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明星真的很容易?
“代言幾分鐘,入袋700萬”、“拍戲70天,狂賺1個億”、“出演摳圖劇,報酬近千萬”……

在橫店,這類的新聞層出不窮,它們不斷刺激着大衆的神經,讓無數年輕人為之“心馳神往”,讓無數少男少女蠢蠢欲動,讓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幻想着“一夜成名”的明星夢。
幾乎沒有什麼職業能像明星一樣,不僅外表光鮮亮麗,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而且薪金優渥,動不動就是成千上萬。
他們台上的幾分鐘,可能就是台下大多數人的“十年功”。
于是,在巨大的名利驅使下,大約有20萬人背井離鄉,不遠萬裡來到橫店,做起群演。渴望着有朝一日,成為熒屏中光彩照人的女(男)一号。
那麼,這20萬“橫漂”族,真的實作他們的“明星夢”了嗎?
2
位于浙江金華的橫店鎮,被稱為“中國的好萊塢”,現如今已成為了“橫漂”族的造夢工廠。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年輕男女蜂擁而至,他們夢想着自己能被一眼相中,當上明星,平步青雲。
然而事實是,明星這一職業并非想象中那麼容易,除了要具備紮實的演員功底,還要具有得天獨厚的長相。
是的,職業演員并非每個人都能幹,可雖當不上職業演員,但并不代表當不上群演。
其實,嚴格來說,人人皆可是群演。
隻不過,群演跟那些“當紅演員”相比,待遇差的不是一點兩點,“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更是少之又少,但也有特例。
出生于農村家庭的趙麗穎,想必人人熟知,她因一場選秀比賽進入演藝圈,也自此開始了她長達七年的龍套生涯。
剛開始的她,飾演的都是一些丫鬟、妹妹、女兒之類的角色,時不時還會受到導演的斥責、同行的排斥、從業人員的鄙夷。
但她并沒有就此倒下,而是憑借着堅韌的毅力,數倍的努力,成了業内公認的“拼命三娘”。
7年後她涅槃重生,由她主演的《杉杉來了》、《陸貞傳奇》、《花千骨》等劇深受大衆喜愛,名氣暴漲,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就成為了新生代頂流明星。
和趙麗穎經曆相似的,還有王寶強。
當年,14歲的王寶強,結束了6年的習武生涯,孤身一人來到北京,成為了一名“北漂”。
為了圓夢功夫明星,他淩晨4點就到北影門口等戲。
為了做出成績,拍戲過程中的王寶強,格外的努力:
拍戲角色小,他幹;
拍戲有調動,他聽;
拍戲危險大,他去……
在這般精神驅動下,靠着一部《盲井》,王寶強一夜成名。
可謂是,數年龍套無人曉,一朝《盲井》天下知。
爾後的他,再接再厲,《士兵突擊》、《天下無賊》、《泰囧》等作品,更是讓他大紅大紫。
正是有了王寶強與趙麗穎這些先例,才讓這20萬的群演備受鼓舞,他們相信下一個王寶強和趙麗穎,就會是自己!
盡管成名的人少之又少,但依舊趨之若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群演門檻低。
群演一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能,二不需要高職學曆,三是工資日結。
他們的工作并不複雜,隻需要按部就班地聽從導演指揮,要麼呆闆的站立或移動,要麼是做一些簡單的表情,并不需要太多的演技。
況且,他們既沒有業績壓力,也不進行人際交往,每天就是“無腦”的工作,可謂是自由之極。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作了呢?”,抱着這樣的心态,也讓橫漂們無限遐想:有朝一日被大導演看中,出演男(女)主角,迎娶白富美或者高富帥,走上人生巅峰。
但如今的現狀是:橫店最不缺的,就是群演。
況且他們中,美女成堆,光棍遍地,普遍年輕,學曆不高。
3
那麼,群演的現狀到底怎樣?
曾有人報道過橫店的群演生活:
他們中有的人,在橫店呆了10年,每天出演的都是“屍體”,結果呢?腦子都快“屍化”了……
他們中有的人,剛拿到拍戲劇本,因為國語不過關,結果呢?沒選上就算了,還被大罵一頓……
他們中有人,在第一次試鏡的時候,不小心失誤,結果呢?不管怎樣的請求,都被無情回絕,因為後面還有大批人要面試……
一個隻需要五十名群演的鏡頭,卻有五百多名的群演前來試鏡,錄取率不及10%,可見競争之激烈。
你可能會想,被錄取那10%的群演,一定很吃香吧?
