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作者:石坊青斜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48年3月15日《青青電影》第16卷上這些寫到——

“張伐(1919 -2001)與石揮(1915-1957)同在舞台上的時候是并駕齊驅的演員,論經驗石揮較足,論聲望也是石揮較高,惟張伐的演技,則不輸于石揮。石揮在“辣斐”演《文天祥》而成名,各界批評,一緻稱好,而後來張伐在“蘭心”演此劇,成績不輸于石揮,而他的氣派更勝于石揮。“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話劇《大馬戲團》中的造型

“《秋海棠》中,張伐與石揮同演過秋海棠這個角色,前半部張伐好,後半部石揮好,原因是石揮演衰派戲較差。《大馬戲團》中的小和《夜店》中的楊七郎,絕對非石揮可能勝任者。反之慕容天錫和聞太師,則非張伐能演。而《天羅地網》那個戲,如果石揮演,一定不及張伐。”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周璇在電影《夜店》(1947)中的影像

從當時的評論上可以看出,當時上海整個演藝圈對兩大話劇皇帝石揮和張伐是極大的認可,甚至對張伐的寵愛更多了一些。

【張伐的電影年】

現在回頭再來看1948年的上海影壇,絕對是張伐的天下,他在這一年先後在“中電”、國泰、啟明等公司主演了六部電影《腸斷天涯》(1948)、《平步青雲》(1948)、《懸崖勒馬》(1948)、《街頭巷尾》(1948)、《雞鳴早看天》(1948)、《人盡可夫》(1948)。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電影《街頭巷尾》(1948)宣傳照,張伐和黃宗英

在那個分化的年代,部分影人到香港從業,而在解放前的上海,處在一個混亂的局面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張伐的商業價值突然就爆發出來。

如果放在1948年以前,一年同時有六部電影在國内上映,也并不是什麼特别稀奇的事,但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還有這麼多的投資人願意找張伐拍戲,就說明他受歡迎的程度以及他自身的閱聽人基礎是不可小觑的。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影像

是以1948年,是張伐的電影年也不為過,他成為當時中國影壇最紅的電影小生,也就極容易了解了。

張伐的戲路很寬。在這個時期的上海電影圈,正在鬧着演員荒,小生更缺乏。

從話劇舞台上銀幕的男明星都先後紅了,如石揮、韓非(1919-1985)、穆宏(1920-1969),但大部分人的戲路還嫌狹窄。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韓非(左)在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影像

張伐比大家戲路寬闊得多,小生、中生,甚至老生,正的、反的、中庸的;拒闊的、陰狠的、抒情的,他都能對付。

【考進上海劇藝社】

張伐祖籍山東蓬萊,1919年生于哈爾濱。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流亡關内,曾先後在北平、上海等地求學。

高中畢業後,由于一時找不到合适工作,便暫時在夜校和職業補習學校寄讀。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拍攝于1943年

之後他到了上海,正遇上“八·一三”上海人民奮起抗日,他便留在了上海,進了華光業餘戲劇夜校學習。這期間,他刻苦自學,學到了一些戲劇理論基礎知識。

1940年冬,導演費穆(1906-1951)主辦的上海劇藝社招考演員,為了糊口,他前往應試,結果隻錄取了兩名——張伐和黃宗江(1921-2010)。

上海劇藝社的生活十分艱苦,而且生活費有限,工作卻很繁忙,布景、道具、舞台、提詞等什麼工作都要做。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上海拍攝于1946年

每逢演出上台,有時說一句話,有時沒有話,經常挂兩三個角色或給别人代戲。

就這樣,張伐開始了他的舞台生涯,他的舞台處女作是《花濺淚》,之後又演了名劇《家》等。

上海劇藝社成員學習、探讨的氣氛很濃,導演與演員經常研究表演藝術,演員化裝後,人手一書,各個都抓緊閱讀。所有這些構成了造就演員的良好條件,進而也使張伐受到鍛煉。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母與子》(1947)中的影像

他一邊認真揣摩别人怎麼演戲,一邊虛心求教,在經過幾年的雕磨後,張伐的演技得到了質的飛躍。

【拍完處女作卻不再拍片】

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日寇侵入上海租界,“孤島”淪陷。日寇要上海劇藝社演話劇慶祝他們的“戰功”。上海劇藝社全體不僅拒演這類劇目,反而演出了愛國話劇《文天祥》。

上海劇藝社解散後,張伐轉入上海職業劇團,演出了話劇《蛻變》、《阿Q正傳》、《邊城故事》等。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電影《亂世風光》(1941)廣告宣傳單

