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池成本大漲 但全球消費者似乎等不及:電動車需求居高不下

财聯社上海4月19日訊,如今市場上即使電動汽車售價上漲,世界各地的買家今年依舊排隊購買,這颠覆了十五年來傳統汽車行業的認知,即電動汽車銷售潮隻有在電池成本降下來後才會爆發。

由于對俄羅斯金屬的制裁和投資者的投機買入行為,導緻锂電池中的各種金屬原材料成本上升。盡管锂離子電池的平均成本從去年的105美元/千瓦時飙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60美元/千瓦時,全球電動汽車需求依然強勁。

對于一些小型汽車來說,電池成本更是漲至整車售價的近30%。

而燃油車所需的汽油和柴油價格也由于俄烏地緣政治沖突的原因在飙升,這導緻人們對燃油車的需求減少。專家指出,盡管經濟形勢不穩,但環境問題也促使更多買家選擇電動汽車。

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不退

對于EV行業制造商而言,電動汽車價格漲幅比率皆達到了兩位數(即10%以上),後續的漲幅可能會更加劇烈。而更高的成本将會由消費者來承擔。

如果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梅賽德斯-奔馳等汽車制造商已表示可能會将漲價轉嫁給客戶。

梅賽德斯-奔馳首席技術官Markus Schaefer表示,“我們需要保持利潤率”。

但電動車消費者迄今并未止步。據電動汽車市場分析機構EV-volumes.com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近120%。中國EV品牌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在3月份實作了創紀錄的電動汽車銷量。而特斯拉第一季度也傳遞了創紀錄的31萬輛電動汽車。

電池成本大漲 但全球消費者似乎等不及:電動車需求居高不下

(來源:Reuters)

“另一種的臨界點”

“我們似乎已經觸及了另一種臨界點,即消費者的情感或心理轉折點。”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NL)儲能科學合作中心主任Venkat Srinivasan透露,不管電池和汽車的成本有多高,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電動汽車。

從電池成本長期下降的趨勢來看,今年成本的飙升可能隻是長期趨勢中的一個小插曲。

技術進步和産量增長推動電池成本連續30年處于下降趨勢。行業資料顯示,2021年每千瓦時105美元的平均成本比1991年的7500美元下降了近99%。

電池成本大漲 但全球消費者似乎等不及:電動車需求居高不下

(來源:Reuters)

專家表示,電池成本在今年可能會保持高位,但随後可能會出現另一次大幅下降,因為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在采礦,煉油和電池生産方面的投入了大量資金,以及電池原材料來源也會随着研發而愈加多樣化,預計在未來電池原料的“天平”将從短缺轉變為過剩。

LG化學的前高管Prabhakar Patil認為成本飙升就像一個泡沫,“要想讓這個泡沫穩定下來,至少要到2023年底。”

需求增速快于供應

業界一直在等待每千瓦時100美元的電池成本門檻值,因為這預示着電動汽車的價格将與化石燃料相當。然而分析師表示,随着汽油價格飙升和消費者偏好的改變,成本的下跌可能已不再那麼重要。

2019年諾貝爾獎得主、锂離子電池聯合發明人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表示,中國以及其他市場的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速“快于人們的預期,快于原材料供應”。

電池材料供應商Novonix的CEO克裡斯 伯恩斯(Chris Burns)表示,對環境和氣候的擔憂也是促使年輕賣家選擇電動汽車的原因。

伯恩斯認為,電池價格下降到每千瓦時60美元或80美元的理想目标有可能永遠無法實作。“然而,這并不意味着電動汽車使用率不會上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