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文|凝媽悟語

如果家裡有2歲左右的孩子,媽媽們都直呼被折騰得夠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人家刀槍不入,到底該怎麼辦?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有一位媽媽就是被2歲孩子氣到了,實在是忍無可忍,隻好求助各位有經驗的寶媽支招。

女兒兩歲半,總喜歡脫了襪子光腳跑,說了好多遍,還是不聽。為什麼糾結穿襪子的問題呢?是因為在北方比較冷,孩子以前光腳跑經常生病,是以現在管得很嚴。

跟她說教的時候,她不但不聽還頂嘴,氣得我脾氣都上來了,還打了她的腳底闆。再後來,女兒不管做什麼事,都把“媽媽不要打我吧”挂在嘴邊。

還有一些其他可氣的事情,吃完飯,就把碗一丢,你數落她,她扔得更厲害。非常愛頂嘴,隻要你說“不”,她就說“就是、就要”或者大聲尖叫,總是和我對着幹。我沒辦法了!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經曆過孩子2歲這個階段的爸爸媽媽,應該都有同感吧。關于2歲孩子叛逆的問題,不僅在育兒書上反複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可怕的兩歲》中提到,可怕的兩歲,會出現在某些1歲6個月的孩子身上,某些孩子也可能會持續到三歲以後,但是任何孩子反抗力最強的時候都是在兩歲到三歲之間。

很顯然,2歲多的孩子特别容易讓人抓狂。一般來說,2歲多的孩子可怕在這些方面:喜歡說“不”,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動不動扔東西,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和大人對着幹。

有太多寶媽也哭訴過自家孩子的恐怖程度,随便挑幾個來說:

第一位寶媽:娃2歲,太恐怖了,尤其是沒發出聲音的時候。廚房裡的鍋碗瓢盆到處拖,特别響。光腳滿屋跑,第二天就有感冒迹象。經常用手指頭把沙發摳出洞,往裡面塞東西。玩具随手往馬桶裡一扔......

第二位寶媽:叫家裡人幫我拿張紙巾,不行,得讓她拿。我們開燈關燈,不行,得抱着她來開關才行。不想去馬桶裡尿尿,就尿尿不濕上,強行讓她去馬桶上就哭......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第三位寶媽:2歲2個月男寶,随便說什麼都是“不要、不去、不好”,打人丢東西摔玩具,一講道理他就河東獅吼不聽。可愛的時候爆表,淘氣的時候氣死人......

第四位寶媽:要啥不滿足就大哭,扔東西。你幹點活她就搗亂,你說上一邊去!她聽不到!你再加大語氣她還是無動于衷!最後忍不住隻能上手、吼她!經常說“我就不我就不”,或者“我就要我就要”!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在媽媽的眼裡,兩歲孩子哪有省油的燈啊,說起來都是淚。孩子到了2歲,不是個例,而是很普遍,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放寬心。

2歲孩子為什麼總和大人對着幹?

2歲孩子叛逆有其自身生理、心理發展的原因,也有大人管教不當的問題。

孩子的本身的原因是自我意識增強、身體能力發展、到了各種敏感期、學習模式是試錯式體驗等。孩子的行為很可怕,從另一方面說,是孩子長大了,發展發育很正常,是值得欣喜的事情。

大人的管教問題主要是總是禁止孩子做事,反而激發了孩子的叛逆行為。這是為什麼呢?有下面幾種可能性。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禁止指令有了解偏差

我們習慣跟孩子說“不行、不能做、不許去”,想傳遞的意思是禁止孩子去做一件事,但是孩子語言發育不完善,他不能完全了解這些詞的含義,下意識地忽視這些詞,反而認為“不”後面的詞才是家長所表示的意思。

比如,我們跟孩子說“不許爬凳子”,孩子認為可以爬凳子,就爬上去了。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禁止指令可能是一種暗示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 · 魏格納做過一個實驗:要求測試者不能想象白色的熊,其他任何東西随便想象。結果測試者總想白熊,形象越來越清晰。

