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在汽車AI晶片需要“亮肌肉”的時候到了!

中國在汽車AI晶片需要“亮肌肉”的時候到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缺芯潮席卷全球,許多造車企業不得不延遲傳遞,甚至推遲新品釋出。

汽車産業正經曆從“機械定義汽車”到“智能定義汽車”的時代,而電動車無論是車載晶片的數量還是品質,都要顯著高于燃油車。随着新能源車滲透率大幅度提升,智能駕駛漸行漸近,而汽車AI智能晶片正是其中的“核心支點”。

這場缺芯潮,讓車載AI智能晶片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目前汽車晶片基本被海外巨頭“卡脖子”,缺芯潮又更加凸顯了這種窘境。

在L1-L2低級别輔助駕駛領域,英特爾Mobileye和賽靈思占據領先地位,Mobileye的市占率超70%。2020年,Mobileye年出貨量接近2000萬片,賽靈思則超過700萬片。

Mobileye擅長視覺技術,賽靈思擅長感覺計算。汽車廠商L2 級自動駕駛普遍使用Mobileye的視覺方案+賽靈思的毫米波雷達晶片,這一市場基本被Mobileye和賽靈思“壟斷”。

2017年3月,英特爾以153億美元現金收購了Mobileye;去年10月,AMD宣布計劃以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這筆收購有望在2021年底完成。是以,未來在低級别駕駛輔助晶片領域,英特爾和AMD将有望成為兩大巨頭。

在進階别(L2+級以上)領域,英偉達和高通開始加入戰團,并且采取不同的政策。

高通主攻智能駕駛艙領域,由于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積累,高通可以将其技術優勢進行平移,目前市面主流的智能駕駛艙車機晶片基本都出自于高通。

2014年,高通攜602A晶片殺入車載市場,目前裝車最多的要數高通骁龍820A,骁龍 820是2016年高通推出的旗艦手機晶片,820A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車規級的改良。從手機到汽車,高通期望赢者通吃。

雖然目前的820在移動端上已經落伍,但820A依然是車機晶片中的頂級貨,主流車型的首選。

時間來到2021年6月,第3代高通骁龍汽車數字座艙平台,已經在吉利星越L上首次實作量産。該款車采用了高通8155車載晶片,采用7nm工藝,性能是820A的三倍,功耗卻是其1/4。

黃仁勳上司的英偉達則是後發制上,依靠強大的技術實力,英偉達在進階别自動駕駛領域遙遙領先。

2021年4月12日,在英偉達釋出會上,黃仁勳拿出了全新的自動駕駛SoC Atlan晶片,單顆SoC的算力能夠達到1000TOPS,戰力爆表,相比上一代Orin晶片算力提升近4倍,比大多數L4級自動駕駛車輛整車的算力還要強。

基于此晶片,英偉達推出了目前世界上算力最強的自動駕駛晶片方案——Drive AGX Robotaxi。

當然,這樣的算力無疑是過剩的。此前英偉達推出的Orin及Xavier是當下車企搭載的主流,7nm工藝的Orin晶片可實作200TOPS的運算性能,功耗僅為45W,采用 12nm工藝的Xavier,算力為30TOPS,功耗僅為30W。

可見看出,英偉達擁有不斷疊代的技術路線,産品序列囊括了Xavier、Orin、Atlan系列晶片,以及Hyperion、Drive AGX系統平台,可支援L2-L5級别的自動駕駛。

特斯拉則是采用自研晶片的“全鍊路”路線,也是軟硬體結合最為成功的車企。自研的FSD晶片已經在Model 3 量産,此外,其軟體也能貢獻不菲收入。财報顯示,其FSD業務在2020年就進賬10億美元。特斯拉預計,FSD未來的收入将會超過賣車。

2021年8 月,特斯拉釋出超級計算機DOJO,算力可達362TOPS,使用7nm工藝,預計2022年量産。

可見,國外科技巨頭在汽車AI晶片領域上演着你追我趕的“軍備競賽”,并為下一代技術做着充足的儲備。

國外巨頭已經紮好籬笆,先行出發,并建立起規模、技術、生态等優勢。但靠着巨大的新能車增量市場,中國企業正加速追趕。

首是通過資本并購,韋爾股份(603501.SH)并購豪威科技,成為車載CIS(圖像傳感)晶片領頭羊,全球範圍内僅次于安森美半導體;

其次是依靠自有體系快速成長。典型的案例是比亞迪半導體,依靠比亞迪飙升的新能車銷量,比亞迪半導體快速成長為國内IGBT的領頭羊,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僅次于英飛淩,在國内IGBT市場占有率為19%,位居國内廠商第一名。

當然AI智能晶片的難度要遠高于CIS和IGBT,不過,國内企業已經開始建構生态圈,仰仗龐大的新能車市場,進行合力突圍。比如華為+塞力斯、北汽極狐等;地平線+長安汽車等;零跑+阿裡平頭哥……

由于先進制程的5G晶片受限,而車規級晶片壓力較小。華為開始在汽車晶片領域發力,智能汽車業務成為其突破之道。

汽車AI晶片必須和下遊汽車廠商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實作産業化落地。華為和北汽的合作就十分緊密,11月19日,配置了麒麟990A座艙晶片、鴻蒙OS系統、華為高階自動駕駛 ADS 系統的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量産版正式亮相。

類似高通,華為将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技術積累遷移至汽車領域。而華為在座艙領域和自動駕駛領域都有布局,分别拿出了麒麟晶片和昇騰晶片。産品應用方面,除了綁定極狐 Alpha S華為Hi版和小康塞力斯,聯盟戰友還包括:上汽、吉利、江淮、一汽紅旗、東風汽車等車企。

最後,國内一些企業開始自我研發,死磕自動駕駛晶片,汽車廠商中,蔚來成立了Smart HW 項目,新興企業黑芝麻、地平線等都在死磕自動駕駛晶片。

地平線推出的征程5算力達到96 TOPS,制程工藝提升至7nm,對标英偉達Orin、Mobileye EyeQ5。下一代晶片征程6也已投入研發,有望在2024年實作量産。

目前,多家車企已向征程晶片抛出橄榄枝,長安UNI-T、岚圖FREE、奇瑞螞蟻、上汽智己、傳祺 GS4 Plus等車型有望采用地平線的晶片。

中國在汽車AI晶片需要“亮肌肉”的時候到了!

成立于2016年的黑芝麻,是汽車自動駕駛晶片領域的新兵,但技術疊代飛速。

黑芝麻推出的基于A1000晶片的級聯FAD方案,最高算力可以達到280TOPS,直接叫闆特斯拉的FSD自動駕駛電腦。

2021年4月,黑芝麻又拿出了新一代A1000pro,算力将達到106TOPS,重新整理了國内自動駕駛計算晶片的算力記錄。

目前,黑芝麻已經和一汽、蔚來、上汽等車企,博世等汽車零部件巨頭,滴滴等網約車平台,以及中科創達等軟體企業展開合作。其中,黑芝麻和一汽紅旗深度綁定,未來有望在紅旗的車型上,看到黑芝麻的産品。

重壓之下,華為、地平線、黑芝麻等國内企業已經開始奮起直追,一些國産替代方案已經開始在國産車上量産落地。

冰河已經開始破裂,但勝利還遠未到來,華為的ADS方案還沒有找到第二個合作夥伴,地平線、黑芝麻、零跑等初創企業才開始發力。除了堆疊算力,軟硬體的結合,商業模式的打造,還處于摸索階段。

而晶片和駕駛體驗的深度融合,甚至智能駕駛和整個智慧交通的同步發展,都将是AI晶片企業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