張伐在演這幾出話劇的同時,被周劍雲(1883-1970)介紹到金星影片公司,與石揮、韓非(1919-1985)等人拍攝了影片《亂世風光》(1941),這是他最早“觸電”的銀幕處女作。

雖然他在其中隻是扮演了一個配角,但《亂世風光》後來卻被認為是“孤島”時期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1943年,上海電影業被日本人操縱壟斷,他不願拍那些風花雪月的影片,毅然退出電影界。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母與子》(1947)中的影像

張伐思前想後還是回到了話劇舞台,和黃佐臨(1906-1994)、石揮、沈敏、英子等人組成苦幹劇團。

在苦幹劇團,實踐機會很多,張伐有時演一個主要角色,再挂另一個主要角色的B組,他經常與石揮輪流擔任A組和B組的角色。

由于沒有大資本作後盾,又沒有戲院給他們上演,但他們卻一直繼續不斷地排戲,以等待機會演出。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夜店》(1947)中的影像

終于借到了辣斐大戲院的場子,便把排練已久的《夜店》上演,果然一鳴驚人,可是時局不定,人心惶惶,話劇生意毫無起色。

過了一段時間,導演費穆組織上海藝術劇團崛起卡爾登,張伐便是中堅之一,第一部話劇《大馬戲團》下來,聲譽鵲起,卡爾登生意異常好,于是《男女之間》、《秋海棠》一個個的演下去,張伐的精湛演技,赢得了不少觀衆的捧場。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崔超明(左)在電影《母與子》(1947)中的影像

【六年後重返電影界】

這時的張伐,在話劇舞台上已享有盛名,而且成為話劇界的“扛把子”,還成為每個劇團争取的對象,于是他又參加在其他劇團中演出于“蘭心”,那些劇團便是“藝光”“聯藝”中國演劇社,演出劇目如《天羅地網》、《福爾摩斯》、《文天祥》、《豔陽天》等。

張伐自在中演劇社文演出告一段落後,便應“文華”之邀與蘆碧雲主演了由李萍倩(1902-1984)編導的《母與子》(1947)。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母與子》(1947)中的影像

這部電影也是張伐自拍完《亂世風光》六年後,其真正意義上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正是這部電影開啟了張伐的從影生涯。

他在這部電影裡出演私生子,結果影迷被他的演技所震驚,輿論上的也是一片喝彩。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上官雲珠在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影像

到了喜劇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花心丈夫唐志遠,因為不合他的個性,當時有人就批評他的表演。

接着他接拍了電影《夜店》(1947)。《夜店》原是柯靈(1909-2000)與師陀根據高爾基的《在底層》改編的話劇,1945年由苦幹劇團在上海公演。該劇對舊社會揭露之深刻,對白之精采,曾經轟動一時。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蔣天流在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影像

搬上銀幕時,柯靈對原劇進行了再創作,在人物刻畫和情節、場景的安排上更加中國化、電影化。

黃佐臨對《夜店》的導演處理也下了功夫,每一個鏡頭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演員石揮、童芷苓(1922-1995)、張伐、周璇(1920-1957)、程之(1926-1995)等,也恰如其分的把握了角色的性格特點。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石揮(左)在電影《夜店》(1947)中的影像

張伐在《夜店》中飾演的年輕豪爽而心高氣傲的小偷楊七郎又使他挽回聲譽,他一心想改邪歸正、自食其力,但卻四處碰壁、走投無路,最後被誣告殺人罪而判十年徒刑。

影片通過這個人物的悲慘命運,深刻地揭露和控訴了舊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張伐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樸實、真切、生動感人,博得了觀衆的一緻好評。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夜店》(1947)中的影像

之後“導演先生們便認為他演硬派戲比較更适合他的個性”的,是以在《懸崖勒馬》中又讓他繼續演硬性小生的角色。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張伐在拍完《夜店》以後,他在“文華”的合同也已經到期,“中電”二廠便急著和他訂立了基本演員的合同,要他不斷的為“中電”主演了一連串的影片。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夜店》(1947)中的影像

後來他在中電二廠的攝影場中拍攝《雞鳴早看天》與《懸崖勒馬》,而張駿祥(當時叫袁俊,1910-1996)的《燭影搖紅》與潘孑農(1909-1993)的《街頭巷尾》也都看中了他。

《街頭巷尾》是張伐與黃宗英(1925-2020)合演的一部喜劇片,它通過一對失業知識青年——李仲明、趙淑秋的辛酸遭遇,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電影《街頭巷尾》(1948)宣傳照,張伐和黃宗英

