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鳳凰衛視《近觀中國》節目邀請外國觀察員,探訪生活在千年瓷都的“洋景漂”。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我是大牛,來自英國,目前是清華大學中國藝術史論專業的一名博士研究所學生。

我曾看到一個報道,說景德鎮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前往工作和學習,形成“景漂”一族。而每六個“景漂”中就有一個外國人,被稱為“洋景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癡迷于陶瓷制作。同為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我對“洋景漂”們的生活非常好奇。

我們到達景德鎮的第二天,恰逢2021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盡管新冠疫情肆虐,但雙年展依然收到全球2000多件參展作品,有206件作品入圍展出。充滿創造力的陶瓷器皿、雕塑、繪畫,完全打破了人們對陶瓷的固有印象。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雙年展在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辦,圖為瓷制的《史記》等舊書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在景德鎮著名的雕塑瓷廠,我遇到了來自美國的陶藝家Jeremy。他從高中起就癡迷于陶瓷,讀了兩個陶瓷碩士學位,還在美國的大學當過老師。但這些都不足以滿足他對陶瓷的熱愛。2008年,他第一次來到景德鎮,沒想到兩個月的停留,最終發展成了十三年的駐守。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雕塑瓷廠的公共窯内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雕塑瓷廠裡的闆車師傅(上圖)

Jeremy的工作室(下圖)

Jeremy的工作室一直在雕塑瓷廠,因為這是一個讓他可以“一起床就走進工作室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地方”。在雕塑瓷廠,Jeremy有長期合作的模具師傅、闆車師傅,還有最常去的公共窯,公共窯的老闆娘最喜歡叫他吉米,燒窯師傅也已經和他稱兄道弟。

十三年過去了,Jeremy說,“雕塑瓷廠就是我的家。”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1

2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3

Jeremy的創作主要為形态各異的勺子和杯子,靈感來自他美國的家鄉蘇必利爾湖的自然風光。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在景德鎮新地标淘溪川,我拜訪了“資深洋景漂”安田猛和Felicity夫婦。

安田猛1943年生于日本。因為癡迷于陶瓷制作,19歲時,他放棄讀大學的機會,進入日本一家制瓷坊做學徒,29歲時移居英國,期間從未離開過陶瓷。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2001年,安田猛第一次來到景德鎮。當時國有企業正經曆改制,陶瓷行業陷入蕭條,但安田猛觀察到,精湛的手工藝人和上萬座陶瓷作坊的存在,讓這座城市依然保有無限的可能性。

當時,安田猛已經58歲,妻子Felicity本想着,到了退休年齡,他終于可以多回家,享受二人時光了。可安田先生想去中國,想去景德鎮,并把妻子Felicity也給成功勸了過來。Felicity着實被驚呆了,這裡有陶瓷藝術家想要的一切資源,簡直就是天堂。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在景德鎮定居後,安田猛主要研習瓷土創作,Felicity則與本地工匠合作,沉心于大件陶瓷制品的創作。在他們的紅房子工作室裡,各種裝置、工具讓人眼花缭亂,還有很多工具是安田猛自己開發制作的。我還發現在他拉坯的時候,椅子嘎吱嘎吱響,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張特别傳統的中國竹編椅,他說那是他的專用椅。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安田夫婦告訴我,在景德鎮完美的一天,就是早上拿着最喜歡的包子,走進工作室,在完成一天的勞作後,和其他陶藝家們小聚,喝喝小酒,聊聊天。

“洋景漂”們見證了景德鎮的蛻變,更成為了這座古老城市的一部分。這些年,景德鎮年輕人回歸,國外藝術家往來交流,人們與世界溝通的管道也日益多元。這些都促使着景德鎮,這座古老城市的不斷更新,煥發新的生命力。

沉迷于在中國“玩泥巴”?和大牛一起認識一下“洋景漂”們吧!

編輯:劉廣韻

今日視訊推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