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沈良你錯了,蒙放你錯了,卓雲你錯了,

崔明沖你錯了,戒賢大師你錯了,

八賢王你錯了。

——包拯

1999年《少年包青天》的制片方找到了陸毅,希望他飾演包拯,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但當時的陸毅正在忙别的事情就拒絕了,

之後制片方又找到了吳奇隆,

因為演包拯要把臉塗黑,當時還在走偶像路線的吳奇隆雖然很喜歡這個劇本但還是拒絕了,

後來片方找到了憑借《還珠格格》大火的周傑,

瓊瑤極力勸周傑不要接這個角色,說會毀了他之前好不容易塑造的爾康形象,

深思熟慮後周傑還是接下了這部劇,并塑造了最經典的青年包拯形象。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當時的計劃是要拍攝一個三部曲,

但因為飾演包拯的周傑對第二部的劇本不是很滿意,就拒絕了出演第二部,

恰好這個時候陸毅有了檔期,于是片方就邀請了陸毅來飾演包拯,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因為第一部是當年的收視冠軍,而且評價很高,是以陸毅沒有猶豫就接了這部戲,

因為女一号冰冰後來也推出了第二部,是以編劇便對劇本進行了大幅度 的 修改,

八賢王、龐太師、龐飛燕、淩楚楚等角色隻用了一句話就直接跳過了,

新增的三廉王和襄陽王則是成為了最後一個大案子的推手。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上一部組成的包拯和淩楚楚,公孫策和龐飛燕CP也不得不重組。

公孫策的CP換成了小時候訂婚的富商之女陸湘湘。

雖然第二部的劇情依舊精彩,但是并未再出現第一部的收視成績和好評,

這也導緻第三部過了好幾年才推出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第三部雖然在劇情和前兩部有關聯,但是主演方面隻有釋小龍沒有換人。

是以大部分人都認為《少年包青天》系列隻有兩部。

雖然第二部的演員陣容也很強大,但是相對于第一部還是有點弱的,

男一号包拯的飾演者周傑的缺席,也成了第二部的一個很大的槽點。

周傑将包拯那種斷案如神和鐵面無私的形象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陸毅的包拯雖然也不錯,但是總感覺陸毅太偶像化了,

即使他把臉塗黑了,看着還是很出戲的,

而且眼神感覺不如周傑堅毅,

包青天系列電視劇最經典的兩個配角“八賢王”和“龐太師”也都缺席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還有就是第二部的搞笑和感情戲有點多。

兩部電視劇都綜合了懸念、武俠、搞笑、言情等元素,

但是第一部整體是以懸疑和武俠為主,

到了第二部的時候爆搞笑和言情的戲份大大增加。

基本每個角色都有搞笑的戲份,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令人深刻的是一出口就是歇後語的花公公,

比如狼舔兔鼻子 —— 不安好心!用米缸來困耗子——便宜他們了!老鼠煮菜——沒事找事!啞巴張口——像什麼話嘛!耗子走進貓窩——你好大的膽子!鯉魚長翅膀,公雞水中遊——沒可能的事!大家過大年——都是自己人!廬州有三傑——黑推理,俊博學,光頭打不死!狀元當乞丐——妄讀聖賢書!問路問到了土地爺——找對了人他身上的毛病,就像一碗面一樣——何止一條啊!旱草逢甘露——來得正及時!盲人算命——瞎猜!烏龜遁地——更加沒可能!啞巴張嘴——像什麼話啊!等等。

可看性很強,但是有點偏離主題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另外就是言情,第一部的時候雖然也有淩楚楚和龐飛燕等女性角色,

但是淩楚楚更多的時候是幫助包拯辦案,與之對應的小蜻蜓多半的時間都在幫倒忙。

陸湘湘和龐飛燕都很招觀衆喜歡,活潑俏皮,善良大方,都是三觀正的野蠻女友。

之後的古裝劇照中很少有像她們那樣的三觀正的富家大小姐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最後就是劇情方面了。

劇情上第一部和第二部風格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第一部的七個案子兇手都在主角團的身邊,而且都是主角團的朋友。

第一個案子名揚天下的兇手是包拯的好朋友沈良,實際身份是遼國的密探,

為了找理由進攻泸州殺害了自己國家的兩位皇子,這操作真的迷惑。

最後被“天下第一聰明人”包拯識破,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也是說出了自己的苦衷,原來他也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隻有在國家利益面前不得已做出那種事情,

因為死的都是“敵人”,是以感覺這個兇手不是很壞。

尤其是最後說的那一番話,說盡了他的迫不得已。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第二個血祭壇兇手又是包拯的好朋友,而且是亦師亦友的好朋友蒙放,

小時候他的族人被幾個貪圖寶藏的人殺害,

自己和妹妹是在母親的保護下才幸免于難的,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長大後遇到了當初的兇手,經過巧妙的計劃完成了複仇,

