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常會部署能源保供:發揮煤炭主體能源作用,今年新增産能3億噸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抓好春季農業生産的措施,確定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産品穩定供應;确定能源保供增供舉措,提升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會議指出,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要立足大陸國情,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抓住重點,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缪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促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這也能擴大有效投資和帶動就業,既利目前又利長遠。

一要發揮煤炭的主體能源作用。通力合作優化煤炭企業生産、項目建設等核準審批政策,落實地方穩産保供責任,充分釋放先進産能。通過核增産能、擴産、新投産等,今年新增煤炭産能3億噸。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強儲備設施建設。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引導煤價運作在合理區間。

二要推動煤電機組節能減排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年改造規模超過2.2億千瓦。改造要選擇機組正常大修等時間,防止影響電力穩定供應。落實支援煤電機組改造的金融政策。

三要在嚴格監管、確定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對經過多年準備和全面評估審查、已納入國家規劃的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陸豐三個核電建立機組項目予以核準。

在經曆去年國内的煤價暴漲、多地限電、煤電虧損保供以及今年以來國際能源市場的劇烈波動之後,把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先立後破推進雙碳目标,已成為中國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務與核心。短期内,國内煤炭仍承擔着能源兜底保障的責任和任務。在全球能源市場動蕩不已,國際煤炭、原油、天然氣價格均大幅上漲之際,這點尤為凸顯。

4月11日,李克強在江西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時強調,各有關方面要着眼大局、強化協調,保障電力煤炭等能源穩定供應,加快釋放國内先進煤炭産能。

稍早前的3月上旬,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國新辦釋出會上回答“如何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時曾表示,“重點是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大陸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燃煤發電量占60%左右,煤價穩則電價穩,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就穩。”

澎湃新聞注意到,自去年12月以來,高層對能源工作的定調中圍繞煤炭/煤電的表述頻次顯著增加,這為今年能源工作指明了大方向。

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傳統能源逐漸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要堅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尤其是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有序減量替代,大力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關聯”。要夯實國内能源生産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氣産能穩定增長,加強瓦斯油儲備能力建設,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

去年10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時強調,能源安全事關發展安全、國家安全。大陸仍是開發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現階段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繼續增長,供給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須以保障安全為前提建構現代能源體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給能力。要針對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禀賦,優化煤炭産能布局,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建設先進煤電,繼續有序淘汰落後煤電。

國家能源局3月底公布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劃定的重點可概括為穩油增氣煤兜底。其中,《指導意見》提出,加強煤炭煤電兜底保障能力。統籌資源接續和礦區可持續發展,有序核準一批優質先進産能煤礦。加快推進在建煤礦建設投産,推動符合條件的應急保供産能轉化為常态化産能。以示範煤礦為引領,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與更新改造。深化煤礦安全改造。科學規劃建設先進煤電機組,按需安排一定規模保障電力供應安全的支撐性電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電源,保持裝機合理餘量,建立項目要嚴格執行煤耗等最新技術标準。推動落實煤電企業電價、稅收、貸款等支援政策,鼓勵煤電企業向“發電+”綜合能源服務型企業和多能互補企業轉型。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以來,國内原煤生産保持較快增長,進口大幅下降。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3月份以來煤炭增産增供政策持續加力,主要産煤省區全力挖潛擴能增供。3月份,生産原煤3.96億噸,同比增長14.8%,增速比1—2月份加快4.5個百分點,日均産量1277萬噸。進口煤炭1642萬噸,同比下降39.9%,降幅比1—2月份擴大25.9個百分點。一季度,生産原煤10.8億噸,同比增長10.3%。進口煤炭5181萬噸,同比下降24.2%。

強化煤炭/煤電保供作用并不意味着放緩綠色轉型程序。對于煤電的角色定位,國務院2021年10月公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确其轉型方向: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建立機組煤耗标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有序淘汰煤電落後産能,加快現役機組節能更新和靈活性改造,積極推進供熱改造,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嚴控跨區外送可再生能源電力配套煤電規模,建立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