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先來欣賞一幅對聯: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筆墨空靈如清風之出岫,空若無物而自有氣韻流動。白酒雲液、澗底雪腴,即屬此類。斬斧齊的筆畫、内緊外松的結字,似《圭峰碑》之淩厲,空靈更甚于此碑。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此聯(上圖) 則是以柳公權《玄秘塔碑》基礎,根據自己的書法追求适度變幻,書風更加險峻清奇,以柳骨之清峻暗合六朝之風骨,有似清風泠泠,寒雪凜凜,仿佛如出世高士。

作者是誰?落款寫了:溥儒沒錯,是末代皇孫溥心畲。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溥心畲,1896年生,1963年逝世、名儒,字心畲,号西山逸士。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自幼飽受舊王孫之痛。三十歲後潛心書畫。一九五零年赴台灣,書課徒為活,其後任國立參灣師範大學教授,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并稱“南吳北溥”。著有《寒玉堂論畫》等。

于書法,溥心畲早年學《玄秘塔》,而後學裴休在《圭峰碑》上用功最多。溥心畲一生走的都是純帖學之路。南渡台灣後被成為“台灣帖學第一人”

觀其一生的楷書道路,本編認為給我們有以下啟示: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一、溥儒留下來的作品好多都是臨帖之作。結合其在《寒玉堂論畫》中的一些觀點,足以說他一生追尋傳統、堅持臨帖,直到晚年才自稱有自己的東西。這點和書法大家的成功路一樣,給我們書法愛好者指明了方向。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二、溥儒一生以帖學為自我标榜,和我們現在大部分人不一樣的的是:雖然他的楷書以唐楷為根基,但他書法入門絕不是一上手就寫“柳體”,而他是以篆隸入手、進而由楷書進入行書。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三、楷書練習中溥儒在他的書論中一向主張寫小字必須先寫大字,先寫大字才能充分體會運筆和書之體勢。尤其是“練大字”鍛煉提按能力和“雙勾”提升運筆的能力相結合才能打牢楷書基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四、溥儒學書法一生都在強調“用筆得其氣骨”。得其氣骨意味着不能對字帖一味地模仿,而要體會法帖之神韻,就像很多人學顔柳把字最終寫死了,就是因為徒學其表,不能得其神韻的結果。

溥儒在其作品中用筆果斷、棱角分明,骨力強勁,尤其是晚年的作品筆墨空靈,點畫在精到的同時更顯靈動。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五、溥儒在其書論中強調的另一個觀點是:書法的用筆無論是寫大字還是小字都要追求兩個字“精到”,無論真草隸篆“精到”是第一要務。這個應該怎麼了解?其實反映在書寫中就是要求“筆筆送到”,這不僅是學書法的嚴謹态度,也是隻有精到了才能有更進一步,比如對意象的追求等。精到是書法的必備條件,否則就是荒肆和有失法度。

他的小楷也是,一個字一個字都很清楚地交代了筆畫的出入,而且字的間隔也把握的很好。最精妙的是,在這樣需要注意字形(小楷)的書寫中,溥心畲也沒有忘記表達好書法中的意。這是溥心畲書法的閃光點。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的書法内容也多為自己所寫的詩詞,這樣更容易通過書法抒發個人情感。縱觀目前書法拼、貼、染可謂形式多樣,抄幾首古詩詞隻能讓書法更加美術化。溥儒生逢亂世,在碑學成為主流的時代背景下他一生也不為其擾,從二王到唐楷堅定地走出了自己的帖學之路,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溥儒作品欣賞▼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他主張寫小字先練大字,來看看他寫的楷書,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