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惡性良性腫瘤單抗皮下給藥與腹腔灌注雙抗,給藥方式的差異化競争淺析

作者:Biotech前瞻

相較于之前接觸的小分子化藥,較容易測定血液不同階段的分布,而且藥效也成線性關系,而抗體類這種大分子藥物,在體内的膜穿透性較低,涉及的癌種,也多是實體瘤領域。雙抗也開始突破惡性腹水、眼底黃斑病變、血液惡性良性腫瘤适應症的限制,在患者更多的實體瘤領域進行突破。而單純的測量血液中藥物的含量來進行藥效及藥代動力學的測定,則有些無法真正摸清劑量及效果之間的關系。前不久也看到有文章在批判某抗體類藥物的劑量是不合适的,沒有在早期試驗中摸準。這也是大分子抗體類藥物的一個弊端,特别是靜脈滴注,通過血管全身運作,再經過淋巴液轉運,對流轉運到達組織部位,在示蹤技術尚處于研發早期階段的當下,究竟是根據抗體的半衰期還是靶标受體的占有率來評價其劑量與療效的關系,也處于争鳴階段。但更為多變的輸注方式,例如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劑、皮下注射抗PD-L1單抗、腹腔灌注CD3/EpCAM雙抗,都有企業在布局探索,甚至已經獲批上市。

皮下注射——恩沃利單抗

單抗皮下注射制劑在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應用要比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的應用早很多,有着全球藥王之稱的修美樂,也就是全人源的阿達木單抗,采用的給藥方式就是皮下注射。在周期漫長的自免領域,皮下注射相較于靜脈注射,患者的依從性一定是更高的,且從直覺印象中也讓患者覺得安全性有保證。使得阿達木單抗在較短時間内銷量遠超更早上市的僅能通過靜脈注射給藥的英夫利昔單抗,排除掉其他因素,給藥方式肯定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你也能預見到,大分子單抗藥物,在惡性良性腫瘤領域,靜脈給藥的方式還是主流,也缺乏破壁的動力,是以,要想實作更加便捷的皮下注射的給藥方式,其實是很難的。總結到現在,實作皮下注射給藥方式的惡性良性腫瘤單抗類藥物,總計如下:

惡性良性腫瘤單抗皮下給藥與腹腔灌注雙抗,給藥方式的差異化競争淺析

羅氏企業在HER2陽性乳腺癌領域的布局簡直是封堵住所有的可能撬動堅固堡壘的可能。一代HER2單抗曲妥珠單抗耐藥了,那就加上同靶點不同表位的HER2單抗—帕妥珠單抗。單藥效果不佳,那就推廣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的曲帕雙靶方案。并前移到新輔助和輔助階段,那圍術期耐藥了,晚期一線如何選擇?肯定不能再用曲妥珠單抗和帕妥珠單抗了,那沒關系,應用T-DM1,第二代的HER2 ADC。在曾經的王者壟斷期,在整理皮下注射的藥物之際,居然發現已經有了皮下注射劑型。真的豪橫。現在是面臨阿斯利康/第一三公的強勢來襲的第三代ADC藥物——DS-8201,不知羅氏還能怎樣進行産品更新疊代。

相較于其他幾種單抗采用透明質酸方式實作皮下給藥,康甯傑瑞的恩沃利單抗是通過單域抗體,也就是納米抗體的方式,分子量較小。是首個實作皮下給藥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惡性良性腫瘤單抗皮下給藥與腹腔灌注雙抗,給藥方式的差異化競争淺析

根據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查找的資料,全球主要幾家參與PD-1/L1市場競争的跨國公司,均有PD-1/L1單抗皮下制劑正在開展臨床研究。

腹腔灌注雙抗——卡妥索單抗

卡妥索單抗是全球上市的首款雙抗産品,靶标分别為EpCAM與CD3。

  • CD3是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免疫檢查點,位于T細胞表面,能夠激活T細胞的免疫功能。
  • 人上皮細胞粘附分子(EpCAM)是一種Ⅰ型跨膜糖蛋白,會表達于正常體細胞上,但在正常情況下被一些特殊的機制屏蔽了功能,不會發揮作用。在一部分類型的癌細胞(如卵巢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宮内膜癌細胞)的表面,多至覆寫整個細胞,是常見的表達最強的惡性良性腫瘤相關抗原之一。
惡性良性腫瘤單抗皮下給藥與腹腔灌注雙抗,給藥方式的差異化競争淺析

最先準許的卡妥索單抗适應症是惡性腹水。

機制在于,引起惡性腹水的上皮癌細胞中,EpCAM的表達普遍上調;但人體正常的腹腔内層為間皮起源,EpCAM的表達很低。這樣的表達差異使EpCAM成為了一個用于治療惡性腹水的良好靶标。最讓我感到值得探索的就是卡妥索單抗是腹腔注射的方式,用來治療惡性腹水。

另外,近年,卡妥索單抗重新走入臨床,其中一個适應症是伴有腹膜轉移的晚期胃癌。

随着惡性良性腫瘤領域各種技術的更新和集采及醫保降價,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競争環境中,有效延長産品的生命周期,是值得仔細考量的一個話題。原本想深入寫一點有關皮下注射的技術壁壘和ADA過高等弊端,有會議沖突,留待下次再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