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作者:弋說曆史1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貧窮總是容易滋生罪惡,在貧窮狀态下很多人可以為了金錢放棄良心,但也并不是所有金錢的罪惡都是因為貧窮,追根到底罪惡的真正源頭是人的欲望導向的錯誤方向。

就像貧窮的人想要變得富有,富有的人想要變得更加富有一樣,這都是人之常情,但不同的是個人選擇,失去了良心而使用不正當的手段擷取财富才是真正的罪惡。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然而可悲的是,在當代社會因為金錢引發都罪惡仍然層出不窮,就更不用提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了。那時候的金錢罪惡就更加駭人聽聞,就比如說古代社會的人口買賣,官職明碼标價、冤假錯案等等。在這其中,離我們最近的清朝就有一個極其殘忍、荒唐的事件“宰白鴨”盛行,他們的父母親自陷害他們,殘忍程度讓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宰白鴨

那麼什麼是宰白鴨呢?宰白鴨,聽名字就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事實上也的确如此,宰白鴨就是形容人像被料理的白鴨一樣隻能讓人擺布。那麼這些被擺布的人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他們被操縱着為犯罪的權貴頂替命案。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宰白鴨”這一詞曆朝曆代都有,但它盛行于清朝,特别是晚清時期,當時的清朝已經走入末路,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吏治腐敗使得當時的官場烏煙瘴氣,官官相護,金錢交易,上層官員壓榨下層官員,下層官員讨好上層官員等都成了常态。

而層層盤剝下,這些壓力就不斷的被施加到了百姓身上,百姓們貧窮潦倒,稍稍有些意外便會傾家蕩産,就這樣官員們和百姓間的“宰白鴨”産業鍊就誕生了。富人們肆意妄為,等到犯下大錯就買通官員使他人頂罪,而已經活不起的百姓通過出賣自己或者子女為這些權貴頂罪獲得一大筆金錢。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看起來每一個人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頂罪的人也基本出于自願,但正因如此當時的社會才更加的令人細思極恐。因為這不僅僅隻是個罪惡滋生的産業鍊,當犯罪的人沒有受到懲罰,無辜的人卻含冤入獄開始法律的威嚴就已經蕩然無存。而當法律都失去效用,那麼社會的治理就更指不上德行限制了。

宰白鴨的例子

宰白鴨随着清朝的衰弱更加猖獗,在清朝末年,各地都有出現宰白鴨事件。而即使頂罪的人與犯罪人相差頗大,疑點重重,負責判刑的官員也基本都糊塗辦案,直接判刑。直到後來宰白鴨事件被揭露出來,人們才發現不少宰白鴨事件看着格外荒唐。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宰白鴨的例子中比較出名的有幾個,其中有一例就發生在同治末年。當時的一位捕快為了錢财打劫了一個富商,但那富商也有着不少關系,收集了不少證據,向高官舉報了這位捕快胡體安。當時負責審理案件的官員卻早早的被胡體安收買,是以提前通風報信給他。

胡體安見此驚慌失措,于是就拿了一筆錢讓他的書童為他頂罪,而審案官員見有人認罪,自然就按此判刑。而胡體安在當地臭名遠揚,百姓們都知道了有人替他頂罪,審案官員也被他收買。但上級官員也不願意摻和這起糊塗賬,隻是糊弄過去就草草結案。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後來這起案件被揭發出來,引發中央震怒,原因自然是頂罪之人的叫冤。負責監斬的官員也算得上是公正之人,于是就停止行刑,将案件上報。随着中央派人的詳查,事情的真相也水落石出。

原來是那胡體安在出錢讓書童頂罪時,說判刑不過是做幾年牢而已,沒有性命之憂。但在案件審理結束後,這位頂罪的書童卻被判了死刑,這書童自然不願失了性命,是以大聲叫冤,宰白鴨這一事件才就此讓中央發現。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宰白鴨猖獗的原因

胡體安的事件讓宰白鴨一事廣為人知,但這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有些案件更加荒唐。《春冰野事乘》中就記錄了這樣一個案件,一個中年壯漢被人折磨至死,但在衙門認罪的卻是一個還未成年的小男孩。

無論是誰都能看出,這起案件一定有蹊跷,審理案件的官員也不忍心冤枉這個小男孩,但這個孩子去堅持是他犯的罪,并且能說出他犯罪的所有細節。而在仔細調查後發現,這起案件依舊是一起宰白鴨事件。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但重新審理案件的時候,這個男孩依舊是之前的說法,官員也沒辦法,隻能就此結案。而這一起荒唐的冤假錯案猖獗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首先貴人們需要地位卑賤的人為他們頂罪,而貧賤的百姓需要那一大筆金錢,兩者各取所需,這就是前提。而百姓愚昧,為了得到金錢,那個小男孩的父母就能親手将孩子送去頂罪赴死,小男孩說出實話就被父母埋怨,權貴毒打,宰白鴨如何能不猖獗?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其次,一些官員們收受賄賂,自然也就是判處頂罪之人刑罰草草結案了。就算有一些正直的官員想要公正審理,但宰白鴨的買主和賣主你情我願,官員也不好多加幹涉。另一些官員則是雖然察覺有些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但不耐煩于案件的調查和繁瑣的流程,于是有人認罪就按此判刑。此類種種,就是宰白鴨猖獗的原因。

結語

宰白鴨的殘酷之處不止在于為他人頂罪,更可怕的是道德的敗壞,為了金錢,父母都能親自陷害子女,這如何不讓人心驚膽戰。這甚至也是一種社會現實,窮人被金錢擺布,為了那幾兩銀子就能出賣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清朝的“宰白鴨”究竟有多殘酷?父母親自陷害,審案官員都不忍心

看到清朝的宰白鴨事件,我們都不禁贊歎于現代社會法律的健全,更明白了法律公平公正的重要性。而清朝宰白鴨正是因為當時法律的不完善,中央的不作為才出現的。如今現代社會已經杜絕了這種頂罪現象,這種法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才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