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生百谷,近暮春——我畫《二十四節氣系列 谷雨》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逐漸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曆法,明确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雨生百谷,近暮春——我畫《二十四節氣系列 谷雨》

陳湘波《二十四節氣系列 谷雨》紙本水墨 30×60cm 2016年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于每年公曆4月19日—21日交節。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谷雨時節,在大陸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别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彙,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秦嶺—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較少。

雨生百谷,近暮春——我畫《二十四節氣系列 谷雨》
雨生百谷,近暮春——我畫《二十四節氣系列 谷雨》

在《二十四節氣系列·春分》畫面的處理上,我以先以大号羊毫筆蘸淡墨,先用側鋒畫出松軟土石,用側鋒稍幹的淡墨勾出土石邊線,再用中号兼毫筆,筆腹吸水,筆鋒調濃墨,一筆一筆畫出左邊鳥的頭部和背部、尾部,再畫先畫右邊鳥的背部,利用筆中的淡墨畫出鳥的胸部和腹部、勾出鳥的頭部,最後用焦墨點出眼睛,畫出鳥爪。這樣,兩隻像是在對話,又像是在遊戲的小鳥生動地顯現在畫面了,表現出“雨生百谷夏将至”的詩意。最後我用大篆題上“谷雨”,以行書題上年款,蓋了姓名章,引首加蓋閑章“禅心”,左邊加蓋閑章“吉祥”,這樣書畫印的完美結合,豐富的畫面的形式美。

生命中任何一份美好,都值得我們用心珍惜。谷雨惜春,為時未晚。讓我們抓住春天的尾巴,擁抱這美好的春天。

雨生百谷,近暮春——我畫《二十四節氣系列 谷雨》

陳湘波,現為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兼任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博物館學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編輯出版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博物館學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編輯出版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協會關山月研究會副秘書長、策展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美術館協會常務副會長、曾參與和策劃了多種重要的美術展覽和學術活動,并曾擔任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區組織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區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首屆中國設計大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别擔任深圳大學美術學研究所學生學位答辯委員會主席等,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地方級領軍人才,深圳市六屆人大代表。

在美國、香港以及内地舉辦個人畫展十餘次;作品參加國家、省市美術展并多次獲獎;有80餘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國内外近20餘家專業機構收藏;策劃、主編多種學術活動和出版專業書籍,發表論文30餘萬字;出版個人畫集、著作9部。

專業領域:中國畫創作與研究,美術教育、美術館營運和策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