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稱為女兒國的拉脫維亞

作者:遇小豆

拉脫維亞,全稱拉脫維亞共和國,位于東歐(前蘇聯、立窩尼亞),北面與愛沙尼亞接壤,南面與立陶宛接壤,東面與俄羅斯接壤,西面與丹麥、瑞典隔波羅的海相望。全境為東歐平原,屬溫帶海洋氣候。

被稱為女兒國的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人

截止2021年,總人口189.37萬。2007年全國人均壽命72.3歲,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99.8%,入學率90.2%。拉脫維亞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全國居民的54%,男女比例差别是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女多男少是這個國家最大的特征。

這個國家有兩個世界第一,一是人均身高世界第一,男女比例差世界第一。是許多男人的理想之地,男女比例差18%,說得嚴重點“十女配一夫”,不為誇張。

此時的你是否開始胡思亂想!但要告訴大家的是,在這裡的男人是沒有帝王級待遇的!拉脫維亞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講究“一夫一妻制”,真是暴殄天物!

可以肯定的是拉脫維亞滿大街都是美女,而且是模特盛産國。美女的美是有原因的,首先該國與白俄羅斯接壤,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熏陶。再一個就是與該國的曆史有關,先後受到德國、波蘭、蘇聯等國家的侵略。是以拉脫維亞實際上種族融合比較多,大部分人都是混血,而從目前來看混血都長得比較好看。

有人會問拉脫維亞治安怎麼樣?俗話說得好“三個女人一台戲”。拉脫維亞國家政局整體穩定,治安狀況良好,犯罪案件多為非暴力案件,是非常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拉脫維亞主要旅遊城市和風景區有:裡加古城、尤爾馬拉海濱、希古達和采西斯風景區、露天民俗博物館、隆達列宮等。

裡加是拉脫維亞的首都,它同中歐和東歐的貿易在13世紀至15世紀一度非常繁榮。盡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築受到火災和戰争的破壞,但是中世紀中期的城市建築仍然反映了這種繁榮。19世紀裡加成為了重要的經濟中心,中世紀城鎮的市郊已經建成,風格從開始的古典木制建築轉入"新藝術"風格。裡加被看作是歐洲最精美的"新藝術"建築風格的中心。

被稱為女兒國的拉脫維亞

也是3個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的城市,位于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裡加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處于歐洲西部和東部、俄羅斯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交叉點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波羅的海跳動的心髒”和“北方巴黎”。古都裡加分老城和新城,老城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征,新城區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在裡加你可以深刻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讓你流連忘返。

庫爾迪加位于拉脫維亞西部,面積13.2平方公裡,人口規模達到12,981。庫爾迪加最初是由利沃尼亞騎士團在1242年建立起的一座城堡,并在1378年取得城市權力。這裡仍然儲存着一些十七和十八世紀的木質建築以及狹窄的街道,著名的建築有聖凱瑟琳教堂和老磚橋,城中最大的建築是猶太教堂,現在已經被改建為庫爾迪加中央圖書館。歐洲最寬的瀑布——文塔瀑布就位于庫爾迪加。

被稱為女兒國的拉脫維亞

世界遺産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斯特魯維測量地點以19世紀俄國天文學家F.G.W.斯特魯維命名。斯特魯維從1816年至1855年主持了一次重要的地球子午線測量活動,涉及國家衆多,被科學史認為是第一次對子午線的長距離的精确測量。這次測量對其後建立标準的初始子午線及标準的地圖繪制,起到了重要的規範作用。它不僅是曆史上多國科學家通力合作的範例,也是多國君主及政府為科學事務互相協作的範例。斯特魯維測量地點以跨國遺産的身份申報成功,成為芬蘭、挪威、瑞典、俄羅斯、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摩爾多瓦等10個國家共同擁有的一項世界遺産。這是世界遺産有史以來首次有3個以上的國家共同申報一個項目成功進入《世界遺産名錄》,也傳達出世界遺産事務在全球開展30餘年來不懈堅持的基本精神紅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