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新青年|孫麒麟:年少成名,不隻天賦

“鋼琴才女”“金鐘冠軍”“茱莉亞音樂學院華人女博士”……有太多的光環籠罩在孫麒麟身上。初見孫麒麟,她言談溫柔,舉止優雅。在記者做采訪準備的時候,調整機位、布置環境......她仔細地确認好每個細節,連鋼琴擺放的位置都反複調整多次,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清醒、謙遜是她呈現出來最直覺的人物形象。和她對談,就如同和一位老友聊天一般親切。在她溫柔的外表下,有着對自己熱愛的事業的執着,小小的身體中蘊含着大大的能量,這或許也是她能夠年少成名的原因。

對話新青年|孫麒麟:年少成名,不隻天賦

孫麒麟

青年鋼琴家,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青年教師,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系博士,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副科教師,音樂史及音樂理論助教。

“是音樂和鋼琴塑造了我”

記者:你是一位很成功的青年鋼琴家,大家對你的成長故事都很好奇,可以簡單給我們分享一下你的鋼琴之路嗎?

孫麒麟:我大概在三、四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當時對練琴隻是抱着一種娛樂的心态。我的父親很熱愛音樂,他也覺得我需要有一個特長,是以在他的鼓勵下,我開始接觸鋼琴,後來在川音附中讀了國中和高中,慢慢走向了專業的道路。一直以來,我的夢想就是去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學院求學,是以我練琴一直很刻苦,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鋼琴。後來我參加了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考試,有幸被錄取,随之開啟了我在“音樂哈佛”裡的求學生涯。

對話新青年|孫麒麟:年少成名,不隻天賦

記者:這麼多年一路走來,在音樂這條道路上,有特别想感謝的人嗎?

孫麒麟:我最感謝的人,就是我的恩師——四川音樂學院的王雁老師,她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我在她的指導下學習了8年,這8年奠定了我非常紮實的鋼琴基礎,也讓我對鋼琴産生了發自内心的熱愛,是王老師成就了現在的我。

記者:在普通人看來,練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也不太容易堅持。學琴這麼多年,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

孫麒麟:說實話,專業鋼琴學習非常苦悶,對時間、精力的要求都很高。當時年紀小,對于未來也沒有過多的考慮,隻是覺得如果要學一個東西,就一定要把它學好。

記者:你和鋼琴相伴了這麼多年,它在你的人生中很重要吧?

孫麒麟:當然,鋼琴在我生命中不可或缺。是鋼琴、是音樂塑造了我。目前為止,我人生中所有重要的決定都是圍繞着鋼琴在展開,它就像是我身體中一個不可割舍的器官一樣。

記者:除了鋼琴,你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其他興趣愛好嗎?

孫麒麟:我特别喜歡戶外運動,尤其喜歡爬山和徒步。學音樂的過程是很枯燥的,對于我來講,戶外運動是一個很好的解壓管道。

“我不是天才,我隻是很努力”

記者:在鋼琴方面,你覺得自己是努力型選手還是天賦型選手?

孫麒麟:我覺得我是努力型更多吧,天賦可能是在努力的過程中慢慢呈現出來的。我一直認為,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很有天賦,有時候不見得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天賦是在後天的努力當中慢慢滲透出來的。

記者:但很多人認為你是一個鋼琴天才,你認可這種說法嗎?

孫麒麟:我個人從來沒有覺得我是天才,我不具備天才的條件,也不太喜歡天才這個說法。我的手并不是很大,生理條件也不是最好,我的家人也都不是做音樂的。但是我堅信一點,任何事情,隻要你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可能當你足夠努力的時候,别人會從你做的事情上得出好的結論——覺得你是天才。

記者:這些年當你面對“天才”“神童”這些标簽時,你有壓力嗎?

孫麒麟:有壓力,但也有動力,一方面我一直都很努力,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績,都是腳踏實地,一點一點積累來的,是以不會誠惶誠恐。另一方面受到大家的喜愛,也給予了我能量,激勵我在未來必須做得更好。

記者:作為在鋼琴界已經比較成功的前輩,有什麼建議要送給現在正在學琴的小朋友們嗎?

孫麒麟:我覺得初衷是最重要的。要先問自己學琴的初衷是什麼?是因為熱愛嗎?因為隻有熱愛才可以走得更遠。如果是真的熱愛,那麼就去認真學,如果沒有那麼熱愛,就可以學着去欣賞。

記者:你的意思是學鋼琴不能帶着太強的功利心嗎?

