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五至尊”高崗崇業坊玄都觀的千樹桃花

作者:Maxim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詩經 · 周南 · 桃夭》

桃花妖冶美豔,如同多情少女的窈窕風姿,桃花的定位是風流之花;人面桃花的意境,讓人無法不去想,那個春日裡,在一片桃花為背景下的美麗笑魇。桃花固然美麗,但在詩人們心中的形象卻有着她的另一面, 那就是不如牡丹雍容華貴,不如歲寒三友有氣節,雖然可以足夠賺得眼球,但是花品不高,有輕薄獻媚之意。正是這個原因,算命看相上才有“桃花運”一說,既不是“正财”, 也不是“偏财”, 沾上桃花運,對人生和财運就是消耗,幾乎都是“爛桃花”, “旺桃花”幾乎微乎其微;但是對于道士來說,桃木可以辟邪,桃木劍更是斬妖除魔的利器。

崇業坊玄都觀,除了是“九五至尊”之地鎮壓龍氣的皇家道觀,除了是規模宏大、占一坊之道地觀中的航空母艦,除了是的多個天師大德修行的場所外,玄都觀最出名的就是隋朝道士手植的一株株桃樹以及暮春三月那燦若雲霞的成片桃花。

“九五至尊”高崗崇業坊玄都觀的千樹桃花

崇業坊玄都觀

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春三月,長安崇業坊玄都觀首任觀主王延羽化于觀中。四個月後的夏七月, 王延的俗世朋友隋文帝楊堅在夏宮麟遊仁壽宮(唐九成宮)駕崩,二人相約駕鶴西去。

時人遊覽暮春三月,在玄都觀看到道觀内十裡桃花,不禁留詩感歎:

懶向金門日宴陪,騰騰控鶴返蓬萊。

玄都觀裡春無主,千樹碧桃空自開。

“九五至尊”高崗崇業坊玄都觀的千樹桃花

玄都觀内桃花千樹

劉禹錫的玄都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劉禹錫 《陋室銘》

劉禹錫被貶和州(今安徽馬鞍山)時,在和州留下了名篇陋室銘。 而還有一處地方也和他以及他的詩歌聯系在了一起,那就是長安崇業坊的玄都觀。

劉禹錫的人生經曆,詩場得意而仕途失意。他的人生故事,基本就是一個貶谪史。

22歲的劉禹錫,在唐德宗李适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同年又登博學鴻詞科。可以說是少年得意。兩年後吏部的選官考試,再登取士科,配置設定的第一個工作為太子校書。幾年後,為給父親守喪,不得不辭職會回家給父親守孝。

為父親守孝叫做“丁憂”, 在那個年代是政治正确必須要做的事。不為父母守孝,這人一輩子的名聲就毀了,就别提想再做官了。

劉禹錫回家守孝期間,他的 職位被别人占了。即使守孝期滿,也沒有空出官職給他。直到七年後的貞元十六年(800年),29歲的他做了地方節度使的幕僚,京官做不了了。 他成了淮南節度使兼任徐泗濠節度杜佑的掌書記。終于在貞元十八年(802年),31歲的劉禹錫調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不久遷監察禦史。重新又當回了京官。31歲做監察禦史,應該在仕途上還算是個不錯的開始。此時的他和韓愈、柳宗元由于是同一個機關的同僚,這三人的關系變得非常鐵。

Ø 首次遭貶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駕崩,順宗繼位。劉禹錫政治站隊站在了王叔文、王伾一方。而這兩位是順宗做太子時的侍讀。順宗即位後,兩王作為順宗的人,主導了轟轟烈烈的“永貞革新”, 而這場改革的主要推動和參與者,除了二王就是劉禹錫和柳宗元,号稱“二王劉柳”四人幫。

唐順宗李誦做了25年太子,一輩子小心謹慎,生怕說錯話和做錯事。自己45歲時,終于等到老子唐德宗駕崩,自己上位。接下來就搞了“永貞革新”,結果是嚴重地觸犯了藩鎮、宦官以及一些大官僚的利益。自己剛坐了186天的皇帝之位, 就被宦官俱文珍脅迫,不得已禅位于太子李純,是為唐憲宗。又過了幾個月,在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剛過了上元佳節的太上皇順宗,竟然突然駕崩。有傳言是宦官和憲宗把順宗暗算了。

這樣一來,“永貞革新”的主角“二王劉柳”的結局可想而知。果然 “二王”中,一人被賜死,一人被貶官後病死。 而劉禹錫、柳宗元等八個改革派成員全部被貶為遠州刺史或司馬,号稱“八司馬”。

劉禹錫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朗州為西南夷地,士風僻陋,舉目殊俗。他在那裡非常痛苦,連一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這反而使得他整天以詩文娛樂,陶冶情性。楚人好巫, 能和當地蠻夷打成一片的事,就是為當地的巫祝,像當年的“騷人”屈原一樣寫祝詞用在巫祝活動之中②。他在那裡一呆就是十年,34歲的大叔就成了44歲的大爺了。劉禹錫非常苦悶,他知道朝廷早已忘了已經被貶在邊遠地區的“八司馬”了。

