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讀書日丨“拆封必買”!這條溫馨提示難倒了讀者,也難倒了書店……

翻來翻去看了兩遍,封面和封底上都沒能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故事梗概,最終有點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放棄購買;僅有的一本可供翻閱的樣書已經被人搶先,想要看看還得排隊;甚至有書店直接打出了“請勿拆封拆封必買”的溫馨提示……這樣的場景如今正在各大書店陸續上演。

世界讀書日丨“拆封必買”!這條溫馨提示難倒了讀者,也難倒了書店……

▲東川書城,書架張貼着“封裝圖書請勿随意拆封”的溫馨提示。

在資深書迷看來,包裹在新書外的那一層塑膠膜,正在漸漸成為壓制自己購書欲望的一種障礙。但對書店而言,無奈的背後其實也有着可以了解的現實考慮……“都是塑封惹的禍?!”“4·23世界讀書日”臨近,針對這個已經被不少讀者熱議多時的熱門話題,上遊新聞記者也專門請來了書店經營者、資深讀者和律師,看看他們怎麼說。

約9成圖書無法購前翻閱

家住彈子石的讀者楊女士較早對新書塑封提出不滿,“我們家不遠就有一家東川書城,有時朋友見面喜歡約在書城門口碰頭。”楊女士說,等朋友時自己會到書城逛逛。多去了兩次她就發現,店裡的書大部分都被透明塑膠膜封着。

“其他書店一般新書都有一兩本樣書是可以随便翻看的。有一次,我看中了一本書找來找去都沒有看到樣書,就想把膜撕了看看,結果被店員阻止了。”楊女士抱怨說,自己這才專門留意了一下,“店裡的新書差不多9成都有塑封膜,沒有樣書。我問店員,她建議如果要撕膜,最好是确定要買。我一下子就沒什麼想買的欲望了。”

“拆封必買”成了溫馨提示

為了求證楊女士所言,4月22日上午,上遊新聞記者來到彈子石的東川書城。在正對書城入口的第一個展示櫃上,記者就發現了“封裝圖書請勿随意拆封,如有需要請聯系從業人員”的提示。

世界讀書日丨“拆封必買”!這條溫馨提示難倒了讀者,也難倒了書店……

▲東川書城裡東野圭吾、村上春樹的不少作品都無法翻閱。

盡管具體的資料比例不好精确統計,但上遊新聞記者在書城内走了一圈發現,楊女士抱怨非虛。從圖書題材角度看,文學類的像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應物兄》(李洱著)、《主角》(陳彥著)等店裡均有陳列,但也都包着塑封、沒有可以讓讀者翻閱的樣書。時下最火的馬伯庸作品《風起隴西》《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也是一樣。

世界讀書日丨“拆封必買”!這條溫馨提示難倒了讀者,也難倒了書店……

東川書城一個“外國文學”專櫃,僅有兩本可供翻閱的樣書。

記者還在現場做了一個小統計。我們任選了一個高超過2米、分有5層的外國文學書架,其中不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長日将盡》《被掩埋的巨人》等代表作。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個書架上共有172本書,但拆除了塑封,可以讓讀者翻閱的隻有兩本。

而在童書區,“請勿拆封拆封必買”的字樣則被寫成了溫馨提示貼在了牆上。像《淘氣包馬小跳》等當紅童書雖然沒有塑封,但也被繩子交叉打捆,讀者無法取閱。

“無奈”背後是不低的消耗成本

“其實我們也比較無奈。”22日上午,值守店内的東川書城從業人員馮女士在聽記者轉述了讀者的抱怨後這樣說到。她表示,按照行業慣例,書店肯定都希望盡可能多地為進店讀者提供可以翻閱的樣書,“但确實有些讀者大手大腳,破損成本也讓我們有點承受不了。”

馮女士說,書城開業以來童書一直是“重災區”。“有的家長帶着孩子來,經常要把一套書的塑封都撕開,孩子看完也不買。”馮女士解釋說,後面再有真想買的讀者一般也會要求店員拿一套有塑封的。“拆掉塑封這一套通常就隻有當成樣書,就很難賣出去了。”同時,她還提到,有店員注意到“經常來撕了新書的膜,翻兩下最後不買的‘熟面孔’也總有那麼一兩個,我們也沒更好的辦法制止。”

