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作者:Tonight今晚

法國總統選舉“決戰”在即,當地時間4月20日,法國電視台将直播現任總統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的競選辯論。

不過,就在兩大候選人做最後角力的關鍵時刻,勒龐突遭來自歐盟的指控,被指涉嫌欺詐和挪用歐盟資金,深陷輿論漩渦中。

此時向勒龐發難 歐盟“醉翁之意不在酒”?

據英國《每日郵報》17日報道,勒龐當晚成為了歐盟一起重大刑事欺詐調查的焦點。

報道稱,法國檢方确認,正在審查一份今年3月11日來自歐盟反欺詐機構(OLAF)的報告。該報告長達116頁,指控勒龐及其所在的“國民聯盟”挪用61.7萬歐元歐盟資金。其中,勒龐本人在2004年至2017年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期間,共挪用14萬歐元的公共資金,用于支付員工工資和活動經費。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歐盟反欺詐機構稱,勒龐和其他“國民聯盟”成員的挪用行為是“嚴重違規”,危及歐盟的聲譽,要對此尋求賠償,并可能提起有關欺詐和挪用罪名的訴訟。

對于歐盟方面的指控,勒龐的律師第一時間出面否認,對其真實性及獨立性表示懷疑,并指出歐盟方面此時舊事重提,“似乎帶有很深的政治色彩”。

勒龐本人也在18日參加一次競選活動時出面駁斥,稱目前距離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隻有幾天,歐盟這樣做是“嚴重違規”。“國民聯盟”代理主席約旦·巴德拉則表示,歐盟和歐洲機構“試圖幹涉法國總統競選,傷害勒龐”。

“在法國總統寶座的競争進入白熱化之際,歐盟突然翻起了舊賬, 看似巧合,其實是歐盟故技重施”,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晨表示,在2017年法國大選期間,類似的劇情也曾上演,當時,歐盟披露了一項針對勒龐的欺詐調查,指控其挪用歐洲議會資金向兩名助手支付工資,随後,法國檢方對勒龐提出初步指控,時至今日,該案件仍沒有定論。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歐盟當然有權對所撥付的資金進行審計,調查涉嫌違規的行為,但再次選擇在法國大選的關鍵時刻向勒龐‘發難’,很難說沒有幹預大選的意圖”,趙晨表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也指出,候選人在選舉過程中受到道德和法規方面的指控,在法國大選中并不少見,這種指控對候選人的信譽、支援率都可能産生不利影響。不過,對于此次調查方的目的是否是為了幹預競選,崔洪建認為很難具體追究,隻能說有打“擦邊球”的嫌疑。

勒龐調整競選政策 為時已晚?

“勒龐與歐盟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而她之是以被歐盟視為‘不友好人士’,與其政治背景和内政外交主張密切相關”,趙晨說道。

來自于極右翼政黨的勒龐在2012年第一次參加總統選舉時,就明确支援法國退出歐盟,2017年再次參選時又表示希望法國退出歐元區。到了2022年,盡管勒龐的競選綱領不再把“脫歐”挂在嘴邊,但仍然堅持打造一個“主權國家的歐洲”以取代歐盟。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其提出的經濟、社會和移民等政策,也被認為處處與歐盟政策相悖。例如,勒龐希望歐盟内部恢複國家邊境,對移民和貨物進口進行控制,還提出一項有關“公民身份和移民”的拟議法案,旨在讓法國公民在國内的就業、社會保障福利和公共住房方面享有優先權,這些看法與歐盟的“一體化”觀念和自由流動政策并不相符;她還主張降低燃油附加稅,以減輕法國群眾的出行成本,這也與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相悖。

另外,她還希望減少法國對歐盟預算的貢獻,以及重新确立法國法律高于歐盟法律的地位。

一名歐洲外交官說,勒龐的話讓人“脊背發涼”,“如果她的歐洲計劃得以實施,那麼法國就有可能在歐洲變得無關緊要”。路透社則對此分析稱,勒龐的計劃旨在挖空歐盟,這将使她在許多問題上與大多數歐盟夥伴發生沖突。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或許是受到指控事件的影響,最近,勒龐開始調整其競選政策,不再頻繁攻擊歐盟,轉而将矛頭對準中俄。本周一,勒龐在接受電台采訪時,稱歐洲必須采取一切措施,在烏克蘭危機結束後,重新将俄羅斯接入歐洲,避免中俄“越走越近”。她還駁斥了外界對她過分“親俄”的指責,稱自己早已譴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

那麼,降低了調門的勒龐能否與歐盟化解宿怨呢?崔洪建對此指出,勒龐以反對歐盟起家,雖然立場有所轉變,但她身上的“反歐”标簽恐怕在短時間内難以去除。而從歐盟有關人士的種種表态來看,顯然也對勒龐并不歡迎。

馬克龍穩了?

再過四天,法國總統大選的第二輪投票就要開啟,屆時,勒龐和馬克龍将對總統“寶座”發起争奪。

在上一輪投票中,二人分别以27.84%和23.15%的得票率進入決賽圈,這樣的差距也被法國媒體評價為“史上最小”。但在短短幾天内,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據路透社報道,根據第二輪投票前3份民調的結果,馬克龍的平均支援率為55.83%,比15日高出1%,比第一輪投票前5場民調結果的平均值高出3%以上。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馬克龍的支援率上有所上升,和歐盟對勒龐的打壓關系不大,畢竟歐盟類似的‘幹涉’舉動,法國選民早已司空見慣”,在趙晨看來,馬克龍能在短短幾天内擴大領先優勢,原因有二:

首先是其積極拉票的努力。在首輪投票結束後,馬克龍馬不停蹄穿梭于各地舉行競選活動,先是去到勒龐支援者主要占據的法國北部,會見了當地選民,随後,又前往更支援極左翼政黨候選人梅朗雄的斯特拉斯堡、米盧斯和馬賽,與“憤怒的選民”見了面。這種接觸相反意見選民的行為,與勒龐傾向于去極右翼選票豐富的地區召開集會的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彌補了馬克龍前段時間因忙于為俄烏沖突斡旋而缺席競選辯論的不足,塑造了“深入群眾”的形象。

其次,現在的選票格局相較于第一輪已經出現了結構性變化,此前被淘汰的中右和中左政黨,均倒向了馬克龍,甚至極左翼政黨候選人梅朗雄,也号召他的支援者不要支援勒龐,馬克龍取得更大優勢也在情理之中。

勒龐突遭欺詐指控,歐盟幹涉法國大選“實錘”了?

“而對于二人來說,今晚舉行的電視辯論也至關重要”,趙晨指出,5年前,勒龐正是在與馬克龍的電視辯論中敗下陣來,當時,馬克龍輕松自如地說出了經濟統計資料,勒龐卻隻能困惑地翻筆記。

談及這場辯論,兩人都頗為自信。馬克龍表示,他有一個獲勝的計劃,值得向大家公開,勒龐堅稱這次她準備得更好,為此她還縮短各地的競選日程,以便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

“盡管距離第二輪投票隻剩幾天時間,但政治局勢瞬息萬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勒龐提高群眾購買力、主張‘法國優先’的口号獲得更多選民,特别是年輕人的支援,也不排除在法國總統選舉中出現‘黑天鵝事件’”。趙晨說道。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宋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