Ø 玄都觀的桃花,對劉禹錫來說是場“桃花劫” - 二次遭貶

可是到了唐憲宗李純的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這一年劉禹錫已經被貶十年了,此時的憲宗又想起了這幾個人。 覺得這些人的學識文采都不錯,還可以用。于是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又一起被召回了長安。

過完春節、上元節,很快就是上巳節。 春天的長安讓離開了10年的劉禹錫倍感親切,他和這幾個哥們趁着春光,在長安各大名勝之地踏春賞花。

三月的玄都觀,桃花千樹、姹紫嫣紅, 這裡的風光無限。而回到京城的劉禹錫,卻滿懷着對曾經陷害他們的趨炎附勢之流的滿心鄙夷。 十年的長安别離,沒有讓劉禹錫變得圓滑,仍然棱角分明,歸來依然少年。

無比寬闊的朱雀大街号稱天街、紫陌,還沒到玄都觀内,就已經感到桃花朵朵拂面而來。街上之人熙熙攘攘,都在說着剛看完玄都觀的桃花。

他和柳宗元在玄都觀内,看到點點桃花迷人眼,片片紅雲拂面而來。這裡 十裡桃花十裡醉, 本是難得的人間美景,但是在劉禹錫的眼裡, 這些桃花卻成了獻媚權貴的小人。你們這些“桃花”都是踩着我劉郎上位的。他越想心裡越不平衡,于是在玄都觀留詩一首: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 玄都觀桃花》

“九五至尊”高崗崇業坊玄都觀的千樹桃花

長安少陵原上的桃花海

而這首詩,劉禹錫卻又因為嘴巴痛快而又得罪了憲宗。憲宗也是一個很敏感的人,他本是通過逼宮而登上皇位的。你劉禹錫什麼意思? 是拿桃花比喻我嗎?他本來就對“永貞黨人”有意見,而我诏你回京,你不但不對我感恩戴德、不說幾句歌功頌德話也就算了,你還不停地飄涼話,你這是什麼意思?憲宗再次被激怒。

于是劉禹錫再次被貶。而這次被貶到了更加遙遠的播州(今貴州遵義),而播州在唐人的眼裡是人迹罕至、猴子住的地方①,裴度、柳宗元不停給劉禹錫說好話。柳宗元為了劉禹錫這個哥們兒也是拼了,他冒死替劉禹錫求情,說老劉家有八十老母,不能去播州那麼遠的地方。 自己願意和劉禹錫對調被貶的地方。 而柳宗元被貶的地方在柳州,比劉禹錫被貶的地方還稍微近一些,但也是唐人認為鳥不拉屎的地方。最終憲宗将老劉改貶谪為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這一回,劉禹錫在連州一呆又是五年。

元和十四年(819年),48歲的劉禹錫喪母,為給母親守孝,他離開了連州。

又是三年過去了,此時是長慶元年(821年),唐穆宗李恒繼位,皇帝又換了。新皇帝又重新啟用了劉禹錫,這一年的冬天,劉禹錫被支到了偏僻的夔州(今重慶奉節)任刺史。長慶四年(824年)夏,調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在和州期間,他做了那篇著名的《陋室銘》, 53歲的劉禹錫似乎已經看透了人間世事。

就在他調到和州刺史任上的第二年,又換皇帝了,唐敬宗李湛即位。新皇帝上任的第二年,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被調回了陪都洛陽,任職于東都尚書省。雖然洛陽的職務都是閑職,但是畢竟離長安很近了。從劉禹錫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永貞改革”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3個年頭了。 而這23個年頭對于劉禹錫來說,全都是颠沛流離的貶官生涯。

Ø 還是春天,再賞玄都觀桃花

這些年唐朝皇帝換得像走馬燈,在劉禹錫被調回洛陽的第二年,又換皇帝了。這回繼位的是唐文宗李昂,827年改元“大和”。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又是一個暮春三月。在宰相裴度的舉薦下,将要奔六,57歲劉禹錫又回到長安,他将在帝京長安任主客郎中。

劉禹錫又想起了玄都觀的桃花,當年那個血氣方剛的青春少年,今天已是白發老翁。少年豪情不改,他又來到了玄都觀。

但這時,他已經無法再和自己的“好基友”柳宗元一起來了。因為他的老夥計老柳同志在9年前的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就已經在柳州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時的劉禹錫正扶着母親的靈柩回到長安,剛安排好母親的喪事,就立即趕往柳州,辦自己哥們兒的喪事。劉禹錫請韓愈來為柳宗元寫墓志銘,并親自整理柳宗元生前所有的詩稿,将柳宗元六歲的兒子收養并當親生一樣,撫養成人。

一幕幕如同蒙太奇的畫面,在劉禹錫的腦海中穿梭而過。

他閉上眼睛,又重新睜開眼。可能是桃花花期已過,桃花一個都沒有了,已經成了昨日紅花,地上生長得滿是搖曳的兔葵和燕麥。那些敷衍趨勢的小人們也都成了曆史塵煙。而我劉禹錫又回來了。

