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我孩子沒生之前覺得“嗯,這就是我以後的帶娃标準!”實際操作之後,發現這些标準真的很難!不管你為之多努力,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我要聲明我不是反駁“科學育兒”,關于科學育兒什麼不給嬰兒喝水,月子裡孩子要少抱防止養成抱睡,四個月戒夜奶,六個月吃稀糊,七個月吃濃糊,八月吃細顆粒….(此處省略一萬字)可以系統參考,但不把它作為标準是

就拿嬰兒要不要喝水這件事來說!目前科普文的普遍觀點是:孩子六個月之前,沒加輔食不需要喝水。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為什麼呢?

因為母乳和奶粉中的水分已經足夠,寶寶胃容量小,腎髒和排洩系統發育不完善,喝水多了會加重腎髒負擔甚至造成水中毒。而且喝水容易占肚子導緻奶量減少,時間久了還會造成營養不良。

“不需要”是沒有必要,不代表嚴謹。以下情況是需要适量補充水分的,比如:寶寶嘴唇幹燥;小便顔色偏深(無色或淺黃是正常的)或尿量偏少;寶寶身體不适需遵醫囑。

這麼看來嬰兒不能喝水這件事不是絕對的!其實随着寶寶長大,我們遇到的類似的問題是不少的。我真的覺得太累了,心力交瘁。我開始偷懶,學着去佛系帶娃,突然我發現比較科學育兒,佛系帶娃讓我和寶寶都更輕松快樂。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我突然意識到,千人千面,人生百态,做人哪有标準。每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個性和習慣,要求自己和寶寶一起科學育兒,那跟應試教育有什麼差別呢?沒?複制粘貼真的是自己要的嗎?

為什麼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做到科學育兒?而不是沿用老一輩的育兒方式呢?

因為育兒目标發生了改變。在過去連飽飯都吃不上的年代,育兒目标是“活下來”。沒辦法順利喂母乳的話,可能早早地就給喂粥水或者喝配方不夠完善的奶粉,畢竟能生存下來就已經很不容

喂養不當可能不會馬上顯現不良後果,但日積月累就會表現出比如體格和智力發育遲緩、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長,影響智力潛能的發揮,學習、工作及生殖能力下降。長輩常說孩子怎麼養都能長大,但長大又不等于身心健康,在現代社會裡相信科學準沒錯的。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經過看書,看各種文章,關注很多公衆号,在我自己家孩子身上實踐,總結經驗如下:

1.三個月内的寶寶不要訓練,按需喂養。有的家長太過較真,看時間沒有到就是不給喂,導緻孩子體重跟不上的比比皆是,但是并不是說一哭就喂,先看是不是便便了?是不是困了?是不是冷熱了?都排除了應該是餓了。

2.喂奶,雖然能夠有效止哭,但是如果上述原因還是沒解決,暫時不哭了,一會還得難受。還容易過度喂養,孩子超重,消化不良。

3.三個月或者一百天後,作息轉變成三小時吃完睡循環起來,最最重要的是睡醒了先吃,吃完了玩,玩累了哄睡,把吃和睡盡量分開,當然偶爾時間上撞車了就讓他睡吧。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4.不要焦慮,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逐漸規律作息,但可能沒那麼準時。孩子不是士兵,也不認識表,不可能必須到點幹嘛。我們家小朋友就是愛玩,兩個多月就能玩兩個小時才困,精神大,他不想睡你硬要他睡也不可能,他困了你看表硬要他在玩也不可能。我之前也有點犯這個錯誤,跟孩子着急,沒有必要。

5.抓住睡眠信号,打哈欠揉眼睛就是困了,可以開始睡前步驟了,拉窗簾,放白噪音或者音樂,裝睡袋,安撫奶嘴,拍拍哄哄等。哄睡大概得二十分鐘左右,剛開始會更久一點。

有些老人就說了,哄那麼半天還不睡就是不累!讓他玩累了再睡,往往就很難睡着。大家想想你一天特别累的時候,腦子裡亂七八糟的,累得睡不着也很難受對不對,何況是小嬰兒。

不給嬰兒喝水,不把尿現代觀念,不要讓“科學育兒”使自己焦慮

關于育兒方式百家各有說法,嬰兒不會說話,是以任何方式都不是絕對的,個體差異和不同條件都可能産生不同的結果。都是第一次做媽,寶寶也第一次做寶寶,我們一起在成長路上慢慢摸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