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作者:牧海

今年1月,靖江市民陳先生在長江邊釣獲一隻罕見的甲魚,體重達到了8斤,此事在朋友圈裡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該甲魚的背部呈橢圓形,腹部為白色,體長約40公分。就體型而言,這隻甲魚堪稱是“鼈中尤物”,比國内常見的中華鼈明顯大出一圈,規格差距不是一丁半點。

然而,專家的鑒定卻讓陳先生感到意外:這并不是長江中的本土甲魚,而是來自美國的入侵物種,學名為佛羅裡達鼈,也叫美國山瑞鼈、珍珠鼈。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和中華鼈相比,佛羅裡達鼈生長更快,體型更大,很容易讓人對其年齡産生誤解。比如在2021年5月,河南南陽鎮平縣的村民捕獲一隻巨鼈,體長超過半米,重量更是達到了46斤。很多村民稱其是“百年老鼈”,個頭非常罕見!最終,村民做出了自認為“妥善”的處理:将巨鼈放生到了當地的趙灣水庫。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事實上,這隻46斤重的佛羅裡達鼈遠遠達不到“百歲高齡”。首先,這種鼈最早是在1993年引入大陸廈門,至今僅30年,該鼈傳入河南的時間則更晚,是以“百年巨鼈”實際上是30齡之内的“青年鼈”。其次,佛羅裡達鼈長肉速度很快,養殖條件下每年可增重4斤以上,最大增重可達10斤,完全有可能在5~8年内就長到40斤。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各地發現的佛羅裡達鼈往往被“二次放生”。2021年11月下旬,廣東廣州的一位釣友在流溪河釣獲一隻30斤的老鼈,路人見狀稱是“鎮河之鼈”,紛紛勸釣友放生。最後,這隻巨鼈被人以1200元的高價購走,據說也是為了放生祈福。

佛羅裡達鼈作為外來物種,為何會被頻頻放生呢?

原因要從兩個方面說起。其一,佛羅裡達鼈和本土的中華鼈長相相似,很多群眾缺乏專業的鑒定知識,無法一眼“看穿”外來鼈的真實身份;其二,龜鼈在大陸的傳統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寓意吉祥、長壽,放生龜鼈也成為了民間風氣。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古人把“龍、鳳、麟、龜”奉為“四靈”,而“四靈”中唯一現實存在的動物就是龜類(包括鼈)。是以,龜鼈類物種自然而然就受到了特殊的優待。《史記·龜策列傳》中有記載:“龜者,天下之寶也”,民間更流傳有“龍龜”、“神龜”、“靈龜”等稱謂,此類描述難以盡述。由此可見,龜鼈深受放生者歡迎并不是沒有根據。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在有自然分布的水域中,适度放生本土鼈種無可厚非,但對于佛羅裡達鼈而言,放生卻是一種有害行為,不利于自然生态的平衡。如果外來鼈實作了自然繁殖,結果就是不斷排擠、取代國内的本土鼈種,善意的“放生”也就成了變相的“殺生”。

其實,佛羅裡達鼈進入野外水域“早有預示”。2004~2006年,國内曾掀起一陣養殖佛羅裡達鼈的熱潮,火爆的消費拉動了飼養需求,養殖規模迎來了空前的繁榮。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2009年的一篇論文揭示了佛羅裡達鼈的受歡迎程度:當時,大陸的海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16個省區都将其作為主推的商品鼈,養殖頻率和中華鼈不相上下。佛羅裡達鼈具有近乎完美的養殖特性:容易成活、生長快、性成熟周期短,不易産生病害,這些優勢都直擊中華鼈的“養殖痛點”。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更為重要的是,佛羅裡達鼈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均屬上乘,背甲四周生有肥厚的結締組織,因呈下垂狀而被稱為“裙邊”,味道極其鮮美。相比于中華鼈,佛羅裡達鼈的“裙邊”更加發達,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也更勝一籌,是以市場熱度很高。出于效益考慮,不少養殖戶選擇退出中華鼈市場,轉身投入外來鼈的淘金浪潮。

近年來,佛羅裡達鼈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養殖管理暗藏隐憂。對養殖戶而言,佛羅裡達鼈是個“寶”,但到了野外環境,它卻是一個不小的隐患。該鼈适應性強,食性貪婪,每年可産3次卵,每次能産20~30枚,且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生态危害不容忽視。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據報道,國内發現該鼈種的地點已有廣州段的珠江水域、南甯的邕江、上海的松江華亭湖。此外,京杭大運河江蘇段、溫州某小區、宿遷泗洪縣等地都發現過野生的佛羅裡達鼈。

