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作者:丹青之約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2022年清明節,下午3點50分,彭城畫派畫家馬培童接到著名藝術評論家陳傳席教授寄來的三幅題字:一幅“彭城刻石皴”和二幅“彭城新漢畫”。

這是三幅十分有文化意義的題字。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去年,陳傳席教授研究中國焦墨畫以及徐州的“彭城刻石皴”,寫出了聞名全國的“焦墨畫的新發展”評論,指出“彭城刻石皴”是“前人沒有的新建立”,為中國“焦墨畫發展闖出了新路子”。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早前,大陸著名藝術評論家丹青飛狐、丹青居士等對“彭城焦墨畫”做了深入評說,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崔曉東主任相繼為“彭城刻石皴”題字,今天陳傳席教授又為之題字,至此可以說,徐州彭城畫派的“彭城刻石皴”得到從學術界到民間藝術家的廣泛認可。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今年以來,彭城畫派畫家馬培童先生又深入嘗試“新漢畫”的創作,楊世明先生建議命名為“彭城新漢畫”,并在微信裡加以傳播。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院長看到“彭城新漢畫”作品予以點贊,陳傳席教授看到“彭城新漢畫”新作又欣然題字“彭城新漢畫”。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彭城刻石皴為彭城畫派創造了新語言,彭城新漢畫又為彭城畫派增添新活力。盧禹舜院長的點贊,陳傳席教授的題字,給徐州彭城畫派“群體性焦墨畫創作”送來了巨大的推動力!

對徐州群體性焦墨畫創作來說,今年的清明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楊世明于《鐵牛書屋》

2022年4月5日清明節

4月5日20:00許,陳傳席教授已審閱此文。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附:陳傳席教授評論“焦墨畫的新發展”。

焦墨畫的新發展

——馬培童的彭城刻石皴

陳傳席

凡是能稱為好畫的,必有突出的特點。一幅畫有優點不容易,有特點就更不容易了。

徐州畫家馬培童的焦墨畫就很有特點。他選擇的題材是吳哥窟的佛教造像和秦始皇兵馬俑,還有徐州出土的漢畫(以漢墓出土的兵馬俑和畫像石、畫像磚為主)。

他用焦墨創作,看上去是很寫實的,實際上他的筆墨有新的建立。他畫的佛像人像也利用了素描的形式、方法,而他卻利用甲骨文、金文、畫像石以及敦煌壁畫的形式方法作為表現的筆墨,看上是素描的暗處、明處或灰處,仔細觀看卻是甲骨文金文等。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馬培童是徐州人,對徐州的畫像石十分熟悉也十分有感情。他不僅把畫像石的内容化作人像佛像的筆墨,而且整個畫面都有畫像石的感覺,但畫出來又是佛像或人像。他的焦墨筆下有力度、有韌性,蒼渾樸茂,深沉雄大,這是前人作焦墨畫所沒有的,是以馬培童發展了焦墨畫。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馬培童的焦墨畫,人又稱彭城刻石皴。他用筆墨畫出刻石的感覺,這感覺又特别似徐州的畫像石,是以稱為彭城刻石皴。

馬培童把古今中外的很多藝術先生綜合在一起,作有機的化合,闖出一條新路。希望他繼續深入地研究,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來。

2021年12月28日于中國人民大學

陳傳席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

連結:陳傳席,1950年9月生于山東,江蘇徐州人。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兼任中國佛教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1980至90年代中期從事中國美術史研究,出版《六朝畫論研究》、《中國繪畫美學史》、《中國繪畫理論史》、《中國紫砂藝術》、《精神的折射》。

陳傳席于1995年後轉向美術批評,20年前他第一次提出“正大氣象”、“陽剛大氣”,以振奮民族精神,反對殖民文化,提倡民族正氣。因《民族正氣和題材》論文,陳傳席被美術界公認為全國美術批評第一人。他的評論在當代産生巨大的正能量,改變了一代繪畫風氣。

陳傳席教授為“彭城新漢畫”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