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姑屯事件”剛過去三年,東北軍為什麼就這麼慫了?

作者:雨畦說曆史

1931年9月18日晚10點,日軍川島中隊引爆了安放在柳條湖鐵路段的炸藥,42包提前布置好的黃色炸藥,齊刷刷地響起。

“皇姑屯事件”剛過去三年,東北軍為什麼就這麼慫了?

一場自導自演的電影就此拉開帷幕,巨響過後,由105名守備役(非正規軍)隊員組成的川島中隊,烏拉喊叫地沖向了沈陽北大營。

沈陽作為“奉系”的老窩,駐守在北大營的部隊論實力毫不遜色,是王以哲第7旅,一共有一萬多人,裝備精良,長槍短炮樣樣齊備。

105人對戰1萬多人,100比1的比例,裝備差不多,單兵作戰能力也差不多(嚴格來說,我軍更強),哪怕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把這105人淹沒在口水裡。

“皇姑屯事件”剛過去三年,東北軍為什麼就這麼慫了?

本來川島中隊已經做好當炮灰的準備,北大營裡既是王牌軍隊,又有1萬多名久經沙場的将士。

可當他們來到北大營時懵圈了,沒有一支槍朝向他們,仿佛“太陽神”附體,随便掃射,放肆追殺,猶如一場子彈試驗,用東北軍的肉體來檢驗日式槍支是否具有穿腸破肚的能力。

“皇姑屯事件”剛過去三年,東北軍為什麼就這麼慫了呢?

據史料記載,當天晚上第7旅旅長王以哲不在營内,手下3個團的團長也不在營内。

整個北大營除了一位旅參謀長在,其餘上司都找樂子去了。群龍無首,而這位旅參謀長據說連上弦開槍都不會,更未曾有過上陣殺敵的場面,也不知道是走的哪門子神仙路線,居然能擔當此等要職。

面對視死如歸的日軍,屁滾尿流,不過還具有向上級打電話求救的能力。

作為上級的東北軍參謀長榮臻接到電話之後,一聽日軍鬧事,再聽對方才一百來号人,此時正值為老母親奔波辦壽宴呢,也沒心思管這種“雜事”,于是就用張學良的老路子進行回答,“暫時不允許抵抗,等待指令。”

“皇姑屯事件”剛過去三年,東北軍為什麼就這麼慫了?

此時的張學良在哪裡呢?

當晚正陪着我們的趙一荻女士在北平聽梅蘭芳唱《宇宙鋒》。

正應驗了一句話,有什麼樣的将,就有什麼樣的兵。

張學良一接到電話,該有的姿态還是有的,立馬從戲院跑了出來,戲是不能聽了,趕緊召集東北軍的幾位大咖研讨對策。

此時的東北軍因“老虎廳事件”,人人自危,沒有一個敢忤逆少帥。

少帥自從跟蘇聯打了一仗之後,對外國軍隊都形成了心理陰影,中蘇戰役,海軍全軍覆沒,我方死傷一萬多人。要知道當時奉系的海軍可是清一色的日式裝備,國内其他軍閥隻能望其項背,結果卻被蘇方團滅。

從此少帥再也不敢跟外國軍隊硬碰硬,認為跟外國人打仗比軍閥内鬥可怕多了,而這次來的還是比蘇軍更厲害的日軍(源于日俄戰争的影響),一旦動真格,地盤和人馬可能都會變成太君的“糧食”,更何況如今的東北軍已在華北地區站穩腳跟,論地盤和實力無人能敵。

“皇姑屯事件”剛過去三年,東北軍為什麼就這麼慫了?

并且,“奉系”自張作霖伊始,已跟日方打交道多年,根據以往經驗,日方出兵無非是跟往常一樣,想多占點便宜,想多要點特權。

另外,張學良自認為已打點好與日方高層的關系,斷不會出現被日軍趕盡殺絕的局面。

據史料記載,日軍占領沈陽之後,在大帥府邸的保險箱裡發現了56張收據,金額總計高達千萬元,收款人都是日本高層政要。包括床次竹二郎等人,床次曾是首相候選人,而少帥也舍得下血本,一次性就給了他50萬元。

按照大陸的傳統經驗,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既然你們拿了我的錢财,你們就應該替我辦事,最主要的是少帥送出去56份,56份真金白銀,56份人情事故。

正因為如此,少帥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隻要我方不挑事,處處忍讓點,日方斷不會把我地盤吃掉,結果張學良跟東北軍商議的答案是不能抵抗。

他給榮臻的回複是,“要避免擴大沖突,不得開槍還擊。”

接到上級指令的7旅,從上至下,來了一場警察抓小偷的遊戲,一萬多人彷佛“做賊心虛”,被一百多名無情地追趕,被踩踏倒地的、被槍擊中的、被東西絆倒的...就是沒有一個人想起這是我的地盤。

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沈陽淪陷。

如果這個旅中的排長、連長有一個或者幾個站起來反抗,那麼曆史是否會被改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