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應”,越禁止孩子去做一件事,孩子越是可能去做一件事。

比如,孩子端着一個盤子,你囑咐他“不要打碎盤子”,孩子就總是想打碎盤子是什麼樣子,想着想着,盤子掉地上,摔碎了。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禁止指令可能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學上有個“禁果效應”,也叫“亞當夏娃效應”,夏娃被禁止吃神秘智慧樹上的果子,反而引起夏娃的好奇心,結果偷吃禁果,夏娃被貶到人間。

就是說,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是想得到手。因為人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也許被禁止的更好吧。

比如,你不讓孩子扔碗,他偏要扔,他不知道摔碎了有什麼後果,反倒覺得過程很美妙,扔出抛物線、發出“咣”的聲音,很新奇。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上述幾種原因,往往導緻我們的管教失效,我們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是以才特别抓狂。

媽媽了解這4個方法,讓孩子乖乖配合

爸爸媽媽們可能很疑惑,孩子做錯事,難道不禁止,那怎麼讓孩子做正确的事呢?也是有辦法的,那就是順着孩子的發展規律來,讓孩子知道具體怎麼做,感到好玩有趣,孩子自然就接受了。

第一,多用正面語言,少用禁止語言

如果不允許孩子做一件事,孩子往往了解錯誤,那我們就少說禁止的語言,改成正面語言。就是告訴孩子具體怎麼做,讓孩子能了解正确做法,友善聽從指令。

比如孩子不穿襪子光着腳,我們不要說“别光着腳滿屋跑”,而是說“穿上襪子再跑”,孩子就明白要穿襪子。孩子扔碗,我們不說“别扔碗”,而是說“把碗放在桌子上”或者“把碗端到廚房去”。孩子照做,我們給他鼓掌,強化他的正确行為,孩子就更願意聽從指令做事。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第二,多進行體驗,少講道理

2歲的孩子聽不懂道理,是以講了沒用。孩子的學習模式是試錯式驗證、動手操作、實際體驗,而且更關注當下的事情。隻有讓孩子親身體驗到做某件事對他不利,他才會收手。

比如,孩子不喜歡穿襪子,告訴他光腳會生病,他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不聽勸告。孩子的腳底敏感,可能更怕硌腳。可以找一些障礙物,像石子,讓孩子光腳和穿襪子分别在上面走一走,體驗一下哪種感覺更好,孩子就能做出判斷。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第三,多做遊戲,少費口舌

心理學家認為,遊戲是孩子的最佳學習方式。我們跟孩子說的口幹舌燥,不如跟孩子做一個遊戲,讓孩子樂此不疲。

比如,想讓孩子穿襪子,我們可以跟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和孩子在屋子裡跑,抓到誰,誰就給對方穿襪子。媽媽抓到孩子,孩子給媽媽穿襪子,孩子抓到媽媽,媽媽就給孩子穿襪子。輪流穿襪子,好玩有趣,孩子上鈎。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第四,多看繪本,少訓斥

孩子喜歡聽故事、喜歡模仿,可以跟孩子看關于穿襪子的繪本,孩子也能輕松接受。

比如《穿我,穿我》,是一本幽默風趣的穿襪子曆險記。

如果襪子被閑置了,襪子就穿到衣架上、香蕉上、仙人掌上、雨傘上,特别好玩。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不同樣式的襪子,和孩子變花樣玩,讓孩子喜歡襪子,喜歡穿襪子。

2歲孩子到底有多“恐怖”?媽媽了解4個方法,輕松應對2歲叛逆期

結語

2歲孩子叛逆的現象很普遍,是孩子成長的象征,也和大人的管教方式有關,想讓孩子乖乖接受我們的管教,就要采取一些新的政策。

希望上面的分析能讓您有一些安心,希望上面的4個方法,能對您有幫助。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