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新一屆女排名單中,蔡斌對于國家隊二傳的選擇,全部選用了丁霞式的“光速”拉開打法的球員,像郎平之前選擇的姚迪、梅笑寒等傳球偏慢的選手,都未能入選。那麼,蔡斌是要重拾傳統快變呢?還是要效仿美國、巴西“光速拉開”呢?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三位同一節奏二傳入選值得商榷,吳夢潔、王藝竹等球員能力,不支撐光速拉開。

郎平自2013年重掌女排以來,在二傳的選擇上基本上是堅持了“一快一穩”原則,她的原則是在同一位置上,選擇不同特點的球員。像沈靜思、魏秋月、姚迪都是傳球高、立、穩,裡約奧運會郎平用傳球穩健的老二傳魏秋月,以“高制快”,把朱婷4号位的球立好,用高點強攻來擊敗了巴西;打身材高大,移動偏慢的塞爾維亞,郎平則用丁霞“以快制高”,用拉開速度戰勝了塞爾維亞。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1.蔡斌選擇了三位風格相同的二傳,球員一傳不支援快變體系。如果說要想重走“黃金一代”的傳統快變,這個是完全不可能的。一方面現在的發球球速,像埃格努大力跳發達到了100公裡以上,我們很難保持一傳到位率;一傳不到位,你就完全沒有跑動進攻戰術可打,隻能是打調整強攻;另一方面,像龔翔宇、陳佩妍接完一傳之後,根本沒有大範圍跑動到2号位,與副攻打“雙背飛”戰術的能力。眼下世界各隊在追求打快,都是一傳到位後,2、4号位拉開打快。像巴西的娜塔利亞、謝拉主攻和接應快速拉開;意大利的埃格努、塞拉在2、4号位遙相呼應。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郎平也是在追求打快,但是我們的2、4号位拉開,大多是主攻、副攻來完成的。由于龔翔宇承擔了大量的一傳,接發球被沖擊倒地之後,她根本沒有可能再起身扣球。我們的拉開戰術就是小宇主接一傳,袁心玥來跑2号位背飛,朱婷、張常甯或李盈瑩在主攻4号位下手,通過主攻和副攻的牽涉來實作兩邊拉開的。如果我們也像美國、巴西那樣來打主攻、接應的“光速”拉開打法,那對自由人以及2名主攻的一傳到位率要求是極高的。美國女排之是以能夠實施這樣的戰術,其隊中的羅賓遜、拉爾森等都是可以打自由人的。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她們一傳和串聯技術,完全可以當自由人來使用,正是一傳到位率如此之高,她們的拉開速度才能有這樣快。反觀,新一屆女排中除了龔翔宇、李盈瑩能接六輪一傳外,吳夢潔、王藝竹六輪根本頂不下來,王逸凡的六輪一傳也僅限于對陣國内二流球隊。由這些年輕攻手來支撐一傳體系來打快變,完全是不可能的,一傳不直接墊飛就不錯了。自由人中倪非凡的一傳到位率,在國内聯賽也僅名列第20位。雖然蔡斌也想力求打快,選了丁霞、刁琳宇、蔡雅倩三名風格相同的“光速二傳”,但球隊的一傳目前還是支撐不了“高快”打法的。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朱婷、張常甯回歸仍可打“高快結合”,年輕球員要在基本功上繼續提升。

很多球迷也不看好朱婷、張常甯兩位有傷在身的主攻,能夠重回巅峰。但是球員技術能力的下滑,最為明顯的還是展現在彈跳和進攻上,下三路的一傳保障這些技術,像拉爾森、金延璟都是近35歲的老将,依然能夠保障得很好。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1.“朱張龔李”合體,光速二傳才有用武之地。從目前來看,郎平手下的朱婷、張常甯、龔翔宇、李盈瑩仍是攻防兩端最為全面的球員。一方面這4位都有六輪一傳能力,且也經過了大賽的實戰檢驗;另一方面,一傳到位後,這4位球員都能打出“光速拉開”的戰術。朱婷、張常甯都有沖進、加塞這些戰術攻,另外她們也有打超手和定點強攻的能力;龔翔宇輪至4号位時,也能打出主攻的這些戰術。“朱張李”三大主攻,在輪至2号接應位時,也都可以靠拉開速度打接應。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張常甯、龔翔宇本身就是中國女排最穩定的一傳組合,2019年世界杯她倆與王夢潔組成的一傳“鐵三角”,加上丁霞的光速傳球,讓中國女排的速度不遜色于日本、巴西這些打快的球隊。也就是說,隻有這些球員的回歸、合體,中國女排才能真正重新打快。吳夢潔、王藝竹、王逸凡、陳佩妍、王雲蕗等年輕球員的下三路與“朱張龔李”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她們的一傳能力也不支撐球隊打快。

蔡斌效仿美國光速拉開,吳夢潔等人一傳不達标,空有丁霞光速二傳

綜合以上分析,蔡斌主打快變的思路是明确的,是符合排壇發展潮流的。但是這個快變光有二傳不行,還要有後排穩定的一傳保障。缺少了朱婷、張常甯,我們不僅僅是少了強力進攻點,就是我們的一傳體系都要由年輕球員來重新打造。這個打造提升的過程,球隊想重拾快變,年輕球員的技術是不支撐的。大家贊同以上觀點嗎?歡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