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軍最後通牒:抵抗等于全滅!澤連斯基稱準備談判,向G7索要500億美元支援!這些品種能否延續強勢?

剛剛過去的周末,俄方發出最後通牒!

“針對馬裡烏波爾的最後通牒被拒絕後,俄羅斯威脅‘消滅’抵抗者”,CNN以此為題釋出消息稱,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4月17日證明,其要求被包圍在馬裡烏波爾的烏軍投降的最後通牒被無視。俄方稱:“如果有進一步的抵抗,他們将全部被消滅。”

據報道,在一份聲明中,俄羅斯國防部表示,那些被包圍在該市一座鋼鐵廠的烏克蘭士兵已被敦促 “自願放下武器投降,以挽救他們的生命”。

路透社報道稱,俄羅斯敦促被圍在亞速鋼鐵廠内的烏方武裝人員和外籍雇傭兵,從莫斯科時間4月17日清晨6時到下午1時放下武器投降。俄國防部的聲明說,然而,根據無線電截聽的内容,基輔當局禁止就投降問題進行談判。

此外,還有許多新的消息:

1.俄國防部:俄軍已完全剿滅馬裡烏波爾市内的烏軍、亞速營和外國雇傭兵

當地時間4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已在馬裡烏波爾市區完全剿滅亞速營、外國雇傭兵和烏克蘭部隊。俄國防部還表示,沖突發生以來,烏克蘭軍隊、國民警衛隊和雇傭軍累計陣亡人數達23367人。

2.澤連斯基:烏方準備就烏拒絕加入北約和克裡米亞地位問題同俄羅斯談判

當地時間4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網絡媒體采訪時表示,烏方準備就烏拒絕加入北約和克裡米亞地位問題同俄羅斯進行談判,但前提是俄方停止軍事行動以及其武裝力量從烏領土撤離。

3.俄國家杜馬主席:澤連斯基關于俄烏談判的言論是緩兵之計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17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關于俄烏談判的言論是緩兵之計,其意圖是為向北約尋求軍事援助争取時間。沃洛金說,澤連斯基要做的是快速從頓巴斯地區撤軍以及不加入結盟組織等。

4.馮德萊恩:歐盟新一輪對俄制裁将主要針對銀行和能源

當地時間4月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接受德國《圖檔報》采訪時透露,歐盟拟議中的第六輪對俄制裁,将主要針對俄最大商業銀行俄聯邦儲蓄銀行,同時将采取漸進式措施切斷歐盟自俄羅斯的油氣進口。馮德萊恩說,歐盟制裁的主要目标是繼續壓縮俄羅斯的油氣收入。

另據了解,歐盟的最新對俄制裁措施将不會在本月24日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前推出,以免影響法國選情。

5.俄國防部:俄軍摧毀位于基輔州的一個武器彈藥制造廠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4月17日釋出的戰報,過去一晝夜,俄軍持續打擊多處烏克蘭軍事目标,其中包括利用高精度飛彈摧毀了位于基輔州的一個武器彈藥制造廠。

另外,俄國防部表示,其截獲的電報顯示,烏克蘭政府禁止被包圍在亞速鋼鐵廠内的烏克蘭軍人和外國雇傭兵投降。俄方稱,根據投降人員的陳述,目前在亞速鋼鐵廠還有大約400名外國雇傭兵。

6.烏克蘭向七國集團索要500億美元财政支援

據路透社報道,烏克蘭總統經濟顧問奧列赫烏斯堅科(Oleh Ustenko)表示,烏克蘭方面近期更是向G7國家提出要求,該國要求七國集團(G7)提供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3200億元)的财政支援,并考慮發行零息債券,以幫助其彌補未來6個月與戰争相關的預算赤字。烏克蘭總統經濟顧問還說,烏克蘭需要1萬億美元來彌補戰争損失。

7.澤連斯基稱頓巴斯戰鬥将決定烏克蘭命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7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烏克蘭将為頓巴斯戰鬥,這将決定烏克蘭的命運,烏克蘭不會為了結束與俄羅斯的戰争就放棄烏克蘭東部領土。

澤連斯基同時表示,如果還有談判機會的話,那麼烏克蘭會談下去,但不接受俄羅斯的最後通牒。澤連斯基還說,不排除俄烏沖突未來走向的另一個版本,那就是烏克蘭能和俄羅斯打上10年。

上周受外部因素影響,國内周漲幅最大的是原油系商品和油脂系商品,上海原油周漲幅10.33%,高硫燃料油周漲幅11.00%,低硫燃料油周漲幅11.56%,LPG周漲幅9.80%,棕榈油周漲幅8.45%,菜油周漲幅6.04%。本周這些商品是否還會延續漲勢?又有哪些因素需要投資者重點關注?

