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作者:天水甘谷釋出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新甘谷訊 甘谷縣始終把鞏固提升旱作農業作為保障糧食生産安全的有效舉措,堅持以高标準農田建設為依托,以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推廣為抓手,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堅持集中連片、點面結合的原則,大力實施“1915”百千萬示範工程,極大提升了全縣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目前,完成全膜雙壟溝播面積19.2萬畝,其中秋覆膜5.1萬畝、頂淩覆膜14.1萬畝。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一是加強組織上司,靠實工作責任。甘谷縣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春耕農業生産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議和省、市農業生産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2022年春季頂淩覆膜工作助推春耕生産的通知》,成立了由縣四大班子包鄉上司包抓的春耕生産工作組,蹲點駐村、靠前指揮、督導檢查。成立了全縣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組和專家指導組。春耕生産以來,從農業農村、鄉村振興、農機中心抽調科級幹部和技術人員,組成3個工作組,采取随機督查、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開展定期督查,審規劃、督進度、抓品質,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定旱作農業有序推進。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二是科學合理規劃,注重示範引領。堅持集中連片、點面結合的原則,按照“解凍一片,覆膜一片”的思路,大力實施“1915”百千萬示範工程(即渭河川道區1個10萬畝早春地膜馬鈴薯示範帶,安遠鎮北城流域、西坪鎮蓮花台流域、禮辛鎮河溝流域、八裡灣鎮趙家灣流域、大莊鎮楊家坡流域、金山鎮段家溝流域等9個千畝示範區,謝家灣鄉自坪村、西坪鎮馬家河村、磐安鎮五家坪村、禮辛鎮馬坡村、大石鎮榆川村等15個500畝示範片),依托縣域内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農機等各類資源,開展規模化、機械化、半托管化的優質服務。八裡灣鎮組織群衆、公益性崗位和鎮村幹部志願者投工投勞630人,統一排程旋耕機33台、鋪膜機16台,采用大小地塊挂牌編号的方式,分類分塊旋耕覆膜,集中完成趙家灣、八裡灣、張家莊、馮坡等村頂淩鋪膜5000餘畝。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三是堅持多措并舉,確定任務落實。省農業農村廳下達旱作農業項目任務後,縣政府辦公室及時印發了《2021—2022年甘谷縣旱作農業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目标、強化了措施,成立了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旱作農業技術推廣組,形成了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抓總,财政、自然資源、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配合,鄉鎮全面參與的良好局面;及早組織技術人員以鄉鎮為機關,分區域規劃預留地塊,将任務落實到村。同時,依托高标準農田建設項目和撂荒地複墾,整合涉農惠農資金和物資,共投入地膜750餘噸,化肥2100餘噸;在高标準農田和水保梯田項目區完成頂淩覆膜面積1.6萬畝,撂荒地複墾區完成頂淩覆膜面積7000畝。禮辛鎮河溝、馬坡、董渠等5村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天水鴻康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3600餘畝的玉米訂購協定,提高種糧農民的積極性。西坪鎮蓮花台村針對262戶種植4220畝玉米的實際,組織投入42台旋耕機、覆膜機等,将整戶外出和無勞力耕種的380畝土地流轉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代耕代種,確定了耕地不被撂荒。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四是強化宣傳指導,落實關鍵措施。甘谷縣把宣傳教育訓練和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放在首位,深入開展“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農業農村一線助推鄉村振興”活動,抽調60多名技術人員組成了15個技術服務小組,以示範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為重點,分赴全縣各鄉鎮開展覆膜技術指導,共舉辦實用技術教育訓練20期,發放教育訓練教材800餘冊、各類宣傳資料3000餘份。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五是配套農機服務,提升機械水準。加大農機具的裝備和使用水準,共投入人力起壟機1850台、機械牽引起壟覆膜一體機29台、拖拉機及旋耕機等配套機械820台(套)、微耕機12100多台。同時,下派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春耕服務,做好起壟覆膜機具調試、保養和維護,加快了覆膜進度,提高了覆膜品質。甘谷縣乾農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安遠鎮北城村、南城村1502畝耕地,針對土地面積大的現狀,在利用本社3台鋪膜一體機的同時,租賃8台鋪膜機,雇用32名青壯勞力,抓商情、趕進度,全力開展頂淩鋪膜。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六是強化資金保障,統一物資供應。甘谷縣把農業産業項目實施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年前與鄉鎮反複對接農業産業項目,統籌縣級銜接資金680餘萬元,由縣上統一公開招标,采購農膜、種子等物資,第一時間為群衆提供生産資料,在安遠鎮、金山鎮等7個鄉鎮13個村實施馬鈴薯項目5650畝,在西坪鎮、八裡灣鎮等6個鄉鎮17個村實施玉米2萬畝,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甘谷縣:以點帶面 打造旱作農業産業帶

編輯:楊燕茹

責任編輯:王存錄

繼續閱讀