“不僅如此,桑弧(1916-2004)還更惦念着他,以為文華放了張伐,讓他與中電訂約,乃是一個損失,不然《金鎖記》又是他了”。

這個時候的張伐,不僅是影壇上最走紅的正派小生,也成了當時衆多導演和影片公司搶奪的紅小生。

張伐在拍攝影片的同時,一直沒有停止話劇的演出。常常是每天“連鈾轉”,下了戲就進攝影棚。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影像

從1946年起,他演的話劇有《雷雨》(飾周萍),《嫦娥》(飾後羿)、《秋海棠》(飾秋海棠)、《夜店》、《真假姑母》、《大馬戲團》、《文天樣》以及吳祖光(1917-2003)的鬧劇《捉鬼傳》等。

有時他還從事導演,同時兼一個角色。在1947和1948這兩年,他拍攝影片近10部,演出話劇十幾部。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電影《人盡可夫》(1948)片場,左起:韓非、周伯勳、白光、石揮、張伐

張伐演技沉着自然,觀衆容易接受。他所演的戲劇和電影,有許多是以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反映廣大人民的悲慘生活為主要内容的作品,深受各階層人士的歡迎。

張伐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是話劇舞台上的名角,40年代後期則是影壇上的紅星,堪稱影劇雙栖演員。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龍須溝》(1952)中的影像

【響應号召投入到新的拍攝工作】

上海解放前的1948年,國民黨瘋狂剿殺進步電影和戲劇。文藝界的進步同僚們互相保護,并且秘密地進行迎接解放的工作。

1949年5月24日徐家彙解放,全市的文藝工作者走上街頭,演出了活報劇。6、7月份,張伐到北京參加了第一次全國文代會。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翠崗紅旗》(1951)中的影像

北京歸來,張伐正式進入上影廠。他的藝術生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當年參加拍攝了《農家樂》(1950)和《翠崗紅旗》(1951)兩部影片,他在《翠崗紅旗》中成功地飾演了解放軍某部師長江猛子,在解放初期受到普遍的好評。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于藍在電影《翠崗紅旗》(1951)中的影像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張伐是自覺自願地融入到新的環境中,他認為他真正的藝術的春天就要開始了。

顯然他不如袁牧之(1909-1978)、田方(1911-1974)等文藝革命派看得更洞徹!也不如崔嵬(1912-1979)這樣的實踐派想透了很多事!

張伐依然響應号召,到農村,工廠去體驗生活,在和勞工、農民的共同勞動生活中刻苦磨練自己,将體驗到的東西融化到表演藝術中去。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龍須溝》(1952)中的影像

他嚴肅地創造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尋找自己與角色的距離,并努力縮短這種距離。

如在《龍須溝》(1952)中飾演的富有正義感的車夫;在《斬斷魔爪》(1954)中飾演的公安幹部張處長;在《偉大的起點》(1954)中飾演的先進勞工陸忠奎,在《紅日》(1963)中飾演的華東野戰軍軍長沈振新等等。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紅日》(1963)中的影像

特别是在拍攝《偉大的起點》之前,張伐曾去上海某鋼廠體驗生活,與許多勞工交上了知心朋友,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變化,進而使他塑造的銀幕形象真實、生動、純樸。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幸福》(1957)中的影像

在拍攝《幸福》(1957)和《家庭問題》(1964)時,因影片背景是鋼廠、他便到鋼廠深入生活。他穿上工作服,奮戰在煉鋼爐前,并虛心向比他年輕得多的勞工請教。

在拍攝《金沙江畔》(1963)時,他長途跋涉,到川西北的藏區體驗生活,學習藏語和藏民的生活習俗,拜訪土司,了解上層生活。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家庭問題》(1964)中的影像

是以,他在飾演桑格土司時、角色的動作、語言、節奏和細節都切合生活環境及人物身份。

在飾演《紅日》中的軍長沈振新時,他精心分析角色,終于演出了沈軍長那種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态和凜然正氣。

他在這些影片中的表演,都性格鮮明,各具特色,其表演可圈可點,在當時都赢得了贊譽。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紅日》(1963)中的影像

對于張伐來說,除了精湛的藝術功力之外,豐富的生活積累和嚴肅的創作态度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顯然,他在1949年後的确是受到了重用,安排他的拍片任務在當時算是不錯的了,而且他也非常聽話,但拍攝的電影的品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能流芳百世的還是他在1947年和1948年拍攝的那些電影,問題在哪裡呢?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61年7月号封面:影片《紅日》中的軍長沈振新和團長劉勝,分别由張伐與裡坡(右)飾演

是張伐的運氣差一些嗎?還是頭部角色的選擇始終沒有向他傾斜?

