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嫁給謝天華,方一諾變得極其小女人,再不見離婚前的強勢。即便是面對大姑子謝丹的不友好,她都選擇忍耐并且盡力化解。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雖然謝家看上去風波平息,可從一開始到禾禾生病住院,謝丹對方一諾的看法從來沒有改變過,她一直認為方一諾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弟弟。

起初,很多人會以為,謝丹這話的意思是自己弟弟一個正常的大小夥子,不至于娶一個二婚還帶着孩子的方一諾。

可随着禾禾生病住院,謝天華的幾個高光作為,瞬間讓人明白,原來謝丹的話并沒有錯,她這個弟弟好的不是一丁半點,尤其是許多細節,讓謝天華整個人都閃耀着奪目的高光。

無可挑剔的繼父。

謝天華太好,好到讓人覺着他總有些不真實。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方一諾沒有離婚之前,謝天華就以好朋友、老同學的身份出現在她身邊。愛一個人很難,尤其是所愛的人已經結婚生子,不計回報的單向付出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在謝天華的心裡卻甘之如饴。

他曾經所求的,不過隻是看到心愛的人的幸福。謝天華尊重方一諾,哪怕曾經選擇的不是自己,但隻要方一諾需要,他就會出現并且全力幫助。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對方一諾,謝天華的掏心掏肺,即使是方一諾帶着禾禾離婚,他非但沒有嫌棄,而是承擔了對方一諾以及禾禾的照顧。

起初,人們總會用各種各樣對世俗的擔心來包裹自己,總認為人世間所有事情都有它的目的。是以很多人會刻意挑刺,站在所謂“現實”中去品頭論足地指出謝天華的過于完美。

禾禾一天天長大,謝天華開始帶着她每個月都去見肖路。這個決定謝天華肯定糾結過,雖然他心裡總會顯得别扭,可是肖路畢竟是禾禾的親生父親,這層關系這一輩子都無法劃清界限。與其等禾禾懂事之後自己得知真相,不如早早地接觸,把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謝天華沒有和方一諾講這件事,并不是真心想要瞞着她。作為方一諾上一段婚姻的旁觀者,謝天華再清楚不過當初他們為何離婚。是以,在處理禾禾與肖路之間的關系時,謝天華小心翼翼。而面對方一諾得知之後的誤解,謝天華再三的向方一諾表示,禾禾就是自己的女兒,一輩子都會對她好。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對一個人好,需要充足的感情基礎。謝天華對方一諾一輩子好,這許多人會相信,因為他一直愛着這個女人。可是,對于禾禾,這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不僅是方一諾,所有人都會在心裡打一個大大的問号:謝天華當真會對禾禾好嗎?

日常的寵愛,這似乎不足以看出一個人的本心。繼父、生父,人們總會以這樣的身份去先給别人貼一個标簽,仿佛在這個标簽之下,總親疏有别。在禾禾開始住院後,他對禾禾的那份父愛的濃烈,簡直讓所有人都都動容:雙手接着禾禾的嘔吐物、和禾禾一起剃光頭、給禾禾親手縫帶着辮子的帽子、肖家人來之後他讓禾禾主動稱呼……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親生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情,謝天華做得無可挑剔。

不計較背後,除了善良更因為愛。

楊绛先生曾說:

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在人們的認知裡,像謝天華這樣,把自己完全放在卑微位置的人,現實裡根本找不到,因為他不符合人性的自私,不符合人性本惡的劣根,不符合人們對于和自己認知價值觀相左的現象出現。

計較,是因為在乎,但是是從自己利益的角度去看。可是不計較,并不是不在乎,而是因為太在乎已經忘了自己的利益,全身心地以别人的利益為先。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善良的人,不會先去惡意揣測别人。不隻是謝天華,謝家人的善良,成了他姐姐最擔心的事情。全家人都本分老實與世無争,家人能和和氣氣的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老實的人總會被别人算計,可是偏偏又很善良的寬容别人。是以謝丹對方一諾的不友好,完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她對她沒有情分,謝丹必須要守護的是自己家人不受傷害。

親愛的小孩:看懂謝天華的“完美”,才懂謝丹“尖酸刻薄”的無奈

其實,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謝天華能對方一諾和禾禾毫無保留地付出。他的善良和他的愛,早已經超出了世人所認知的情感。

張愛玲說:

人的一生注定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這個給予了方一諾無限溫柔歲月的男人,才是真正地展現了什麼叫真正的愛。

寫在結尾。

馮唐有句話很對:向心而行,自有所成。

在《親愛的小孩》裡,有兩個角色,一個謝天華一個董帆,他們真的是把方一諾和肖路愛到了骨子裡。

明明知道找一個曾經有過婚姻的另一半,面對的不僅是複雜的關系,還面臨的是對自己内心極大的考驗。

或許,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講:目光放遠一點,你就不傷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