛充棟。但細觀下來,大都以所謂“老上海”為噱頭居多。“百年中國看上海”,光一個“老”字肯定不能反映上海的曆史,而更應該有一個“新”字,今天我們生活的上海,也更多是建立在這個“新”字上。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相冊:70年的70個瞬間》為我們了解今天的上海是如何成就的,提供了很好的閱讀文本。

與以往上海曆史讀物不同,《上海相冊:70年的70個瞬間》以“新”為特色:時段選擇“新”,以1949年為啟,以2019年為限,避免了與許多上海曆史題材的出版物的雷同;内容選擇“新”,既講述了上海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如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完成、浦東開發開放、上海進口博覽會等,還更多選取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而不太為當時所關注的事件,如上海第一個居委會成立、勞工新村的建立、上海勞工“支内”、第一塊土地批租等等;體例編排“新”,全書以圖為點、文随圖走、串點成線,以完整故事對所選圖檔作了叙述,前後貫穿,就是一部小的上海城市生活史;圖檔角度“新”,曆史人物在曆史現場,成為該書最大特色,所選照片以曆史現場為原則,突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在曆史現場的活動,即使一些重大曆史事件,也選取了一些更貼近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照片,如上海肇嘉浜路改造,沒選取建成後的林蔭大道,而是選用了市民熱火朝天參加勞動的場面,又如,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成立,選取了許多老上海記憶中的文化廣場“大賣場”場景等等。

據統計,在今天上海2500多萬常駐人口中,有1000萬是上世紀90年代後移居上海的“新上海人”。我想,《上海相冊:70年的70個瞬間》既是向為上海這座城市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民緻敬,也為生活在上海的“新上海人”提供了一種更好了解這座城市成長密碼的全新的視覺閱讀。

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了解城市密碼,體味文化底蘊,徐建剛、徐俊薦書

徐俊推薦語:

新年前後騰退用了近20年的辦公室,面對滿屋子的書刊圖冊,一籌莫展,也觸處生感。感觸最深的是應了一句老話:“悔不十年讀書。”太多的書沒有讀,甚至未經翻覽,特别是對那些遠道寄給我書的朋友,深感愧對。是以居家以來決意嘗試“整本書閱讀”,重拾閱讀的快樂。

今年完整讀的第一本書是我文學所老同僚麼書儀先生《尋常百姓家》(人間出版社,2010年),一本特别難得的家族史,欲罷不能而又唯恐讀完。還完整重讀了黃永年先生《古籍整理概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算是借閱讀對過去十幾年工作中的回望,也體會到古籍整理原則和實踐二者之間的難纏。

讀什麼書,有各種選擇,也有各種機緣。但是捧起一本書,決意從頭到尾讀完,而不是挑三揀四或蜻蜓點水,嘗試過才能體會其中的意味。今天我要推薦的是這期間完整讀過的《顧随緻周汝昌書信集》(中華書局,2021年12月),“知我唯餘二三子,時時書劄問何如”(顧随詩),師生間曆時數十年的紙短情長,令人驚歎。論學談古說今,品評兼對你我,信雖是寫給對方的,但何嘗不是寫給自己的!正因為這樣你我無間,才有這樣放懷的評說和切身的體貼。

讀罷苦水先生的這本書信集,我又找出前年讀過意猶未盡的那本谷林先生《愛書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1月)翻讀,那一代人,最讓人感動的是那些看不見的用心,看不見的用心才是滿滿的誠意。

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了解城市密碼,體味文化底蘊,徐建剛、徐俊薦書

書法作品《五言排律和馬一浮韻贈潘伯鷹》

眼底好湖山,坐卧恣遊觀。

飙車半日程,賦物異所撰。

澄清故滬渎,顯現今輪奂。

虹橋非金谷,聊堪集時彥。

清秋天宇高,晴輝明海甸。

正及菊花時,百叢芳粲粲。

興酣罄樽罍,情至忘毫翰。

松窗暖盡開,草徑柔可薦。

乾坤一整頓,鼓舞及崖澗。

觞詠雜莊諧,事理極證辯。

沈尹默《五言排律和馬一浮韻贈潘伯鷹》,1953年11月陳毅市長招飲虹橋别墅,與馬一浮先生唱和之作,書贈潘伯鷹先生者。

顧随先生書法師從沈尹默,畢生也隻服膺默老,《顧随緻周汝昌書信集》載其1948年6月信雲:“拙書比益有進步,此道隻讓得默老一人。”

圖檔來源:出版方

編輯:許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