那你失望了。
2018年,橫店群演的基礎薪水是8小時70元。
2022年,基礎薪水漲到了8小時90元。
四年時間,才漲了20元,可見這供大于求的局面,顯得群演是多麼廉價。
還不說能不能被選上,即使選上了,一個月也才2700元,你進個工廠,多多少少也能掙個4、5千。
很多時候,男群演一個月的收入都不到1000元,更别說他們其中有些已經結婚生子,已經開始承擔家庭的重任。
試問,這1000元能幹什麼?
女群演呢?她們的待遇要比男演員好一點,但換做你,你能接受嗎?
在拍戲過程中,如果與男演員有肢體上的接觸,比如擁抱,可以加100;露大腿,加100;有親吻,加200……
有些戲份需要脫衣服,身上不着片縷,直接加1000,簡單拍幾個親密戲,就可以月入過萬。
另外再加上基礎工資,女群演的平均工資在4000左右,但這隻針對于,面相姣好,身段苗條。
那些長相并不出衆的女群演,大多拿着跟男演員一樣的工資。
況且,這些群演的社會福利,也少之又少,沒有相應的勞務合同,沒有五險一金,除了年年不漲的基本報酬之外,還會提供一份便當。
記者們也随機采訪了一些群演,面對鏡頭,他們說道:
“早上4點開始在門口等,有時候等到晚上7、8點都沒人要我。”
“當群演累啊,一天也就一百來塊。”
“來這兒一年多了,沒掙幾個錢,過年也沒臉回去。”
4
但就算這樣,為什麼還有成批的人紮堆橫店呢?
其實就是懶惰心理與賭徒心理的雙重作祟。
火,是每個群演的夢想,但夢想不是那麼容易實作的。
想着隻要呆在這裡“守株待兔”,就一定有機會走紅。
這樣的機率就如同買彩票,将大量的時間金錢放在了“賭”的上面。
這般通往人生巅峰的捷徑,可能你窮其一生都無法達到。
況且,要達成這個夢想,不付出,不犧牲,是不會有出頭之日的。
首先,你要有一張姣好的面孔,像趙麗穎那樣,并非一定是絕色佳人,但一定要讓人看着沁人心脾,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其次,你還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像王寶強那樣,淩晨四點在北影門口等候,在劇組兢兢業業地幹活,别人不演的,他演、别人不聽的,他聽、别人害怕的,他去。
最後,你還要學會犧牲,你要明白你是個群演,犧牲你的潔癖、犧牲你的臉皮、犧牲你的脾氣。
正确對待導演的斥責、編劇的刁難、劇組對的條件,這些都是鞭策你的動力。
王寶強曾在采訪中說道:“當初有個導演,對衆人說,這娃好憨,就是個農村人,也隻能演些鄉巴佬。”
趙麗穎也講過自身的經曆:“那個導演說我,不會拍戲,無緣無故把嘴嘟起來,像個豬嘴巴。”
盡管這些斥責很刺耳,但他們看得很開,有錯就改,去提高演技,來彌補這些不足。
可這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也多次提到,《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可大多數人隻看重電影中那句名言:“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差別?”
這話并沒有錯,但你也要深究下自身,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你做到了嗎?
曾有位“橫漂”爆料,在橫店,因戲患精神病的人并不是什麼新鮮事。
一是因為出演機會少,好不容易得到了錄取名額,就在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換來的卻是遙遙無期的等待,最後是落選,這對他們的精神打擊并不小。
二是因為經常近距離接觸明星,讓他們覺得成功就在眼前。每天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但現實的遭遇又一次一次地給他們痛擊。
《我是路人甲》這部影片,就是講述橫店群演的真實生活,而其中就有一個群演,因生活和事業的雙重打擊,最後“走火入魔”,令人唏噓不已。
5
有夢想固然是好的,畢竟沒人想當一輩子的鹹魚,但我們決不能僅靠白日做夢來實作我們的夢想。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好運氣,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心酸往事、奮鬥往事。
要想人前顯貴,必要人後受罪,草根的逆襲,不是神話,但也絕不是那麼容易。
最後,你對這近20萬的橫店群演有什麼看法:你認為他們是在勇于追尋自己的夢想,還是在渾渾噩噩的度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