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吐奶對于小寶寶來說,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可以說是一個必經階段。但給上戶的姐妹造成了無盡的哭擾,看着寶寶吐的稀裡嘩啦,誰不心疼呢?

今天分享10個關于寶寶預防吐奶的小知識、小技巧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01

寶寶3個月,一直用奶瓶喂,

總吐奶,每回看她吐都好難受

用奶嘴的寶寶,有時候你不注意,把奶嘴的孔洞弄的太大,也是會引起寶寶吐奶的,因為孔洞大,寶寶可能會吃進更多空氣。

是以盡量用小空洞的奶嘴喂寶寶,雖然寶寶吃得很費力,但總好過吐奶吧。

喂奶的時候不要大力搖晃奶瓶,應該是把奶瓶放在手心裡,來回搓揉,這樣會幫助奶粉溶解,避免産生過多空氣。

喂奶時最好把寶寶60度傾斜抱起,讓寶寶含入奶嘴底部,同時讓奶充滿奶嘴,防止吸入空氣。

02

寶寶18天,喝完奶就流,

連睡着也有奶流出來,怎麼辦?

這種情況,叫溢奶,可能是哺乳姿勢有問題。

是以啊,在寶寶吃奶時,讓寶寶稍微傾斜,托着寶寶的背和後腦勺。讓寶寶喝奶的時候休息一下,一定不能讓空氣進入寶寶嘴裡。

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可以在把乳頭塞進寶寶嘴裡的時候,盡量讓寶寶的嘴巴包住媽媽的乳頭,不要留有空隙。

喝好後再輕輕地把寶寶托起來在肩上趴一會,輕輕拍拍背。

03

新生兒剛滿月總嗆奶,

寶寶咳的很讓人心疼,怎麼辦?

一般來說,新生兒對吞咽還是比較陌生的,就是說不太熟練。

如果媽媽奶水充足,流的急的話,寶寶就很容易嗆奶,因為出奶太快了,寶寶根本來不及反應。

嗆奶容易引起寶寶窒息,是以媽媽在喂奶的時候要控制奶的流速和量。

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喂奶的時候媽媽可以剪刀手把乳房夾緊,控制奶速,這樣寶寶比較不容易嗆奶。如果是奶瓶喂養的,媽媽要選擇适合寶寶月齡的奶嘴。

04

寶寶5個多月,一直母乳喂養,

換奶粉後很嚴重,與奶粉有關?

可能是從母乳轉成奶粉寶寶不适應,寶寶的腸胃很嬌嫩,适應能力還不是很強,換奶粉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就會吐奶。

換的時候要先讓寶寶熟悉奶粉的味道,可以先将一天中的某一頓母乳換成奶粉,看看這個奶粉寶寶喝了有沒有上火,有問題需要先暫停一下。如果這些都正常,再慢慢往上加。

更換的時間最好是一兩周左右,循序漸進地來,這樣寶寶才能完全适應奶粉。最好選擇與母乳成分相近的奶粉。

05

寶寶純母乳2個月,有時吃完奶

後吐了又找乳頭,這時還要繼續喂嗎?

寶寶可能是要尋找安慰,是以這時候不要再喂了,最好吐奶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再喂奶。

母乳喂養要注意喂養姿勢,身體半彎曲,食指與中指夾着乳頭,避免奶水流出太快,導緻嬰兒食用過猛而嗆到吐奶。少量多餐,一次不要給寶寶喂太多。吃飽後将寶寶豎立起來輕拍背部至打嗝出來再平放躺下,這樣寶寶才不會那麼容易吐奶。

06

寶寶45天,吃完奶一放床上

就吐奶,有時還哭鬧,怎麼辦?

寶寶吃奶之後,一定要記得先給寶寶拍嗝,再放到床上。當放下寶寶的時候,也不是直接放在小床上,而是讓寶寶側身躺着。寶寶的後背力氣不夠,可以在寶寶的後背部位,墊上一些小被子或者衣服之類的,讓寶寶的身體微微往左右其中一面傾側。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寶寶在躺下後,突然吐奶,奶水倒流入氣管,以至于嗆氣。等寶寶躺在小床上休息大概20分鐘之後,才慢慢将寶寶的身體平躺好,這樣就可以避免寶寶躺下就吐奶的情況。

07

寶寶半個多月,吃完奶總有想吐奶

的動作,每次拍寶寶也不打嗝,為什麼?

