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了無數次關于季後賽的定義,一支球隊在季後賽可以走多遠,完全是看球隊裡面的上限球員的能力。球員的能力越強,球隊的季後賽就走得更加順暢。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因為一輪系列賽,最多需要打七場。而在這麼多場比賽裡面,對手肯定會将你的套路,戰術,你所有的排兵布陣的想法都弄清楚。你上個回合弄出了一個奇招,下個回合必然就會被對手破解。因為你不可能依靠一套戰術走天下,所有的球隊都是如此。是以,他們需要有一個可以拔高上限的不穩定因素。
這個所謂的不穩定因素,其實就是當家球星的能力。因為球員的個人能力,尤其是得分手段比較多,同時又能在關鍵時刻抵住壓力的球星,對比賽的影響非常大。我們會把這種作用叫做賽場影響力,在聯盟裡,超巨的賽場影響力是非常恐怖的。這也是很多球隊願意花大價錢請一個超巨坐鎮的主要原因,必須要有變數,自己在季後賽才有話語權。

但是當雙方球隊的高階戰力都差不多的時候,球隊需要依靠什麼東西才能破局呢?很簡單,高階戰力的體力。隻要這些球員的體力夠好,可以支撐一輪系列賽,那他們就有希望。是以很多球隊都會在正常賽讓這些球員盡可能儲存體力,為的就是在季後賽又更好的輸出。
說了這麼多好像沒有講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其實我們要說的主題是關于籃網,這支從上個賽季一直被說是最有希望的球隊。籃網的希望來自于多巨頭,正常賽有哈登,季後賽有杜蘭特可以收割,基礎陣容的明星實力,自然也不容小觑。但是因為歐文的一系列操作,讓籃網的陣容體系發生崩潰,這就導緻了哈登尋求到其他球隊另謀出路。沒有哈登,籃網就活不下去了嗎?也不能這麼說,這是沒有了哈登之後,籃網的季後賽變數會很少,且球隊打下去的信心也不是很充足。
是的,正常賽籃網就打得不怎麼樣,需要淪落到打附加賽,這表現也是沒誰了。而且從那一場附加賽就可以看出,籃網的底氣不是很足。确實,歐文可以時不時就貢獻類似于神仙級别的表演,這讓對手難以招架。但問題是,歐文的這種招數在季後賽他不一定能靈驗。歐文本身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且在賽季的後半段,歐文的表現經常出現波動。對于季後賽來說,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導緻敗局的出現。
可能有人會說,那說不定歐文在季後賽的表現就變得穩定了呢?他是進階别的殺手,早就習慣了季後賽的強度。以歐文的能力,跟阿杜一起帶着球隊殺進更進階别的比賽不是不可能。話是這麼說,咱們可以暫且相信歐文和阿杜的能力。但是這就引發了另一個問題,現在籃網的主要輸出都是集中在歐文和杜蘭特身上。他們兩人被對手鎖死的話,球隊拿什麼跟對手鬥争呢?就算杜蘭特和歐文的進攻非常無敵,對手找不到可以限制的辦法,那他們兩個可以打48分鐘嗎?這個就有點不太現實。
籃網現在最大的漏洞就是他們的第三進攻點達不到要求,所有的進攻任務都交給歐文和杜蘭特來解決。而這兩個人要是遇到體力問題,球隊就會非常被動。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站出來回應,這種情況相當尴尬。這個問題在正常賽已經出現,之前在打附加賽的時候對陣其實也反應了這個問題。
上半場,歐文和杜蘭特帶着球隊大殺四方。所有人都覺得籃網勢不可擋,拿出季後賽的狀态其他球隊就開始有點萎靡。但是到了第三節,歐文和杜蘭特開始出現體力的問題,騎士立刻就追了上來。且騎士的打法可以給很多球隊做參考,比如說,他們喜歡在外線就開始圍堵。這可能是跟外線球員的防守習慣有關系,但确實是給籃網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外線圍着兩個主力打,歐文和杜蘭特都沒辦法及時把球傳出去,這就切斷了球員之間的聯系。球隊沒辦法進一步溝通,那整場比賽的得分立刻就變成兩個主力的聯合表演。按照正常賽的強度,歐文和杜蘭特還可以堅持久一點。但是現在是季後賽模式,大家都想要進季後賽,歐文和杜蘭特的體力消耗非常大。
如果這個時候有哈登出現,情況會有非常大的不同。哈登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限制對手的包夾,就算對手夾上來,哈登也可以拉開距離,甚至是來到中距離再給隊友機會。哈登是有機會串聯球隊的,是以對手沒辦法隻是通過消耗歐文和杜蘭特的體力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大家害怕籃網三巨頭組合的原因,三個人合體,球隊有太多種方式可以讓對手落敗。但是哈登走了,最有效聯系對手的管道被切斷了,歐文和杜蘭特的溝通級别又沒有達到哈登的層次,這就非常尴尬了。
那最後為什麼籃網還是可以掌握主動權?因為杜蘭特的個人能力實在是太無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球員的個人能力可以高到這個層次,直接把球隊的水準拔高到一個新的地步。而騎士就是因為鎖不死杜蘭特,才沒有逆轉。要是隻有歐文一人,說不定還真的給騎士打成了。
而對于教練來說,納什必然是需要盡快找到第三個爆發點。從目前的陣容來看,沒有一個很明确的概念,因為誰能爆發确實說不好。而要是希望通過陣容來解決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的就是拉開空間的小球打法。納什對這種應該還是比較熟悉的,就看他會不會運用了。而對手想要限制籃網,最直接的就是按住第三個點。看到哪個有崛起的苗頭,直接按死,這樣就沒有那麼多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