孫麒麟:當然,不是每一個學琴的孩子都可以成為鋼琴家的。對于小朋友來說,如果熱愛鋼琴,那麼他和鋼琴相處的每一天都會融進血液裡,會流淌在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以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還可以去治愈他,給他力量。我不認為隻要學鋼琴就意味着必須成為一個鋼琴家。隻要是熱愛音樂,帶着這份熱愛學習過,就一定會有收獲。

記者:去年在金鐘獎比賽中,你取得了鋼琴組第一名的好成績,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孫麒麟:我記得當時拿獎後,很多記者蜂擁而上問我獲獎的心情,那一瞬間我有點懵,有點語塞,說不出話來。當然,喜悅是肯定的,更多地也是感謝恩師,感謝母校四川音樂學院,同時也覺得未來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它給了我一個視窗和平台,讓更多的人認識我,這也激勵我在未來把更多、更好的作品帶給大家。

記者:問鼎金鐘獎後,會有一夜成名的感覺嗎?

孫麒麟:一夜成名倒沒有,我覺得做音樂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說這一炮紅了之後,就可以“躺平”了。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個起點,而不是我的終點。

“我想通過鋼琴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記者:據我了解,你現在在川音和茱莉亞音樂學院任教,當老師和當學生,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嗎?

孫麒麟:做學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學生就像一塊幹枯的海綿,不斷地吸收老師、家庭、學校提供的所有養分。在做學生的時候,我的關注點永遠在自己。但當了老師,關注點就會更多地放在學生身上。我會思考要怎麼樣以最好的方式去幫助到他們,讓他們克服遇到的困難,專業上得到更大的進步。

記者:你最近參與了川音獻禮大運會的作品《琴聲裡的中國》,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嗎?

孫麒麟:《琴聲裡的中國》是從中國傳統藝術歌曲當中截取了5首,把它串聯起來,創作出了一個雙鋼琴的作品。拍攝MV的時候到了大運會的場館、成都城市音樂廳等地方取景,以新穎的方式來歌頌我們生活的美好時代,也向成都大運會送去一份我們的祝福。

記者:在你的音樂之路中,成都一直與你相伴,你能感受到這幾年成都的音樂大環境有什麼變化嗎?

孫麒麟:成都的音樂環境變化很大,這個我是有親身體會的。一方面,這幾年成都有越來越多優秀的音樂廳,有很多厲害的樂團,每一年還會舉辦不同風格的高水準音樂會,讓市民可以享受到世界一流的音樂會和多元的藝術體驗。另一方面,成都也給很多年輕的、有潛力的音樂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平台。我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音樂家、音樂會和音樂比賽選擇成都,來到成都。

記者:我了解到,你今年9月還會在紐約舉辦一場音樂會,是嗎?

孫麒麟:對,我想在這場音樂會中使用大量的中國作品,從中國音樂的發展史引出中國的發展史。音樂是一種媒介,我可以通過音樂向世界講述我們國家這些年的發展和變化,我認為這非常有意義。

對話新青年|孫麒麟:年少成名,不隻天賦

記者:那你未來創作作品的時候,會嘗試将鋼琴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嗎?

孫麒麟:其實我們在《琴聲裡的中國》已經嘗試過了,鋼琴是西洋樂器,我們用西洋樂器來講述中國故事,已經是一種嘗試了。在未來,我肯定也會做出更多類似的嘗試,我一直覺得用鋼琴來向世界展示和訴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藝術文化是很酷的一件事。

記者:未來,除了想達到專業上、學術上的更高成就之外,有想過通過鋼琴這個橋梁去實作更多的社會價值嗎?

孫麒麟:我真的非常熱愛音樂,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把自己的所學所知,我熱愛的古典音樂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了解、喜歡上鋼琴和古典音樂,我很樂意當一個音樂的使者,傳播偉大的音樂文化。

記者手記

孫麒麟是近年鋼琴界熠熠發光的“星星”,她不僅是四川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她的成功展示了成都不僅有活躍的音樂氛圍,更具備培養世界級音樂大師的實力。近年來,成都音樂産業發展勢頭強勁,音樂大獎、各大音樂節相繼落地成都,音樂人才數量穩步增長。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音樂之星誕生在成都。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盧星宇 實習記者 吳雅婷 澤登旺姆 視訊 盧星宇 吳雅婷 澤登旺姆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鵑 圖檔 受訪者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