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三樂
文/王鵬 朗誦/蔡青青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是孔子的人生“三樂”。而我願把我的讀書“三樂”與朋友們共享。
讀書有益智之樂。蘇轼在《題西林壁》中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似寫廬山之峰巒疊翠,實為表人生之感悟所得。讀書正是吸納名師大家間接經驗的最好路徑。當我們合卷沉思之時,他人的得與失、成與敗,王朝的興與衰、榮與滅,留給了我們多少思考與啟迪?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揚棄吸收,學會了辨證思維,懂得了:人生不能隻求進而忘了必要的退,進退之間是一種哲學;人生不能隻求得而忘了必要的失,得失之間是一種境界。讀書的過程是一段令人愉悅的旅程。書給人以啟發,給人以教益,特别是在學以緻用中,她讓我們激動并快樂着,思考并智慧着,她讓我們的思想與時代合拍,成為一個永不落伍、與時俱進的思想者和實踐者。
讀書有自由之樂。人的最高境界莫過于理性的自由。讀書可站、可依、可坐、可卧,這是形态之自由。讀書可讓你的思想打開閘門,拓展思考之空間,穿越時光之隧道,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裡,可與古人對話,可與來者探讨,這是靈魂之自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願常思一二之樂,而讀書就是我一二之樂的重要組織部分。沏一杯酽茶,就一盞燈光,醉心閱讀,既可與李白對飲,又可與東坡聊詞;既可為賈寶玉的命運改變一下結局,又可與霍金探讨一下黑洞問題;既可以是感性的釋放,又可以是理性的回歸;既可以拍案叫絕,又可以批評罵娘。此時此刻,自由的靈魂長滿了翅膀,可飛越高山海洋,焚滅樊籬阻檔,沒有了條條,沒有了框框,隻有思想之光在深夜照亮。倘若能遇到一二好友,正好讀了同一本書,有或同或異的感想,在辯論争執中,更覺淋漓酣暢。讀書是讀者與作者交流的過程,是讓靈魂自由飛翔的過程。
讀書有養心之樂。這裡的養心,我特指培養信心,怡養性情。讀書讓我們明禮、自尊、自信、自勵,可以矯正我們的過失與不當,進而汲取力量,重新上路。通過讀書和實踐,可以使我們擁有堅定而正确的生活态度,不論成功與否,幸或不幸,都可以樂不忘形,悲不失态,保持做人的正直與尊嚴,保持積極的姿态與信心。近代大儒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發出如下感慨:“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我認為,詩詞文章為靜态之物,閱讀者為動态之人,閱讀者多依自己的人品、學識、氣度和境界來了解所閱讀之詩詞文章,或可賦之更浩然之正氣,更高遠之意境。這既是積極的閱讀,又是閱讀的積極,皆與心境氣勢有關。也正因為王國維擁有高雅心境和磅礴氣勢,才把豔詩麗詞賦予了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種必經之境界。
有人說,國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我覺得,做到這三點并不難,隻要誠實、勤奮就行——因為你雖沒有王業之成,大小總有事業可做,雖沒有王權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雖沒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緣,也可能還有崇拜者,“天下誰人不識君”,是以人人皆可為國王,誰也用不着去自卑,誰也用不着去驕傲。保持一種閱讀的習慣,保持一份昂揚的信心,你就是你自己的國王!
前面談的是讀有字之書的樂趣,其實細品無字之書的人和實踐給我們的愉悅更直接。向身邊的老師、同學、朋友和同僚學習,向社會實踐學習,有時我們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可以獲得自由、智慧和快樂。這也許正好呼應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不斷超越自我的做人向善之道,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之道、學問之道和人生大道。讀書的快樂于君子而言,當起而行事,而不是坐而論道。行者其樂無窮!
讀你,我每天都在快樂地閱讀你們,因為人人都是一本擁有精彩故事的好書!
王鵬,河南新鄉輝縣人,現就職于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研究員,湖南省委宣傳系統“五個一批”優秀理論人才,湖南省詩歌學會顧問。在《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青年報》《藝術中國》《湖南日報》《文化湖南》等報刊發表詩文200多篇(首),2012年,王鵬詩文選粹《愛·永恒》由新華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鳳凰網、新浪、新湖南、紅網等開辟【王鵬詩文專欄】,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深受廣大讀者和網友喜愛。詩歌《中國夢·龍圖騰》榮獲全國大賽一等獎、“夏青杯”全國朗誦比賽二等獎,詩歌《你是這個冬天最美的風景——緻敬抗疫前線的勇士們》全網閱讀量過億,作詞的歌曲《擁抱新時代》榮獲2018“潇湘好歌”銀獎,多首作品成為國内外大型晚會、詩歌朗誦會開篇或壓軸之作,在網絡上廣為傳誦。
蔡青青,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語言藝術(朗誦)專業考級考官,湖南人藝漢語藝術實踐中心專家顧問,懷化市語言藝術協會常務理事,曾參與錄制有聲讀物及教材數十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