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作者:利津融媒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資訊,設定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端、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僞造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達到欺騙的目的。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1.刷卡消費詐騙:以銀行卡消費可能洩露個人資訊為由,冒充銀聯中心設圈套,套取受害人銀行賬号、密碼實施犯罪。

2.釣魚網站詐騙:以銀行網銀更新為理由,要求事主登入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一步擷取事主銀行賬戶、網銀密碼等資訊實施詐騙。

3.冒充親友身份欺詐:利用木馬程式盜取事主網絡通訊工具密碼,截取事主聊天視訊資料後,冒充事主對其親友以“患重病、出車禍”等緊急事情名義實施詐騙。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1.克服“貪利”思想,不要輕信麻痹,謹防上當。不要輕信中獎和他人能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及有緻富資訊轉讓,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識别真僞,以免上當受騙。

2.不要輕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訊資訊等家庭、個人資料洩露給他人。對于家人意外受傷害需搶救治療費用、朋友急事求助類的詐騙短信、電話,要仔細核對,不要着急恐慌,輕信上當,更不要上當将“急用款”彙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銀行賬戶。

遇事不慌利不貪,網絡電信詐騙難

3.對于來電聲稱是公安、檢查、法院、銀行等的電話号碼,務必多方印證,嘗試回撥電話核實,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軟體等手法冒充電話号碼。

家庭情況要保密,涉及錢财要小心;

短信詐騙花樣多,不予理睬準沒錯;

郵包違禁不要慌,醫保欠費要騙你;

電信欠費要核實,來電資訊需辨清;

公安法院來電緊,回撥号碼查仔細;

親屬出事别輕信,騙取錢财是目的;

飛來大獎莫驚喜,讓您掏錢洞無底;

天上不會掉餡餅,涉錢資訊勿輕信;

陌生号碼不急回,大額彙款要當心;

詢問資訊要警惕,卡号密碼需保密;

陌生電話勿輕信,以防害人又害已;

一旦難分假和真,110咨詢最放心。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