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文/唯晨

《新唐書·陸象先傳》中寫:“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人,實在不行。

人生在世,煩惱頗多,不撿則無。

沒有誰的一生可以永遠快樂,煩惱的存在就如同我們餓了要吃飯一樣自然。

隻是有的人過于重視煩惱,這才導緻身陷其中無處可逃。

一個人隻有做到不自尋煩惱,才能活得快樂。

生活中有太多人總喜歡自尋煩惱,因為過分擔憂事情變得糟糕,于是在做事情的時候始終憂心忡忡。

而現實卻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是擔心糟糕境況的出現,越難以避免它的出現。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人在煩惱的時候總是看不清真實的世界。當抱怨成為一種習慣,生活就會慢慢變成自己所抱怨的糟糕模樣。

說到底,于這個世界而言,我們隻不過是匆匆過客。兩手空空地來,又兩手空空地走,生命的盡頭是一片荒蕪。

人生在世有太多人活着隻是為了責任。因為有太多東西放不下,是以才渾身負累。

煩惱的情緒很奇怪,你越想,它便越多。

有些東西既然注定無法改變,就要學着勸自己順其自然。

豁達的人才灑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也就有多大。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一個人活得越清醒,日子便過得越疼痛。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生活中的煩惱,多如牛毛,無處不在。你若太在意,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你若不在意,煩惱自然毫無意義。

别讓自己在情緒中受困。這世上之事,有順就有逆,有優就有劣,此為常情。

人的命運一半在天注定,一半在自己手中。是以我們在生命有限的時間裡,不要讓外界的聲音左右了自己的決定。

村上春樹說:“世界上根本沒有正确的選擇,我們所能做的是努力讓當初的選擇正确,世界上本沒有完美的人生,我們所能做的,是讓自己開懷。”

人這一生幸福和煩惱參半,人,隻有讓自己沉澱下來,才能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抉擇。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煩惱始終都在那裡,不生不滅。至于你的生活是否會被煩惱幹擾,取決于個人選擇。

常言道,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這世間所發生的每一件事,你都可以選擇去考慮或不考慮,一件事若考慮得太多,就會被無限放大。

在人際交往中,若周全不了所有人,那就隻能周全自己。

做人,自私一點并沒有錯。

太多人在潛意識裡認為,不願意無私奉獻就是不夠善良。

于是,他們的一生都被所謂的“善良”綁架。

遇事可以包容忍讓,若是在你忍讓之後,對方更加肆無忌憚,就沒必要繼續忍了。

這個社會從來都很現實,你越好說話,就越容易受人欺負。

如果冷漠可以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好,你又何苦非要自擾。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雖然善良是美德,可有時候太過善良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沒有必要顧及太多,做最真實的自己,在社會規則允許的範圍内,不出格不胡鬧,怎麼舒心怎麼來。

沒有必要太過在意别人對你的看法。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并非每個人的觀點都是正确的。

三毛在《簡單》中說:“過分的關心便是多管閑事,當别人拒絕我們的時候,我們受了傷害,卻不知這份沒去,實在是自找的。”

做人不要自讨無趣,被人拒絕,不必沮喪。

要知道,權利是平等的。對方拒絕了你,你也可以拒絕對方。

拒絕“自擾”,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聰明的人都明白,對别人的事不必操心太多,更不會指手畫腳。

尊重别人的同時也是在尊重自己。

人,一定不要想得太多。這世上之事不會盡如人意,該拒絕的就拒絕,沒有必要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裡。

人一旦顧慮多了,煩惱也會随之增多。對你好的人你也對他好,對你不好的人直接忽略掉。

不和他人計較,不和自己計較,也别和命運計較。

這個社會瞬息萬變,隻要你不自尋煩惱,随時都可以遇到美好。

内容來源公衆号:唯晨【ID:weichenip】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态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松,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