和他銀幕形象有些同類化的魏鶴齡(1907-1979)就委實比他幸運,1949年後《我這一輩子》(1950)和《祝福》(1956)就直接讓魏鶴齡進入“封神榜”。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59年《大衆電影》雜志第2期封面,前蘇聯電影《列甯的故事Rasskazy o Lenine》(1957)劇照

【為列甯配音是他的一絕】

除此之外,張伐還參加過多部譯制片的配音,最為經典的當屬他為上海電影制片廠譯制的蘇聯影片《列甯在一九一八Ленин в 1918 году》(1939)中列甯的配音,不但節奏分明,铿锵有力,而且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和領袖的氣勢,具有極其感人的力量。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59年《上影畫報》第4期封底,電影《不老松》宣傳照——張伐和汪漪

他用聲音塑造的列甯,與當時東北電影制片廠白景晟(1927-1991)為電影《列甯在十月Ленин в Октябре‎》(1937)中塑造的列甯的聲音形象,是中國銀幕上列甯聲音形象不朽的經典之作,至今無出其右。

在“文革”中電影《紅日》被打成“反革命”電影,張伐自然也脫不了幹系。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子夜》(1981)中的影像

四年的牢獄之災,五年的“幹校”勞動,接着在上海無線電四廠工作兩年,最終他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張伐又回到了影壇,參加了《子夜》(1981)等片的拍攝工作。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子夜》(1981)中的影像

1984年,他在電視劇《長夜行》中扮演了主要人物之一——銀行職員,他逼真地演出了上海“孤島”時期一位善良人的心情,使“孤島”生活躍然于銀幕之上。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妻子湯煜明的結婚照,右一為史原

【普通人的生活】

張伐為人正直,生活中的他卻很低調。拍外景遇到生活條件極差的時候,他從不接受攝制組對他的照顧。

張伐和妻子湯煜明于1949年前結婚,夫妻兩一直相依相伴一輩子。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49年後,張伐參演的電影比較多,戲份重任務緊,一年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

這時候,家裡的大部分活,都落到了湯煜明頭上。她照料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安排各種人情世故,任勞任怨。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和妻子湯煜明拍攝于20世紀80年代初

這時候,家裡的大部分活,都落到了湯煜明頭上。她照料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安排各種人情世故,任勞任怨。

他的大兒子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到新疆軍墾農場落戶,他有兩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曾是鞍山鋼廠的勞工。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81年時,他住的房子都隻有一大一小2間房,非常的擁擠,但他毫不在意。平時,他愛讀書、打球、遊泳,還喜歡評彈。

但他從來不談自己以往的事,想必那些他曾接觸過的影人和拍攝電影的過程,都被他永久的塵封在自己大腦的某一個角落。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電視劇《上海屋檐下》(1982)主創人員合影康泰、張伐、于飛、王蓓、秦怡、楊在葆、朱曼芳等人合影

因為他走過路的确是一段不平凡的路,他處在那個時代,他隻能自己去選擇。

後來,張伐搬到了上海永福路,他的住宿條件才有好轉,但他出門依舊是頭戴羅宋帽,身穿中式棉衣棉褲,俨然一副上海弄堂裡的老頭子形象。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張伐在電影《太太萬歲》(1947)中的影像

張伐也許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會想到自己曾經的同僚石揮在電影《我這一輩子》(1950)中的老巡警最後成為乞丐,在寒夜自歎一聲“我這一輩子哦”。

2001年時,張伐因食道癌擴散為肺癌而溘然長逝,享年82歲。

1948年,他是電影界最紅的小生,舞台上與石揮并駕齊驅,配音列甯

1965年7月号封面:影片《紅日》(1963)中的軍長沈振新和丁政委,分别由張伐與高博(左)飾演

  • 1937年8月前的藍蘋,僅僅隻是一個願意上進的女演員
  • 重返上海四年無戲可拍,1962年是他在銀幕上最耀眼的一年
  • 大器晚成的崔嵬棄官從藝,42歲進影壇,48歲成首位百花影帝
  • 中國早期影壇上的“全能反派”,私生活嚴肅,42歲累死在片場
  • 因入籃球隊而進影壇,周總理一個電話,請他退出“二十二大”名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