至于“拆封必買”有點像強買強賣的質疑,馮女士說,這個提示可能語氣有點重,但現實中也隻是一個勸導,也不太可能真對讀者強制執行。

“破損率”一直讓實體書店很頭疼

東川書城的“無奈”在圖書業内的專業說法叫“破損率”。“這一項在我們書店每年造來年預算的時候,都會作為成本列進去。”重慶當當書店的李女士告訴上遊新聞記者,像他們店,破損率要求控制在每年退貨總數的5%之内。

“破損率統計中的主要部分包括被讀者翻舊了、翻破了的樣書的損耗。”李女士說,以當當書店為例,最受歡迎的文學類是破損率最高的,其次就是親子閱讀類,“像現在流行的貼貼畫童書,很多都被人為損壞沒法繼續售賣賣,隻能報損。”

值得注意的是,她同時提到,盡管店内沒有精确的資料統計,但即便是按破損率控制在5%以内,累計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對于有些小書店而言,可能确實會讓老闆覺得‘肉痛’。”

世界讀書日丨“拆封必買”!這條溫馨提示難倒了讀者,也難倒了書店……

▲當紅童書被繩子交叉打捆,讀者無法取閱。

本土知名獨立書店精典書店的創始人楊一,對此也有深刻體會。

2016年,精典書店從解放碑搬到南濱路之後就在店内開辟了專門的童書區。此後,童書區的損耗就令楊一非常頭疼。“有的孩子是直接撕書……”據楊一介紹,當下有不少童書都有類似“集齊人物徽章(印花)就可以兌換閃鑽怪物卡”的設計。這就導緻很多孩子到書店不光是看書,而是直接撕書裡可以去兌換禮物的印花。

還有一些互動發聲遊戲書是裝有電池讓孩子按鍵發聲的,新書拆封前裝電池的位置都有絕緣片。“有些家長就把塑封摳破一個小口,抽走絕緣片,讓孩子在書店玩。”楊一說,如此一來,真有想買的人也會覺得這是舊書了。

讀者書店還得互相體諒

在楊一印象中,精典書店的破損率大約也在5%左右,但童書“估計會高一倍,達到10%。”基于此,楊一表示類似東川書城的做法可以了解,“用重慶話通俗地說就是‘輸不起’了,但我覺得這樣做還是不可取。”

楊一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下的書店可以說具有相當的公益性質”。“現在網購這麼發達,在實體書店來看了書,馬上手機下單網購的讀者大有人在。同時,也有不少讀者把實體書店當成圖書館,就在書店看也不買。”楊一說,這就是消費了不買單,但樣書折舊的成本就要書店承擔。“但如果書店把這當成另一種文化傳播形式,也就無所謂了,隻是确實還是需要呼籲讀者盡可能愛惜圖書。”

在采訪中,楊一和當當書店的李女士都提到,當下實體書店僅剩的優勢就是體驗感,是以“沒有樣書看,消費者有意見是沒有問題的;但書店的做法是有苦衷的、也沒太大錯,雙方各有各的道理,隻有互相體諒。”

而針對“拆封必買”這個明顯帶有武斷、強制性質的“溫馨提示”的法理質疑,上遊新聞記者咨詢了重慶坤源衡泰律師事務所的徐興權律師。“書店這樣提示肯定是欠妥的。”徐興權表示,“在沒有拆開塑封的情況下,消費者(讀者)對書的内容、品質,甚至是正版還是盜版都不了解。

徐興權說,如果真有消費者被要求“拆封必買”了,那從法律角度肯定是可以從消費者的知情權角度,來展開相關訴訟的。“當然,書店的辯解也有一定道理。”徐興權建議,這中間的“沖突”除了雙方互相體諒,也可以考慮通過電子方式來解決,“比如書店是不是可以把書的一部分做成電子版、圖檔等等,展示給想買的讀者。”

上遊新聞記者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