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文/蕙之路

圖/來源網絡,與文無關,侵删

-

在日本奈良的一家醫院,有一位工作了70餘年的心理醫生,中村恒子。她是日本乃至全世界從事心理學時間最長的一位醫生。

在她90歲高齡之際,根據自己的生平際遇寫成一本書,告訴我們,《人間值得》。

初讀這本書,覺得不過是一碗溫熱的心靈雞湯;讀完仔細揣摩,方明白字裡行間都是閱盡千帆後的睿智與通達。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恒子奶奶出生于一個貧寒家庭,16歲在戰亂中外出求學謀生,朝不保夕;成家後丈夫是個酒鬼,不管孩子不養家。可以說,她拿到手的,是一副不折不扣的爛牌。

曆經生活煎熬,恒子奶奶走上醫生的道路。堅持工作70年,在90歲高齡時仍然每周連續工作4天。

工作不快樂的年輕人,婚姻不和諧的中年人,人人仰慕的企業家,都願意向她敞開心扉。她溫暖、慈愛的話語,總能讓人們重新點燃對生活的勇氣。

回首往事,遙望未來,她說:“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她活成了人間一束光,把到手的爛牌打成王炸。

她的幸福秘訣其實很簡單:為了錢工作,守護家庭幸福,簡單生活每一天。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為錢工作,理所當然

人為了什麼而工作?

“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為了實作自我價值”……

這些回答都對。

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人首先得活着,然後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實作夢想。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恒子奶奶認為:“為了錢而工作,并不是可恥的事情,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樣的感悟,來源于自己的經曆。

由于家庭經濟拮據,父母難以維持幾個孩子的學業,年輕的恒子憂心忡忡。

此時,她在大阪做醫生的叔叔說“誰如果願意做醫生,他會解決所有的學費”。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6歲的恒子背着行李,冒着紛飛的戰火,奔向位于大阪的女子醫專,從此走上了學醫的道路。

為什麼工作?對恒子奶奶來說,就是為了賺錢,為了活着。這個理由天經地義。

其實,不光是我們這樣的普通社畜,那些名人志士,業界精英也要為了生活,在職場上打拼煎熬。

老舍說:

“我現在就是這樣,一天到晚都在做事,全是我不愛做的。”

魯迅說:

“在錢下呼吸實在太苦了。苦還不妨,受氣卻難耐。”

如果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痛苦,不如幹脆而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隻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

解決了活着這個前提,其他選擇都相對簡單許多。

想努力工作實作人生理想?

可以!996、007、715多種拼命模式随便挑。

想就地躺平随遇而安?

也可以!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也自有樂趣。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珍視婚姻,不懈成長

美國情感專家溫格說:“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

婚姻并不是全完完美,但它畢竟不是一件衣服,不喜歡了可以随手扔掉。

婚姻中總有令人割舍不下的東西:比如孩子,比如維持生計的錢,比如向往的溫暖……

在不幸福的婚姻中,抽慧劍斬情絲是一種勇氣,但守候自己所珍惜的,又何嘗不是一種堅忍!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恒子奶奶的丈夫人品不錯,但婚後她發現,丈夫愛喝酒,後來發展成酗酒。

他把收入都用來和朋友喝酒,根本無力養家,酒後還會責罵孩子,讓全家惶惶不安。

年輕的恒子也常常處于憤怒的狀态:為什麼不改變!為什麼不了解我!她幾次拿離婚做威脅,丈夫卻隻能安分一陣子,很快又故态複萌。

面對令人失望的婚姻,無法改變的老公,恒子前思後想,最後還是決定守護婚姻,維持家庭和睦。

她迅速調整心态,由期望老公改變成關注自己成長,同時調整了自己對幸福婚姻的預期。

她認識到:“用盡千方百計,耗費幾年甚至幾十年想要改變他人,隻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

她重新設下底線:“總之,堅持到孩子結婚,如果孩子結婚時我們并肩而立緻辭,就還是夫妻。”

她不再對丈夫提要求,而是自己努力工作,養家糊口。

她把孩子的學習、成長放在第一位,為了這個目标,她忍下了婚姻的不如意。

長期的努力工作,使她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成為職場骨幹,得以”在工作中享受快樂時光“;在對丈夫停止抱怨後,孩子們也能在和睦的家庭裡成長。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數年後,恒子奶奶的大目标實作了。

她的兩個孩子都成為能獨當一面的人才。在長子、次子的結婚儀式上,她和丈夫共同緻辭。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們最終沒有離婚。她的老公變成了一個溫和、慈愛的人,兩人度過晚年平靜幸福的時光。

與恒子奶奶相比,現代人對待婚姻的離合太過草率,以為離婚就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遇到婚姻問題時不是想到去解決,而是直接放棄。

正如一位網友問奶奶:“為什麼現在的戀人不能像你們那代人,走那麼遠?”

奶奶這樣回答:“我們那時候東西壞了隻想着修,現在人們隻想着換。”

面對婚姻中的一地雞毛,總以為換一個伴侶,或許一切就好了。

然而,一個人如果沒有經營婚姻的能力,就算換一個伴侶,也不過是出了狼巢又入虎穴。

不論婚姻是否遇到波折,都不妨學學恒子奶奶。珍視婚姻,永不停息自我成長的步伐,願意為家庭和睦做出最大努力。

畢竟,在家那方小小的屋檐下,守護的是全家人對幸福最深切的向往。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簡單生活,活在當下

現代人的焦慮,一個原因是想要的太多,另一個原因就是考慮得太遠。

心理咨詢師陳海賢博士曾講過一個來訪者的例子:

一個博士生為了畢業,需要發表一篇SCI文章。但千頭萬緒,他不知道該從哪開始準備,更擔心因為寫不出來無法畢業,多年努力付諸東流,終日寝食難安,焦慮不已。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面對這個焦慮的來訪者,陳老師問了兩個問題:你現在能做什麼?你願意做嗎?

在逐漸的引導下,這位博士梳理出自己可控的、能操作且願意去做的事,比如多讀些專業文獻,多幫導師做實驗收集資料等等。

在逐漸推進的過程中,他終于完成了論文,順利畢業。

《得道頭條》的主理人徐玲老師也分享自己的心得:

“我很少焦慮,因為我總是把關注點放在具體的事情上,而不是完美的人設上。

我從來不去想“理想狀态”是什麼,而是今天具體要做什麼。把無窮的事項變成有限清單。隻要把日程表上的工作事項和要陪家人做的事情完成,我就可以給自己打100分。”

恒子奶奶也深谙此道。

她的座右銘是:不求功成名就,隻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足夠了。

因為不貪心,不和别人比較,是以她總是心态平和,步履從容。

她還說:“對未來擔心也沒用,你有忽略眼前的事嗎?我隻關心眼前的事。”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她拿自己的人生經曆來舉例:

“對于經曆過戰争及戰後混亂的我來說,從未想象過會有這麼富裕的時代,也不敢相信自己能工作到這把年紀。有誰能想象出這樣的情況呢?”

既然未來無法想象,不如關注當下。

丈夫酗酒,孩子體弱多病,生活中有太多事讓她煩惱不已。即便如此,恒子奶奶還是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好好對待生活,而現實也給了她最好的回報。

當你努力做好當下的事,你會驚喜地發現,你的擔心已經煙消雲散。

曾國藩曾說:“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

生活實苦,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苦難,與其焦慮擔心,不如順其自然,腳踏實地,專注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希望恒子奶奶的人生智慧之光,能給我們以啟迪,照亮漫漫人生路。

相信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90歲奶奶從業70年心理醫生,酒鬼丈夫坦言:她賺錢養我,理所應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