吃奶後有的時候是拍不出嗝的,但還是要堅持給寶寶拍。給寶寶拍嗝每次大概控制在10分鐘以内,如果10分鐘左右還沒拍出嗝,也沒必要一直拍嗝。

拍嗝一般有三種方式,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進行選擇:

1)豎着抱起孩子,用空心掌從由下至上輕輕拍打後背。

2)讓孩子正對着坐在大腿上,一隻手托着寶寶的頭,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

3)讓孩子側趴在腿上,頭朝下,也是用一隻手扶住,另一隻手輕拍後背。

08

寶寶3個月,總吐奶,但不哭鬧。

按說都過了吐奶階段,為什麼還這樣?

一般前三個月會比較頻繁,但随着寶寶月齡增加,吐奶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少的。寶寶吐奶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胃比較淺,容量很小,形狀從正面看是橫躺着的,胃部入口比較松,寶寶吃進去的奶液比較容易流回食道。

而且寶寶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夠完善,會由于消化不完全而産生氣體,再加上寶寶吃奶時容易吸入空氣,形成了氣壓差,導緻奶液回流,是以當寶寶身體晃動時,就容易吐奶。

09

寶寶一個月純母乳,經常吐奶還噴奶,

腹瀉大便帶水,是凍着了麼?能吃藥嗎?

這種情況應該是消化不良。注意不要頻繁過度喂養,如果超過寶寶自身消化能力,就會造成消化不好的問題,造成吐奶。平時多給寶寶做腹部按摩促進腸道消化。

寶寶是母乳喂養,媽媽盡量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大便帶水,也是寶寶着涼的表現,媽媽注意給寶寶保暖。如果腹瀉嚴重且次數過多,要趕緊去看醫生。

10

寶寶3個月,剛打了預防針,

這兩天老吐奶,是怎麼回事?

疫苗其實都是細菌,正常情況下接種是為了讓人産生抗體。如果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可能是出門的時候媽媽沒有注意保暖,也有可能是接種疫苗帶來的副作用,隻要寶寶沒有其他不适的情況,就沒關系。

喂完奶後,最好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孩子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

對于吐奶的寶寶,需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頻喂,稍微間隔一段時間,如果你要說寶寶一直哭鬧怎麼辦,那就隻好給他吃喽。很多情況下, 有的寶寶一上床就吐,那就多豎起來抱着寶寶,讓寶寶爬在肩膀上睡一會兒也是可以的。

以下信号說明已經吃飽了,再吃寶寶就要吐奶了!

寶寶吃飽了的4大信号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後,媽媽至少有一側乳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時,寶寶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并伴有聽得見的吞咽聲音。

3.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兩天,至少排尿1~2次。如果寶寶出現粉紅色結晶尿,這種尿應該在出生後第3天就能消失。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到6~8次。

4.每24小時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于1大湯匙。出生第3天後,每天可排軟黃便達4(量多)~10(量少)次。

寶寶沒吃飽的9個信号

1.出生3天後,每24小時排尿少于6次。

2.出生3天後,仍然排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後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數少于3~4次。

4.母乳喂養次數在24小時内少于8次。或者雖然喂養次數不少,但寶寶總是哭鬧和不安。

5.寶寶表現得異常“乖”,極少哭鬧,連續睡眠超過4~6小時。

6.雖然媽媽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寶寶在吸吮時聽不到吞咽的聲音。

7.寶寶出生5天後,乳房仍不能很輕松地擠出乳汁。

8.大多數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媽媽都會感覺到乳頭疼痛,而且乳頭充血明顯(喂養前乳頭較硬,喂養後也不變軟)。

9.出生5天後,寶寶每天體重增長少于15~30克,生後10天,寶寶的體重還不能恢複到出生時的水準。

上面的這些方法,能夠讓我們心中有數,再也不會一直猜測了,寶寶到底吃沒吃飽,關系到寶寶的成長和發育,自然不能掉以輕心.

孩子吃奶時的反應

新生兒如果是每次在吮吸2—3次之後會有一個下咽的聲音,如果你聽到了這個聲音那就代表着乳汁很充足,這樣的情況下在10分鐘左右,孩子就可以吃飽了。

看孩子的小便次數

如果是吃飽的孩子,每天平均大概會尿濕6塊以上的尿布,而如果你家的孩子現在已經是這種情況了,那就說明你的奶水很充足,孩子也是有吃飽的情況。

孩子的增長速度

咱們都知道新生兒會有一個生理性的體重下降,這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在10天之後,體重恢複到和剛出生時候的差不多,或者是在整個新生兒期孩子的體重增長達到600克的時候,那也說明孩子在平時的時候是吃飽了。

好了,這就是孩子吃飽的時候會出現的情況,如果你家孩子現在已經滿足了這些情況,那就建議不要再使勁的喂孩子了,再喂孩子的話,孩子很有可能真就會是以吐奶了。

END

四月節氣推拿提前安排起來

節氣來推拿事半功又倍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10大防吐奶技巧,有經驗的寶媽每天都在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