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季度證券類犯罪人數同比上升1.1倍

作者:21财聞彙
一季度證券類犯罪人數同比上升1.1倍
一季度證券類犯罪人數同比上升1.1倍

作 者丨王峰

編 輯丨鐘映佳

圖 源丨圖蟲

4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釋出2022年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資料。

從資料上看,刑事檢察貫徹少捕慎訴政策,準許和決定逮捕人數、決定起訴人數分别下降。

嚴厲打擊證券領域犯罪,維護資本市場安全,起訴證券類犯罪人數同比上升1.1倍。

與初發階段(2020年)相比,涉疫犯罪類型發生變化。偷越國(邊)境等妨害國邊境管理類犯罪、走私來自疫區國家的冷凍肉制品等走私類犯罪數量上升較大。

少捕慎訴政策落地見效

今年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辦案數量平穩,共準許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4.3萬人,同比下降27.3%;不捕8.6萬人,同比上升21.2%,不捕率38.1%,同比增加11.1個百分點。

受理審查起訴49.8萬人,同比下降1.8%;共決定起訴32.9萬人,同比下降9%;決定不起訴8.3萬人,同比上升42.9%,不起訴率20.1%,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

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司法機關合力推動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地見效。與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機關加強協調配合,深化對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共識。

長江流域公益訴訟上萬件

在公益訴訟檢察方面,今年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3萬件,同比上升23%。其中民事公益訴訟類立案5500餘件,行政公益訴訟類立案3.7萬件。

全國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督促保護、收回國家所有财産和權益價值2.5億元,同比上升92.8%;向污染企業和個人索賠環境損害賠償金7000餘萬元,同比上升42.4%;挽回、督促修複、清理林地、耕地、濕地、草原2萬餘畝。

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公益訴訟聚焦關鍵領域,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推動危險化學品、建設施工、交通運輸等領域安全生産事故源頭治理,立案辦理安全生産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329件。深入落實長江保護法,長江流域省份辦理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0480件,同比上升4.5%。

嚴格區分罪與非罪

全國檢察機關主動服務大局,積極落實民營經濟平等保護政策。

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一方面,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對機關犯罪不起訴278件,不起訴率同比增加9.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依法懲治涉民營企業侵财等職務犯罪,起訴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非國家機關從業人員受賄罪等犯罪近2000人。

同時,加強刑事訴訟監督,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提出糾正偵查活動違法意見1000餘次。

繼續推進涉民營企業“挂案”清理工作,強化民事檢察監督,對248件影響非公經濟發展的民事裁判提出監督意見,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嚴格區分罪與非罪、個人犯罪與機關犯罪,堅決防止将經濟糾紛作為犯罪處理。監督公安機關立(撤)案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785件,有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今年1至3月,檢察機關懲防經濟金融類犯罪,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嚴厲打擊證券領域犯罪,維護資本市場安全,起訴證券類犯罪人數同比上升1.1倍;聚焦文化娛樂、外貿出口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依法懲處涉稅類犯罪,起訴1842人;從嚴懲治養老、網絡借貸等領域非法集資犯罪,起訴3808人;推動資本市場法治化建設,起訴涉及私募投資基金案件197人,同比上升1.1倍。

進一步加大洗錢犯罪追訴力度,起訴洗錢罪276人,同比上升1.4倍;辦理上遊犯罪時同步審查洗錢犯罪線索,洗錢犯罪在上遊犯罪中的占比0.9%,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

涉疫犯罪發生變化

目前,涉疫犯罪有什麼新變化?檢察機關的辦案方式有什麼特點?

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3月,檢察機關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在依法懲治涉疫犯罪的同時,注重加強社會綜合治理。

部分犯罪類型變化突出,地區差異顯著。全國檢察機關1至3月共受理審查起訴涉疫犯罪966人,經審查後起訴562人。與初發階段(2020年)相比,犯罪類型發生變化。

如妨害公務罪、尋釁滋事罪,在2020年起訴的涉疫犯罪中占比達到31.2%,今年一季度僅為4.8%。而為偷越國(邊)境等妨害國邊境管理類犯罪、走私來自疫區國家的冷凍肉制品等走私類犯罪數量上升較大,占比從0.2%上升至33.8%。詐騙類犯罪、生産銷售僞劣産品類犯罪以及涉野生動物類犯罪持續保持高位。

