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解封後 玉米市場将迎一波去庫存

作者:糧油市場報

新冠疫情給國内玉米市場按下暫停鍵,陸續解封後首先面臨的是一波去庫存,預計會對現貨價格有一定沖擊。長期看,在國際谷物價格高企和國内種植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新季玉米價格仍将保持強勢。

3月中旬的疫情暴發給玉米市場按下暫停鍵,全國各地物流受阻,原料和産品流通受限,玉米價格整體穩定。進入4月中下旬,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各地陸續有疫區在解除封控,近期港口已經步入正軌,購銷逐漸恢複,那麼,玉米市場将會如何演繹?

疫情防控解封後 港口面臨去庫存

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庫存仍在500萬噸左右,疫情之前港口庫容已顯緊張,而且港口封閉後庫存并未流通,加上自然幹糧即将入市,前期的潮糧在疫情解封後必然要去一波庫存。下遊采購企業中,飼料企業現金流緊張,加之生豬養殖尚處于嚴重虧損狀态,沒有建大量庫存的意願,以随采随用為主;深加工企業預計會有遠期采購計劃,但是考慮到現階段澱粉庫存處于高位,開工率短時不會恢複,原料建庫力度可能不及預期。

飼用谷物暫停拍 市場情緒被點燃

上周飼用稻谷和小麥同時停拍的消息一出,市場反應比較強烈,玉米和小麥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前期跌幅達200~300元/噸的小麥再次漲了回來,目前已經接近3400元/噸,陸續創出新高。

但這波反彈隻是暫時的,一方面,飼用稻谷停拍是因為2017年的超期稻谷衛生檢驗名額還沒下來,這半個月各個質檢中心在抓緊檢測,名額檢測後,拍賣會繼續;另一方面,陳化稻谷已經是2017年,存儲了5年時間,地方政府儲備儲存年限方面,一般為小麥不超過5年,稻谷、玉米不超過3年,食用油不超過2年。

是以,超期稻谷不會繼續在糧庫存下去,去庫存是大趨勢。對于小麥停拍,更大程度上也是情緒上的影響,況且前期拍出的小麥都去了面粉廠,并沒有進飼料廠,飼料廠早已不再将小麥替代考慮在内。

供需與去年相似 曆史行情或重制

今年二季度玉米市場供需與去年相比有很多相似之處,供給端都面臨最後一波餘糧的出貨。

需求方面,去年二季度完全展現了高價抑制需求,飼料廠用小麥替代玉米,逐漸實作了玉米“零添加”;今年二季度需求将大幅縮減,原料成本玉米、豆粕價格超高,養殖持續虧損,生豬、殭屍電腦存欄大幅降低,蛋雞穩定,水産及反刍動物基本穩定,消費預計減少2400萬噸,這種需求弱勢與去年的玉米被替代性質和影響程度完全相當。

價格方面,去年二季度玉米開始高位回落,自5月初玉米被國常會連續三次點名後一路下跌到9月份的2429元/噸。是以,今年二季度玉米價格走勢或将複制去年行情,大機率會從高位回落,首先是俄烏沖突的泡沫減去100元/噸,港口看到2650元/噸位置。

國際局勢仍不穩 三季度玉米看好

目前國際局勢多變,谷物通脹依然沒有緩解,進口谷物成本處于較高水準。其中,進口玉米價格為3180元/噸,進口美國高粱價格為2830~2840元/噸,進口印度碎米價格為2900~2930元/噸,進口大麥價格為2850元/噸。在替代谷物價格處于高位的情況下,遠期看玉米價格還會上漲。

另外,受國際化肥價格上漲以及國内地租價格創新高影響,新季玉米種植成本大幅增長,核算到港成本2800元/噸,比去年增加200~300元/噸,奠定了新季玉米的價格底部。

綜合分析,疫情解封後玉米市場首先面臨的是一波去庫存,預計會對現貨價格有一定的沖擊。長期來看,在國際谷物成本高企和種植成本增長的情況下,新季玉米價格仍将保持強勢。(原文刊登于2022年4月21日糧油市場報三版)

疫情解封後 玉米市場将迎一波去庫存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疫情解封後 玉米市場将迎一波去庫存
疫情解封後 玉米市場将迎一波去庫存
疫情解封後 玉米市場将迎一波去庫存
疫情解封後 玉米市場将迎一波去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