市場關注焦點有變,石油禁令将對全球原油供應形成巨大沖擊

上周,國際油價呈先抑後揚的走勢,油價連續三日大幅上漲。截至上周五,NYMEX WTI主力5月合約收于106.54美元/桶,周漲幅近10%;ICE Brent主力6月合約收于111.66美元/桶,周漲幅超10%。國内的上海原油主力2205合約收于690元/桶,周漲幅近12%。

“上周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傳出消息歐盟打算分階段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令。此前歐盟已正式通過對俄羅斯的第五輪制裁措施,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且禁止大多數俄羅斯卡車和船隻進入歐盟。本輪俄羅斯石油禁運提議最早将在4月24日法國最後一輪大選投票之後進行談判,如若歐盟能克服内部分歧最終實施石油禁令,将對全球原油供應再度形成巨大沖擊。”光大期貨原油燃料油研究員杜冰沁說。

申銀萬國期貨原油分析師董超告訴記者,上周原油大漲主要因素還有市場消化了前期美國連同OECD國家大幅放儲的消息,布倫特原油在短暫下破100美元/桶支撐後重新回到先前的100—120美元/桶區間。另外,3月OPEC原油産量資料不盡如人意,僅比2月增産5.7萬桶,而按照此前協定OPEC需要增産25萬桶/日。同時3月OPEC實際産量比目标産量低80萬桶/日,其中奈及利亞和安哥拉合計低了64萬桶/日,考慮到這兩個國家的現狀,短期産量很難有效提升。在以上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油價上周出現了明顯反彈。

目前主導原油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董超認為,目前主導油價的因素主要是三個:一是俄烏沖突态勢以及歐洲的态度。俄烏目前處于打打談談的狀态,這種狀态的切換本身就會造成油價波動。另外,歐洲的态度也在不斷變化中,目前德國一直堅持俄羅斯是歐洲重要的能源提供者,不能“一刀切”地切斷其供應。之後需要關注歐洲能否通過對俄的原油禁令。二是産油國和用油國之間的博弈。現在原油更像是一個回合制遊戲,棋手在各自回合出招,消費國的招數就是不斷大量放儲,而産油國是嚴格控制産量。至今為止,OPEC各國都很好地抗住了壓力。三是一些可能打破平衡的潛在因素。目前油價處在一個供需緊平衡的狀态,一旦發生突發事件,都會造成油價大幅波動,比如葉門對沙特的空襲、利比亞石油裝置老化等此前不值一提的小事都會被放大。

“目前地緣政治因素帶來的供應損失風險仍占據油價波動的主導地位。”杜冰沁說,本月全球三大機構月報再度下調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EIA、IEA和OPEC分别下調81萬桶/日、26萬桶/日和10萬桶/日,市場對需求的損失基本達成一緻,但對供應方面的損失仍存分歧。IEA預計4月和5月俄羅斯供應損失分别為150萬桶/日和300萬桶/日,而 OPEC+ 3月産量增幅繼續不及預期,且仍堅持謹慎增産計劃,疊加全球原油庫存處于多年低位,原油市場供應短缺給價格帶來的影響仍難以完全消退。

本周,市場需要關注什麼?

“市場關注的焦點仍在對俄羅斯供應損失的重新評估。”杜冰沁說,由俄烏局勢進一步引發的制裁仍在更新,此前由于一些成員國高度依賴俄羅斯供應,是以歐盟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一直未能實施。如若歐盟能克服内部分歧最終實施石油禁令,将對全球原油供應再度形成巨大沖擊。在目前能源制裁或将加碼的背景下,預計原油價格整體維持高位寬幅振蕩狀态。

董超告訴記者,經過一周的反彈後,油價進入了相對較為平衡的區間,雖然仍存在上漲動力,但已經開始衰竭。後期關注4月24日法國大選和之後的歐盟會談情況,相比現任總統馬克龍,另一位候選人勒龐在俄烏問題上更偏向俄羅斯,其并不傾向對俄的能源制裁。

供需錯配是油脂上漲的主導因素,後市需關注播種和疫情情況

上周棕榈油和菜油漲幅僅次于原油和燃料油,造成油脂大漲的因素有哪些?

