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早教師媽媽給2歲多娃讀故事2年,卻被寶媽笑話浪費時間,結果看到孩子4大方面的優勢後,寶媽啪啪打臉。

“你天天給娃讀故事有啥用?我看你家娃也沒聰明到哪裡?我家娃我從來不讀古詩,照樣會說話。”

前兩天出門遇到一個奇葩媽媽,聊天中她得知我從出生就給可可讀睡前故事,已經堅持了2年多,就有了剛才上面的話,話裡話外都是嘲笑,意思是我家孩子不讀古詩,照樣會說話。

結果她家孩子琪琪,2歲8個月了隻會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其他詞語一律用手指,而且孩子不願意走路,出門就讓人抱,看到可可拿了一個玩具,立馬就哭着搶了過去。可可就說:“姐姐,這是我的玩具,你還給我,如果你實在想玩,我先借給你玩一會。”說完也沒哭,就玩别的玩具了。反而是琪琪,搶了玩具還不依不饒,她媽媽也覺得不好意思。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看到可可2歲6個月已經表達如此流利,小情商還高,寶媽又開始問我:“你家孩子比我家小,怎麼表達能力這麼棒?”我告訴她:“這就是讀不讀故事的差距。”

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娃和不聽故事的娃在4個方面差距明顯,很多“隐性”好處短時間看不到,3歲後就差距拉大,可惜很多父母傻傻不知道。

一、從小聽睡前故事,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棒

0-3歲是嬰幼兒語言發育的第一個階段,卻是最重要的階段,孩子無論是模仿期的發音練習,還是開口說話階段的正式語言期,都需要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比如從繪本中擷取豐富詞彙,來填充大腦語言部分的空白。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我家可可經常聽故事,2歲時已經能表達“我爸爸媽媽去上班了”、“我想跟你一起去公園”、“我們一起玩積木、拼圖好不好?”“公園裡有五顔六色的花”等等。而很多孩子2歲隻會叫“爸爸,媽媽”,并不是孩子笨,隻是父母創造的語言環境太單一,孩子擷取詞彙的方式太匮乏。

二、從小聽睡前故事,孩子情商高

情商是一種植入心底的會察言觀色的能力,考察的是孩子的同理心和了解能力,同時也有責任心。

而經常聽故事的孩子,會潛移默化從故事中學習正向能量,樹立榜樣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比如玩具分享、孝敬老人、講衛生、懂禮貌等等。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比如我家孩子因為經常聽《愛分享》的故事,出門她很樂意把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看到人也會主動打招呼,說再見等等。孩子的很多行為背後其實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從小聽睡前故事,孩子習慣好

對于1-3歲的孩子,很多時候講道理不一定管用,而且随着孩子“自我意識”爆發,有了自己的想法,大人說話不一定聽。比如你叫他吃飯,他偏不吃;你讓他睡覺,他就要玩;你罵他吼他,他隻是哭,效果不僅不好,還适得其反。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繪本去引導。比如可可不愛刷牙,我就給她講《勤洗澡》的故事,她很樂意學着故事的小熊開心地刷牙洗澡;她不想自己吃飯,我就帶讀《不要媽媽喂》的故事,她學着故事中的小姐姐開心地自己吃飯;她不想分享玩具時,我會帶她看《愛分享》的繪本,看故事中小動物之間如何分享玩具;她看到别人有玩具,也哭着想要時,我帶她看《愛攀比的小豬》的故事,她慢慢不願意攀比了。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她的很多習慣,比如吃飯、穿衣服、洗澡、刷牙、分享、情緒控制、按時睡覺等習慣,我沒有發脾氣、講道理,而是帶她一起讀繪本,讓她感受和了解别人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用好的榜樣激勵她,鼓勵她,效果反而特别好。

四、從小聽睡前故事,孩子記憶力棒

經常聽故事的孩子,尤其是重複聽故事的孩子,記憶力很棒,因為重複刺激可以讓思維更加活躍,也能讓孩子對一個場景、一個故事了解更加透徹,記憶更加深刻。

孩子從小聽不聽睡前故事,3歲後有4大方面的差距你知道嗎?

比如我家可可聽了2年多的故事,清晰地記得每個故事中的小細節,我講錯了會立馬糾正過來。而且記憶古詩詞和兒歌聽4遍就記住了。2歲6個月的她認識了300多個字,100多首古詩詞,100多首兒歌等等。

很多父母不是不想孩子更聰明,也不是不想給孩子講故事,隻是堅持不了很久,其實每天睡前抽出10-20分鐘就足夠了。講故事的時光既是美好的親子時光,也是鍛煉孩子大腦的最佳時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