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小花穗白中帶着點微黃,像亮閃閃的繡花針,微風輕拂,送來淡淡的芳香。細細弱弱的麥花輕舞飛揚,那清秀可人的風姿在萬頃翠浪似的麥田上綻放,終将孕育出金色的豐收碩果。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你見過麥花嗎?你聞過麥花清甜芬芳的味道嗎?那樣渺小樸素、平淡無奇的莊稼花兒,在故鄉一望無垠的田野上靜靜綻放,勾起鄉情悠悠、鄉思無限。

麥花就是冬小麥開的花兒。在“二十四番花信風”中,清明節氣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風,就是被稱為“輕化細細”“萬頃雪光”的小麥花。它在麥子青綠色的小穗節點上,綻出幾朵細細碎碎的小花穗,白中帶着點微黃,像亮閃閃的繡花針,微風輕拂,送來淡淡的芳香。麥花是兩性花,雄蕊、雌蕊生在一株小麥上,它不僅小巧,其花期也很短,每一朵小花兒開放十多分鐘到半個小時,整個揚花期也僅有三四天時間,是莊稼花裡壽命最短的花兒。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配圖來自網絡,下同

在滾滾湧來的青色麥浪中,小小的麥花開出了小清新,開出了明快的詩情畫意。唐代大詩人杜甫在《為農》詩中描繪了一幅春末夏初的鄉村風情畫:“錦裡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南宋田園詩人範成大的《初夏》寫道:“永日屋頭槐影暗,微風扇裡麥花香。”長夏即将來臨,小院裡老槐樹枝葉茂密,遮蔽一方清涼,微風吹來陣陣麥花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南宋詩人王邁看到了暮春時節的鄉間 景色,不由贊曰:“桑椹熟時鸠喚雨,麥花黃後燕翻風。”最喜宋末元初詩人董嗣杲寫的一首《麥花》,其中有句:“輕化細細複猗猗,何止青熒秀兩枝。萬頃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時。”細細弱弱的麥花輕舞飛揚,那清秀可人的風姿何止一枝兩枝,它們如一片片小雪花,在萬頃翠浪似的麥田上綻放,終将孕育出金色的豐收碩果。

最愛麥花香氣的,莫過于我的老父親。他大半輩子生活在遙遠的新疆,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一名農墾戰士。他們一代人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使千裡戈壁灘變成了麥浪滾滾、糧油飄香的米糧川。父親退休回到家鄉,依然離不開土地,嗅不夠清芬入脾的麥花香,他在那片黃土地上辛勤耕耘,種糧種菜,過着自給自足的恬淡生活。春末夏初,父親最愛做的事兒,就是牽着孫兒們的小手,到麥田裡看小麥的長勢,欣賞麥穗麥花的青秀清香,教唱他自編的童謠:“谷雨到、麥苗笑,青穗高高麥花飄。麥花白、麥花黃,麥花飄香是我鄉……”他笑眯眯地告訴孫兒:“甭看麥花兒小不點兒,可你湊上去聞一聞,是不是能聞到大白饅頭、大餅子的香味兒?”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鄰家的二妹子名字就叫麥花,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像一稈颀秀挺拔的小麥。她愛笑,笑靥裡有麥花的甜香。麥花農大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優渥生活,毅然回到家鄉,做了一名鄉村農技員,長年累月風裡來雨裡去,在十裡八鄉、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産,為鄉親們種麥種糧提供科技服務。日久天長,她的臉色也成了閃耀着太陽光澤的小麥色。麥花常說,要像袁隆平爺爺那樣,做一粒莊稼地裡的好種子,開小小的花,結大大的果,實作“禾下乘涼夢”。

俗話說:“牡丹花大空入目,麥花雖微結成實。”是啊,麥花雖小,小得實在不起眼,可它孕育了千千萬萬顆飽滿的麥子,充盈着我們一個個高大的糧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麥子、稻谷,我們走起路來才能腳踏實地,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原文刊登于2022年4月21日糧油市場報四版)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
「草木情緣」微風輕拂麥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