最讓人擔心的還是黃河。黃河為西北、華北提供了“生命之水”,是大陸發展内陸經濟的重要軸線。黃河的生态資源保護受到了大陸的高度重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暫未啟動)就是為了解決黃河缺水、生态惡化的問題。然而,如今的黃河卻深受外來物種的侵擾,佛羅裡達鼈就是其中一種。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據黃河水産研究所調查,侵入到黃河流域的外來水生物種已有41種,其中有17種已經适應了黃河的水環境。黃河流域的居民曾多次發現陌生龜鼈類的身影:2009年6月,銀川市愛伊河的三一支溝内驚現一隻13斤重的鳄龜;同年,又有人在西安市的浐河捕捉到一隻佛羅裡達鼈。

張紅星等學者指出,黃河生态環境多樣,中遊河面寬闊,分布有大面積的水域和濕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是江心島、沼澤等濕地地區,可為魚類、兩栖類和爬行類提供重要的栖息、繁殖場所。這種自然環境比佛羅裡達鼈的原産地更加優越,也更适合該物種的繁衍栖息、種群擴建。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諸多報道均表明,佛羅裡達鼈在野外存活已成為不争的事實。該鼈現身黃河并不是一件好事,這可能意味着該物種的生存能力在提高,分布範圍在變廣,需要加強防範。

還有人擔心佛羅裡達鼈會在國内泛濫。這種觀點并非無中生有,因為在國外已有先例可循。

1978年,約90萬隻佛羅裡達鼈“落戶”西班牙,引種的初衷是為了發展養殖經濟。由于管控不力,養殖場出現嚴重的逃逸事故,這些美國鼈在西班牙的河流、湖泊中迅速繁衍,以至于成了臭名昭著的“生态殺手”,嚴重威脅當地土著物種的生存。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那麼,國内的佛羅裡達鼈是否也有泛濫的可能呢?從分布現狀來看,佛羅裡達鼈的分布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珠江、長江以及黃河流域均涉及其中;從隐患來源上看,錯誤的放生行為仍然存在,這就給全面清除外來鼈帶來了困難;從生态習性來看,佛羅裡達鼈無疑是個“狠角色”。是以,該物種泛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還需要繼續觀察。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外來物種的入侵可分為四個過程:侵入、定居、适應、擴散。目前,國内的佛羅裡達鼈正處于定居和适應的階段,尚無迹象表明已發生大規模的擴散。通常情況下,一旦外來物種發展到了擴散期,要徹底控制住就十分困難了,比如:大陸引入的小龍蝦就處于擴散期。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20世紀30年代,大陸江蘇南京最先引入了小龍蝦,但一直不溫不火、“無所作為”。直到本世紀初,小龍蝦突然在國内爆火,“稻田養蝦”模式在長江沿線得到大力推廣,小龍蝦的分布也一路從長江下遊擴散到了中遊,目前已抵達四川、重慶一帶。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2019年,全國小龍蝦産量達到了208.9萬噸,是90年代的310多倍,全國20多個省市區均發現、養殖有小龍蝦。由于野外種群局部泛濫,長江堤壩、水田景觀(如雲南哈尼梯田)以及西南某自然保護區均受到小龍蝦的威脅,自然環境深受其害。

佛羅裡達鼈會不會和小龍蝦一樣,随着養殖推廣而大量侵入野外并形成種群呢?為此,養殖區域有必要加強防逃管理,廣大群衆也應養成科學的放生理念,學會分辨外來鼈與本土鼈。

佛羅裡達鼈侵入中國多地,黃河已見其蹤迹,有泛濫的可能嗎?

中華鼈

就佛羅裡達鼈和中華鼈而言,兩者的區分主要是:1,體型。前者個頭更大,雄鼈平均體重在5斤以上,成年的雌鼈個頭更大,平均在13斤以上,大的能達到40~80斤,而中華鼈一般隻有2~3斤;2,疣突。佛羅裡達鼈又叫珍珠鼈,其背甲靠近脖頸處有一排珍珠狀的疣狀凸起,中華鼈背甲的前緣則非常光滑,沒有凸起。3,“裙邊”。佛羅裡達鼈的裙邊比中華鼈更大更肥厚。

總之,佛羅裡達鼈的繁殖和入侵狀況仍處于觀察階段,短期内不會泛濫。如果下次在野外發現了佛羅裡達鼈,不要再盲目放生了,無害化處理才是最妥善的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