從地區看,起訴人數較多的地區有廣東155人、雲南76人、浙江42人、河南37人、遼甯36人,五地占起訴總人數的61.6%,湖南、青海、海南等地案發量較小。

從罪名分布看,部分罪名較為集中,如走私類犯罪九成集中在廣東省,妨害國邊境管理罪集中在雲南、福建、廣西等地,三地合占84%。

寬嚴相濟,依法懲處涉疫犯罪。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涉疫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依法從嚴辦理。

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對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批捕306人,逮捕率70.3%;起訴562人,起訴率7.3%;較整體刑事犯罪分别高8.4個、12.8個百分點。其中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逮捕14人、起訴38人,同比分别上升3.7倍、1.1倍。如江蘇揚州檢察機關對嚴重違反防控規定造成疫情廣泛傳播的毛某某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準許逮捕。

同時對情節輕微的當寬則寬,在審結的涉疫案件中,适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543人,相對不起訴率同比增加7.3個百分點。

發揮審前主導作用,助推社會綜合治理。檢察機關依法戰“疫”,嚴格把握證據标準,做到“不放過不湊數”,審查起訴案件中,在受理時涉疫審結時未認定涉疫的有190件,占受理涉疫案件的34.6%;受理時未認定涉疫審結時認定涉疫的有149件,占審結數的36.5%;監督公安機關撤案13件。

如河南省固始縣檢察院辦理的張某生産銷售不符合标準的醫用器材監督撤案一案,在查明張某銷售的“三無”口罩并非醫用口罩,且銷售金額未達到銷售僞劣産品罪的定罪數額後,監督公安機關撤案,并建議對張某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網絡犯罪全鍊條打擊

檢察機關辦理的網絡犯罪案件有什麼特點?檢察機關采取了哪些舉措減少網絡犯罪的危害?

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檢察機關始終将打擊網絡犯罪作為辦案重點,持續加大對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

網絡犯罪特點凸顯。一是涉案罪名集中。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仍處高位,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犯罪高發。1至3月,起訴利用網絡實施的犯罪51800人,同比上升39.9%,其中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33354人,詐騙類犯罪4965人,賭博類犯罪3651人,三罪合占網絡犯罪總數的81%。

二是犯罪危害疊加更新。網絡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衆的财産權、人格權,部分案件涉案金額高達數億元。

三是犯罪主體特點突出。一方面,團體性犯罪特征凸顯。起訴的網絡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數占比達到61.7%,部分已經形成犯罪集團甚至黑社會性質組織。另一方面,低年齡、低學曆、低收入人群占比較高。起訴的網絡犯罪案件中,25周歲以下的犯罪嫌疑人占三分之一以上,國中以下學曆占比達到60%以上,無業人員占比達到半數以上。

懲防結合,全鍊條打擊、一體化治理。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鏟除網絡犯罪滋生發展土壤。

堅持上下遊犯罪全鍊條從嚴打擊,起訴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非法利用資訊網絡罪等相關犯罪3.4萬人,同比上升1.3倍;該類犯罪起訴率89.8%,較整體刑事犯罪高9.9個百分點;判決緩刑率22.5%,較整體刑事犯罪低10.6個百分點。

堅持境内外犯罪一體化治理,深入開展“斷流”行動,協同推進“斷卡”行動,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起訴人數同比上升16.3%。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差別對待不同類型涉案人員。從嚴懲處犯罪集團、幫派的組織者、骨幹分子,以及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學生實施犯罪的人員;對初犯、偶犯、被脅迫或者蒙騙參與犯罪的“工具人”,依法從寬、教育為主。今年1至3月,對4463名涉嫌網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相對不起訴;對549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

綜合施策,推動協同治理。發揮刑事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雙向合力,建立辦案關聯機制。1至3月,立案辦理個人資訊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近700件,有力加強了網絡空間的綜合保護。

一季度證券類犯罪人數同比上升1.1倍

本期編輯 馮展鵬 實習生 李凱琳

百萬讀者都在看

明星夫婦的96套房,查封了!最新回應

數千烏軍拒絕投降,俄軍持續強攻亞速鋼鐵廠!澤連斯基:頓巴斯大戰已經開始;谷歌地圖放開俄軍設施圖像!普京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