國元期貨油脂研究員劉金鹭表示,上周棕榈油與菜油大漲,在于多重利多共振。一方面,MPOB報告的意外利多是對全球油脂供應吃緊現實的驗證;另一方面,俄烏局勢再度惡化,短期出口限制以及中長期産量回落的預期,使得葵花油、菜籽油後續供應仍存在危機,全球油脂需求持續轉向棕榈油及豆油。

“俄烏局勢持續發酵導緻烏克蘭油籽油料産量大幅下降的預期是影響上周棕榈油和菜油大漲的主要原因。”中輝期貨油脂研究員賈晖說。

劉金鹭認為,二季度棕榈油基本面的主要沖突在于産地供應端的恢複能否滿足全球油脂的需求增長,而菜油基本面的沖突在于,加拿大新季菜籽能否達到預期填補去年減産造成的庫存短缺,以及俄烏菜籽供應受阻能否得到解決。在供應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的背景下,油脂存在繼續上漲的基礎。

據悉,俄烏局勢的持續發酵引發市場于油脂供應進一步短缺的擔憂。烏克蘭作為全球最大的葵花籽産量國和葵花籽油出口國,市場預期烏克蘭新年度油籽産量有減半的可能,其中葵花籽産量預計為980萬噸,遠低于上年度的1690萬噸。而黑海地區葵花籽油貿易的中斷已經導緻歐盟對棕榈油進口大幅增加,馬來西亞3月出口資料顯示,對歐盟的棕榈油出口量環比增長48.3%。另外,全球第二大植物油消費國印度,也開始尋求葵花籽油的替代品,其3月棕榈油進口量較上月增長18.7%。

另外,作為棕榈油的主要出口國,馬來西亞植物園采摘勞工恢複問題仍未解決,上周馬來西亞國家原産業部部長祖萊達表示,将從4月15日起每天開會,以加快外來人員的審批程式。目前棕榈油收割勞工缺口還有75000人,勞動力短缺預計影響10%—15%的棕榈油産量。

上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産量的大幅下滑導緻全球庫銷比達到曆史最低,而新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種植恢複預期不及常年,持續幹旱的天氣令加菜籽産量恢複的擔憂加劇。“作為全球第三大植物油出口國阿根廷,從上周一開始的卡車司機罷工事件,也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看多情緒。”賈晖說。

劉金鹭認為,從大陸棕榈油供應看,受制于成本端,大陸進口利潤倒挂難題短期難解,二季度買船仍不樂觀。海關3月資料顯示,大陸棕榈油進口預報裝船14.29萬噸,同比下降59.89%。另有資料顯示,大陸重點地區棕榈油商業庫存約29.3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51.48噸。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當下市場的新特點在于,俄烏沖突的系統性風險影響愈加突出,種植向好的增産預期與油脂替代的需求增長存在博弈。

“面對持續走高的油脂價格,市場消費意願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賈晖說,為應對印尼棕榈油出口政策的調整以及烏克蘭供應下降的影響,印度已經開始增加豆油的采購,而國内棕榈油進口利潤的持續倒挂也使得國内進口意願不足,國内港口棕榈油庫存達到曆史低位,廣東地區棕榈油9月基差2000元/噸以上,江蘇地區豆粽現貨價差-2000元以上,棕榈油消費将會受到抑制,國内棕榈油市場表現出“低進口低消費”的局面。

劉金鹭介紹,地緣政治沖突下,棕榈油對葵油、菜油的替代效應愈加明顯,加之部分國家齋月将至,油脂食用消費需求将迎來一波提振。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SEA)的資料顯示,印度2022年3月棕榈油進口量為53.98萬噸,高于2月的45.48萬噸;葵花籽油進口量為21.24萬噸,高于2月的15.22萬噸。但據市場估計,由于4月印度沒有從烏克蘭進口葵花籽油,預計4月葵花籽油進口量将銳減至8萬噸。

2021年加拿大菜籽受惡劣天氣影響大幅減産,全球菜籽絕對庫存偏低,地緣政治沖突下,全球占比超23%的俄烏兩國菜籽供應仍存在危機,加拿大春播壓力同樣對外盤菜籽價格提供支撐。近期國内進口菜籽及菜油利潤仍處于倒挂狀态,沿海油廠以觀望為主,買船不積極,菜油供應偏緊。海關資料顯示,大陸3月菜籽油進口預報裝船10.41萬噸,同比下降59.55%,油菜籽進口預報裝船0.41萬噸,同比下降98.75%。

賈晖認為,在俄烏局勢和馬來西亞棕榈油采摘問題解決之前,油脂供應偏緊狀态預計仍将持續,這會繼續支援國際油脂價格走勢。相對走高的棕榈油價格将會導緻豆油替代性增強,美豆油價格已經創出新高,而中國和印度對棕榈油的采購消費需求也将受到一定抑制。最新資料顯示,馬來西亞4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環比減少20%以上。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