劉禹錫又在玄都觀的牆壁上題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 《再遊玄都觀絕句》

在此詩之前,他還寫了序言:

“本人在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為尚書屯田員外郎,此時的觀中未有花木。這一年被貶連州,再貶朗州司馬。十年後,被召回京師。大家都說玄都觀内有道士手植紅桃滿觀,如爍晨霞,當時以詩言志,很快又被貶出長安,到現在又是14年過去了。現在的職位是主客郎中, 故地重遊,蕩然沒有看到一樹桃紅,隻見兔葵和燕麥搖曳于春風之中,是以再題28字, 以紀念這次遊曆。 時年大和二年三月。” ③

在此之後,劉禹錫在仕途上再無建樹,曆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并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等在洛陽的閑職。但是老劉曾經真真切切地活過、愛過、恨過也潇灑過。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劉禹錫病卒于老家洛陽,享年七十一歲。

玄都觀的桃花詩

Ø 唐人玄都觀桃花詩

劉禹錫并不是唯一一個在崇業坊玄都觀寫桃花的詩人。在他之前和之後還有很多桃花詩留在了玄都觀。

章孝标 《玄都觀栽桃十韻》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29歲的章孝标進士及第。而這一年劉禹錫48歲,正值其母親和最好的朋友柳宗元雙雙亡故的一年。章孝标觀玄都觀桃花, 這一日春日暖陽,桃花萬樹。玄都觀的殿堂如同天上的宮阙,踏春賞花的長安仕女三五成群,桃花樹下擺上桃花釀,樹下棋局迷離。驚飛仙鶴,回首青牛,遠處傳來悠揚的箫聲。這裡才是長安的紅塵……

詩人留下了詩一首:

驅使鬼神功,攢栽萬樹紅。熏香丹鳳阙,妝點紫瓊宮。

寶帳重庶日,妖金遍累空。色然燒藥火,影舞步虛風。

粉撲青牛過,枝驚白鶴沖。拜星春錦上,服食晚霞中。

棋局陰長合,箫聲秘不通。豔陽迷俗客,幽邃失壺公。

根柢終磐石,桑麻自轉蓬。求師飽靈藥,他日訪遼東。

-章孝标 《玄都觀栽桃十韻》

姚合 《遊昊天玄都觀》

詩人姚合在劉禹錫第一次去玄都觀看桃花的13年後,來到了玄都觀。他看到玄都觀春天的滿樹桃花,現在已成了樹上的桃子。陰涼處的下路上紅色桃子落了一地。壇中白色的石頭顯得格外醒目。竹林碧綠,風吹竹唱,鶴鳴松間,到處都彌漫着大自然的清香,清風吹動着樹梢,泉水清澈,映在水中雄偉的殿堂的倒影,好似仙境,讓人流連忘返。玄都觀離長安郭城最南面的圍外之地(最南面三排裡坊)已經不遠,因為這裡地闊人稀,也沒有了宵禁,回家路上,月亮爬上了天空替我們照明送亮。

他留下了下面的詩句:

性同相見易,紫府共閑行。陰徑紅桃落,秋壇白石生。

藓文連竹色,鶴語應松聲。風定藥香細,樹聲泉氣清。

垂檐靈草影,繞壁古山名。圍外坊無禁,歸時踏月明。

-姚合 《遊昊天玄都觀》

Ø 後世的玄都觀桃花詩

“九五至尊”高崗崇業坊玄都觀的千樹桃花

長安少陵原的桃花花海

長安崇業坊玄都觀的名氣是如此之大,玄都觀的十裡桃花的名氣也是如此之大。 後世,長安城已經不複存在,玄都觀也已經不複存在,宋朝、元朝、以至于今天,詩人們還依舊在歌頌着玄都觀的桃花。

北宋 . 陸遊的玄都觀裡花

青羊道士竹為家,也種玄都觀裡花。

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

藥罏宿火熒熒暖,醉袖迎風獵獵斜。

老我一官真漫浪,會來分子淡生涯。

-陸遊 《青羊宮小飲贈道士》

金、元 . 元好問心中的玄都觀桃花

玄都觀裡桃千樹,花落水空流。

憑君莫問,清泾濁渭,去馬來牛。

謝公扶病,羊昙揮涕,一醉都休。

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

-元 好問《人月圓 · 玄都觀裡桃千樹》

————————————————————————————————

注釋:

① 禦史中丞裴度奏曰:“劉禹錫有母,年八十餘。今播州西南極遠,猿狖所居,人迹罕至。禹錫誠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則與此子為死别,臣恐傷陛下孝理之風。伏請屈法,稍移近處。” -《舊唐書 · 列傳卷 第一百一十》

② 。在道,貶朗州司馬。地居西南夷,士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情性。蠻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 -《舊唐書 · 列傳卷 第一百一十》

③ 太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還,拜主客郎中。禹錫銜前事未已,複作《遊玄都觀詩序》曰:“予貞元二十一年為尚書屯田員外郎,時此觀中未有花木。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還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紅桃滿觀,如爍晨霞,遂有詩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為主客郎中。重遊茲觀,蕩然無複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 -《舊唐書 · 列傳卷 第一百一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