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作者:盛世今朝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文/包貴韬(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北韓藝術經由中國的國際化,讓原本封閉在其國内的藝術作品,來到了全球化時代的現場。眼下看,北韓藝術家或主導他們的北韓藝術機構,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全球化的中國現場,或者目前全球化的主要現場,對他們意味着什麼,最終會對他們的藝術家産生什麼影響。因為,對于能夠讓作品來到中國的全體藝術家而言,就是賣出了作品、賣掉了作品,至于是由所在機關賣掉還是藝術家本人賣掉,差別也就是分利的大小。至少現在還看不出北韓官方對北韓藝術輸出,有什麼宏大計劃或具體政策,至少是或者是商業考量的差別而已。甚至,也幾乎沒有意識到北韓藝術輸出的動力以及規模,實際上已經涉及到所有在世藝術家的創作全貌,甚至包括了已故藝術家資源的流失等等問題。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顯然,北韓藝術得以規模輸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中朝傳統友誼起到了作用,作為北韓最大貿易夥伴,在北韓遭遇各種制裁的時候,某種意義上伸出了援手助其渡過當下困難,至少是一種“便利”的提供。二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壯大,成為全球主要藝術品市場之一,其容量對于北韓藝術輸出來說自然不在話下。 這是北韓藝術可持續的保障。如果沒有市場空間,所謂輸出,也很難可持續。事實上,北韓藝術輸出也有過中國以外的一些選擇,比如歐洲、非洲、東南亞等等,這些方向與中國市場的吸納能力比起來就實在是小的多。是以,一涉及政策環境有所變化,許多時候就不值得繼續當項目操作了。而且,中國市場對北韓藝術的接納,似乎還存在着文化層面的某些認同,換句話說,對中國藝術欣賞者而言,即可抱有獵奇心的興趣,同時又不難了解北韓藝術的審美理想。這中間還有一個特别的現象,就是中國藝術欣賞者從北韓藝術中得到了安靜、平和、不浮躁的審美意涵,并且對應他們所了解的藝術商業化、商品化的當下,信為中國藝術家已經很難擁有北韓藝術家那種創作心态了。事實上,北韓藝術輸出,已經在全球第二大藝術品市場擁有了一個偏好北韓藝術的群體,這個“偏好”北韓藝術的群體,或者确切的說北韓藝術的藏家們,涉及了一個非常大的層面,我們能夠想象的各種身份都在其中,比如著名相聲藝術家姜昆,他的團隊還出版過一本北韓藝術畫冊,并在杭州搞過展覽。中産階層以及很多大企業家都對北韓藝術産生極大興趣,比如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就在一個北韓畫展上買下許多作品。有一個事實是,雖然現在并不能夠清晰北韓藝術國際化的未來,但是,中國的藝術品消費者接納了北韓藝術。也就是說北韓國内由于沒有市場需求,北韓以外的藝術品市場已經建立了需求,這就意味着北韓藝術輸出有了落腳點。能夠進一步推動北韓藝術家創作,而且北韓本身就擁有一個龐大的藝術家隊伍,有着巨大的藝術産能,如果經由市場化、國際化釋放出來,就不僅僅是推動北韓藝術家成為特殊群體,更重要的是在北韓以外建構一個北韓藝術國際化的現象。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從北韓藝術發展的現實語境出發,北韓藝術的北韓化是目前其藝術風貌的主要特征和發展路徑,也就是說,目前的北韓藝術所呈現的價值取向,仍立足北韓文化前提,北韓社會現實影響。并沒有因為北韓藝術到達全球化現場以後,如中國一九七九年以後一路走來的天翻地覆,盡管北韓藝術輸出至今也有近三十年的曆程,這是一個特殊現象,一方面說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口味”是複雜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北韓藝術北韓化本身的價值所在。似乎作為一種特殊藝術風貌的北韓藝術在中國遭遇了粉絲群。當然,這個群體對北韓藝術的未來,也有一個願景,有一種期待。這個理由的座标就是北韓半島上另一個國家南韓。同種同源,今日南韓作為文化大國的全球影響力有目共睹。那麼,借由中國市場國際化的北韓藝術,如果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程序,而不僅僅借道中國藝術品市場賣出作品,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呢?有一個群體認為已經很難有太大驚喜的全球當代藝術現場,哪一天北韓藝術抵達,會不會驚喜連連呢?北韓化的、當代藝術範疇的創作的到來,顯然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也許并不會太久。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北韓化,北韓藝術的發展路徑

内容來源(今朝美術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