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陶喬楠:幫助患者跑赢生命的馬拉松

陶喬楠:幫助患者跑赢生命的馬拉松

陶喬楠是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責任主治醫,曾屢次參加馳援外省外市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抗疫3年來,每次有本土疫情發生,在沈陽六院的隔離病房中,陶喬楠更是從不缺席——隻要有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每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關口前移,做随時防禦病毒進攻的勁旅

本輪疫情發生時,陶喬楠剛剛結束馳援外市疫情救治的任務。隔離休養完畢,他就投入到本土疫情的救治當中。對新冠高危患者(包括高齡及合并基礎疾病)進行系統篩查,是陶喬楠進入隔離病房的第一項工作。

“上醫治未病”。本輪本土疫情中,沈陽六院共收治80歲以上患者10人,65以上患者70餘人。“我們最終篩查出來7名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因為合并嚴重的基礎疾病,這些患者稍微不注意,就會進展成重型”陶喬楠說,“這就是篩查的目的,針對高危因素進行重點監護,避免這些患者病情進展”。

陶喬楠:幫助患者跑赢生命的馬拉松

(陶喬楠在查房中詢問高齡患者情況)

重症醫學是延續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重症管理的專業化科學監測、生命支援和救治是有效減緩病情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評估之後,需要精細化的看護,随時調整治療方案

喉癌術後的患者,氣管長期處于切開狀态;惡性良性腫瘤術後的患者,身體極度虛弱;還有心衰且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陶喬楠通過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精準施治,使患者的新冠肺炎及原發疾病都得到了控制,有效避免了“1+1大于2”的負面效果。

“平時的飲食情況,睡眠情況,排便情況……這些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需要每天随時監測”,陶喬楠說“比如一旦沒有排便,就需要采取措施通便,避免腹腔内感染;無法咳痰就要吸痰,不然可能造成肺部感染。”

“目前,七名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有六名已經轉至普通病房或出院回家,”陶喬楠說,“還有一名長年卧床的患者,目前已經開始精減治療方案和用藥劑量,情況向好”

陶喬楠:幫助患者跑赢生命的馬拉松

人文關懷,身心同治

重症醫學科裡,都是日夜無休的醫生,因為這裡不止有冰冷儀器的“嘀嘀”聲,更有需要暖心“大白”的用心守護。

一位有哮喘基礎病的大爺表現出了對治療的抗拒。陶喬楠對他說:“我能體會你的痛苦,因為我的母親也是常年哮喘,需要長期用藥控制”。之後的幾天,陶喬楠醫生嚴密監測大爺的狀況,重新調整了随身吸入氣霧劑的處方,大爺的病情進一步的好轉。他拉着陶喬楠的手說:“六院的醫生和護士都是最優秀的,随叫随到,這種感覺我從沒有體會過,我得哮喘這麼多年,現在是症狀最輕的時候”。

凡為醫者,俠之大者,奉命于病難之間,受難于疫虐之際。陶喬楠說,自從加入重症醫學的隊伍自己就樹立了一個信念——“重症醫學是靠持久力的馬拉松”。“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們的職責依然是幫助患者一起跑好這場生命的馬拉松”陶喬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