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捅了中科院馬蜂窩:翟天臨都不知道的知網,這次又出名了

作者:極客網際網路進化論

寫過畢業論文的小夥伴都知道,論文成稿之後需要查重,即使沒有選擇知網查重,那也一定聽說過知網,如果寫了畢業論文卻不知道知網,那翟天臨博士也直呼内行呀。

捅了中科院馬蜂窩:翟天臨都不知道的知網,這次又出名了

這兩天知網又火了,跟前幾次一樣,這次又雙叒叕是負面消息,貌似印象中知網就沒有多少正面新聞。

而這一次,知網上熱門仍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貴!

這次事件的主角是中科院,中科院因知網近“千萬級别”的續訂費用和“苛刻”的續訂條件,暫停使用知網。

根據世界權威的Nature自然指數,中科院在全球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中位居第一,哈佛大學在這個榜單中也隻能排第二,并且中科院已經連續第八次獲得桂冠。

捅了中科院馬蜂窩:翟天臨都不知道的知網,這次又出名了

然而就是這樣的頂尖學術機構都交不起知網使用費了,這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難道是中科院太窮?我們來看看其它院校的情況。

2013年1月,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暫停CNKI中國知網資料庫使用,原因:漲價過高。

2013年12月、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兩度宣布暫停使用知網,原因:漲價。

2016年,北大等幾所高校宣布暫停續訂知網,原因:連年漲價,費用過于高昂。

那知網每年到底漲價多少?

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宣布暫停使用知網資料庫時曾給出過具體漲價幅度,其中提及知網自2010年到2016年(報價)的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達18.98%。

好家夥,原來學術論文的“通貨膨脹“這麼嚴重?

那知網漲價的邏輯是什麼?是支付給作者的版權費逐年提高?

幾個月前,話題#知網擅錄九旬教授論文賠償70多萬#沖上熱搜,這次爆的更為集中。

一位叫做趙德馨的退休老教授,89歲了,平日裡還在修訂自己的著作,在修訂過程中,他要去回顧自己的研究論文。

結果發現,知網收錄老教授的文章不僅不告訴他,而且他自己和讀者下載下傳都要付費。

捅了中科院馬蜂窩:翟天臨都不知道的知網,這次又出名了

然而這幾年來他可是一分錢的稿費都沒有收到過。

老教授氣不過,和擅自收錄他100多篇論文的知網打起了官司。無一例外,他全部勝訴,累計獲賠70多萬元。

在這裡插一句,知網的資料庫文獻主要來自于期刊收錄或者教育系統收錄,知網從學術期刊擷取文獻的成本很低,有的隻是象征性地一年支付幾千或小幾萬塊錢。現在很多學術期刊不敢不讓知網轉載,因為一旦在網上檢索不到你期刊的文章,那影響力會是以下降,轉載之後還能擴大名聲,錢在這時候不是主要的。

2018年5月25日,大三學生劉某某在中國知網上下載下傳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但知網最低充值金額為50元,于是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于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劉某某勝訴。

好家夥,知網不僅白嫖論文還強買強賣?這套商業模式有多掙錢呢?

公開資料顯示,知網隸屬于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同方股份擁有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98.98%的股權。

根據同方股份年度報告顯示

2020年,同方知網業務收入達到11.6億元,毛利率53.93%,當年實作淨利潤1.92億元。

2017年,同方知網業務收入達到9.7億元,毛利率61.23%,當年實作淨利潤1.96億元。

2016年,同方知網營業收入為8.34億元,毛利率63.48%,當年實作淨利潤1.76億元。

知網毛利率長期保持在60%左右,這麼高的毛利率,不僅支付給作者論文版權的費用少,資料庫對外還年年大幅提價,錢賺得不是那麼正義。

那有沒有同行來制衡或者替代知網呢?

捅了中科院馬蜂窩:翟天臨都不知道的知網,這次又出名了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資源資料庫,知網是目前各大高校應用最廣泛的平台,除了知網外,國内主流的論文檢索平台還有維普、萬方,checkvip等,它們的市占率都沒有知網高,可以說雖然知網沒有形成壟斷地位,但其話語權最重,對整個行業的影響也最大。而科研院校為了制支援學生或者學者創新,隻能無奈接受高價使用費,畢竟,學術創新才是最重要的。

知網近些年出了那麼多負面新聞,隻能說商業模式已經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了,一方面是加強對知識版權擁有人的保護,自己的論文自己下載下傳還要花錢,這在哪都說不通;另一方面,知網資料庫對外的報價也需要公開、透明、可預期、可接受,每年的資料庫版權費都大漲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如果知網版權費納入到統計局的CPI,那還得了?

中國知網全名為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官網在介紹自己時,寫了創始人王明亮建立知網的初衷:“以全面打通知識生産、傳播、擴散與利用各環節資訊通道,打造支援全國各行業知識創新、學習和應用的交流合作平台為總目标。”

捅了中科院馬蜂窩:翟天臨都不知道的知網,這次又出名了

知網這些年來确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訊的傳播與擴散,但在支援各行業知識創新方面卻有違初心,連年大幅漲價,已經讓許多院校用不起來,怎麼能算是支援行業創新呢?

中國有句俗語叫“要想富先修路”,作為學術基礎設施的知網,價格逐年大漲已經讓很多院校高攀不起,連“基礎設施”都用不起,行業還談何發展?

希望知網在前行的路上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