但是在複仇的過程中卻誤殺了展俊。

因為被他複仇的人都是泯滅人性的壞人,是以觀衆并不覺得他報仇有錯。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如果沒有展俊被誤殺,很多人都不希望包拯破案。

第三個案子隐逸村之謎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案子,關聯了最後一個驚天大案。

兇手又是包拯的朋友卓雲,隐逸村為數不多對包拯一行人友善的人。

也是一個夾在父親和母親中間的人,母親讓他報仇,父親讓他不要報仇。

終于在父親去世後失去了平衡,開啟了複仇之路。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這應該是第一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案子了,也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雖然劇裡的人都不贊成“冤冤相報”,但是所有人又都說不出讓卓雲母親放下仇恨的理由。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第四個案子是殿前揚威的兇手是讓包拯很敬佩的崔明沖,

崔明沖對包拯也是寄予了厚望。

能讓龐太師、八賢王、皇帝都看好的足見他的不一般。

也正因為如此,他不願意讓自己的把柄被人知道。

導緻了這個最聰明的人幹了最蠢的事情。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青梅竹馬的雲霜拿他當戀人,他卻把雲霜當妹妹,

高中狀元後同意了龐太師的招婿,

雲霜既忘不了崔明沖,又不忍心壞了他的前程,

于是和崔明沖相見後選擇了服毒自盡,也就有了千裡湖女鬼的傳說,

感到羞愧的崔明沖主動申請外放,來推遲了龐太師女兒的婚禮。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沒想到這件事情卻被人看到了,還拿這件事情威脅他,讓他洩露考題。

不堪被威脅,更不想自己的不完美被人知道的崔明沖選擇了斬草除根,

設計殺死了多個威脅他的考生,

被發現馬腳後對公孫策和包拯也下了手,

因為被殺的人都不是好人,公孫策和包拯最後也得救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是以很多人認為他可以從輕發落,

而且憑他的身份,如果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他的嶽父或者八賢王中的任何一個人,

都會被完美地解決,但是崔明沖不願意欠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選擇了自己動手。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第五個案子是五鼠鬧相國的兇手又是包拯的朋友,

相國寺對包拯一行人最好的一個和尚,

因為不忍相國寺和師傅的名聲被毀,選擇了最直接的方法解決知道真相的那些人。

凡是知道他師傅曾經事情的人都被他給殺了,

這些人拿着這個秘密要麼是索要秘笈,要麼是要主持的位置。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總而言之被殺的又是一個好人都沒有,

最後還散盡了畢生功力為錦毛鼠治病,

算是報了師傅的授業之恩和對自己殺孽的一種贖罪。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第六個案子魔法幻影是公孫策的戰場,

因為不是包拯的朋友,是以其中的一個兇手“丫頭”沒有選擇自殺。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最後一個案子就是翻龍劫,關聯了之前的隐逸村之秘,

明線是包拯探案,暗線是龐太師和八賢王的鬥争,

從名揚天下、隐逸村之秘,殿前揚威,到最後的翻龍劫,

都有龐太師的身影,而且都早于包拯一行人發現真相,妥妥的幕後大佬。

如果不是龐太師的女兒龐飛燕一直跟在包拯的身邊,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估計包拯一行人在隐逸村的時候就徹底消失了。

第一部裡所有的兇手都想做一個好人,或者說在犯罪之前做的都是好事。

但是他們都有要出手的“合理”理由。被害者也都不是什麼好人。

而且他們對犯罪事實都供認不諱,之後都選擇了自殺贖罪。

和包拯關聯的兇手都是包拯的朋友,在最後都選擇了自殺謝罪,

既成全了包拯的鐵面無私,又讓包拯顯得不那麼死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最後一個翻龍劫,為了不讓各方為難,塑造了一個最灑脫的六子。

第二部的案子犯罪動機和第一部大不相同,

第二部有《英雄本色》、《義薄雲天》、《藏龍卧虎》、《偷天換日》、《石破天驚》、《天羅地網》六個案子。

《英雄本色》的兇手卞謀延、錢八裡、賈鑫、何太急、陳也申是A錢犯。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義薄雲天》的兇手陳大、張根、王田因為分贓不均害了第四個人一家,第四個人選擇了以牙還牙。

《藏龍卧虎》的兇手來恩大師是個采花大盜,

後來霸占了一個寺廟,還把自己的私生子都抓來當和尚。

這個案子最震撼的可能就是寺廟裡的小和尚得知他們都是來恩私生子的時候了。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偷天換日》的兇手是常安市見色起意,兇手反轉了一次又一次。

《石破天驚》的兇手是蒙桑梓,想獨吞财寶選擇了害命,

最後一個案子《天羅地網》的兇手是襄陽王,原因是對權力的貪婪。

《少年包青天》1和2的差別:觀衆想輕判1的兇手,嚴懲2的兇手

第一部的兇手身上都能發現他們善良的一面,第二部的兇手則是越挖掘越能發現他們的惡。

兩種風格的案件各有所長,但就精彩程度而言第一部略勝一籌。

畢竟相較于人之初性本惡,觀衆更願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